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首份双语教育研究报告:为什么选了体制外,我们仍深陷焦虑?

小谷 谷雨星球 2023-11-16

大家好,我是小谷。

「双语教育」作为中国国际化教育3.0的标志,是体制外最令人心动的地方之一。

然而,在名校录取轰炸的信息下,许多圈内家长也时常难以深陷焦虑中:
怎么有的学校收费几十万一年,有的只要几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双语学校读着读着会让人感觉两边都没学好呢?
一路双语,爬藤比得上体制内转轨学霸吗?

说实话,这是许多教育研究院和学校研究了多年仍摸索前进的教育探索,很难用一篇文章说清楚。
若家长们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三大问题,很容易被许多假教育、假观点牵着走,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比焦虑。
结果是钱花了一堆,却因为认知上有差异,无法信任孩子,离自己想要的教育越来越远,却只怪国际化教育不行……
所以,以缓解家长焦虑为目标的我们,决定由此切入,试图来啃一啃这把硬骨头。

■这篇关于双语教育的论文值得一看。


Q1:为什么双语学校价格差别这么大?

为什么同被叫做双语学校,有的收费十几万,有的收费两三万呢?

这里就涉及到双语学校的定义。在我们常说的语境下,也就是中文、英文不仅是学生的日常语言,也是学生的学术用语。

在国外,双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

添加性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但不会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缩减性双语教育则相反,如美国开设的新移民学校。

国内的双语教育是非常明显的添加性双语教育,在这之中仍可以再细分。

研究国际化学校多年的B端媒体新学说联合哈罗礼德发布了国内首份双语课程研究报告提到:
目前官方并没有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双语的权威定义,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形式,从课程、教学和师资三个维度发现——

定义一所学校为双语学校,那么完整课时中外语授课比例必须高于50%,并不只是局限在单一课时中采用双语形式。

我曾听说过有的学校只有一两个外教,除了比体制内多加了几节英文课和简单的课外活动,其他课都与公立无异,那么这样的学校虽然叫做双语学校,但成本自然较低,收费自然不会贵。
若要做到真正的双语教育,则需要大量外教以及能使用中英文进行学科教学的双语老师,如连体育老师、戏剧老师都是双语或者外教。
学校也很少有主课、副课、课外活动之分,所有课程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每个看得见看不见的教室里,都要配备足够优质的教育资源。
说不定有孩子因为热爱体育,而在未来从事相关行业,而这才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多维度找到所爱。
简单来说:一看外教数量;二看双语老师数量;三看教学目标。在双语学校运营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自然学费也就贵了。
值得提醒的是,并非越贵的教育就越好,教育与钱并不构成充分必要条件。

■耀华临港的课程举例,特色课程里包括品格课程、STEM、戏剧、弦乐等。


Q2:双语融合的教学模式,都有哪些类别?
而跟学费息息相关的是,是双语学校的融合课程教学体系。新学说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双语融合教学现存为3大类:
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学校使用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一种语言进行教学。
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目前大多数K9收费较贵的双语学校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
高中情况不大一样,在一梯队国际高中里,大部分采用的浸润式双语教学;在开设A Level、拿全日制机构牌照的教育机构里,常常会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满足孩子的需求。
按照这样的分类,孩子们也能选到合适自己的课程。


Q3:为什么会感觉「什么都没学好呢?」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常有家长很纳闷,怎么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孩子感觉英文、数学和语文都抓了,却都不突出呢?
简单来说,一来是课程变革。
国内双语教育仍是个新生事物,最老牌的学校也不过刚发展20来年。随着民促法的落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也迎来了变革。
简单梳理下双语学校发展的三段历程。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明令禁止使用境外课程及境外教材。学校大多以国际课程为核心,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的融合课程路线。
网上常常流传的「禁止使用境外教材,国际化学校要关门大吉了」,也是由此而起。
在不能使用境外教材的几年里,各个学校都开始研发校本教材。
各个学校的校本教材不同,从而在教学大纲、执行落地和评估标准上也很难有统一的衡量指标,从而导致家长只能寻求外部的指标。
比如短期里,语文和数学跟体制内的比,英文跟英美当地学生比,自然觉得有差距,当然会焦虑。
其二,是课时设置。
国家规定,每门课必须在不同阶段完成相应的课时,比如语文在小学低龄阶段必须完成9个课时。而在这9个课时中,体制内教育的目标单纯,做好读写练背,所以可以都花在这上面。
但体制外的教育在这9个课时里,需要完成的不仅有基础训练,还有阅读时间、探究学习等。
同理推导至其他课也是一样的——在短期内,在重复性训练的所花的时间越多,则所收获的成果越大。
但当教育的维度拉长,长期来看,则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观察到,小初转轨高峰期会在3年级和7年级,跟这个阶段面临升学压力,学生重复性训练功课大量增加,从而产生抵触心理也有关系。
教育的目标本该是复杂的,而非是简化的,而要落地这些复杂的教学目标,只有需要更多人力投入更多时间的个性化教育才能实现,成果自然也来得慢一些。
其三,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
每次听到家长这样感觉孩子啥也没学好的想法,我都会问:那你的孩子有什么优点吗?
仔细一想,确实优点还挺多的。
因为学校课时不仅用在语数外主科上,孩子们有时间进行阅读、运动和合作,孩子们大多都很积极、阳光和自信,不盲从、不恶性竞争,有自己的思考,有投入的所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有孩子在家长焦虑的时候就会说:妈妈你不要老听人家爬藤讲座,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可复制的

谷雨也邀请过许多学生来玩,常有家长说:这些孩子比大多成年人思考还要深度。也正是引文他们很早就在「我是谁,我想做什么」的终极问题上走得更远一些。

■疫情后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也有变化,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和自由。由此又迎来一波选择国际化教育增长高峰期。

Q4:一路双语,爬藤也比不过体制内学霸吗?
最后一个问题,一定逃不开升学。
随着统计爬藤榜的信息越来越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自然而然会被影响。尤其是这些消息大多报喜不报忧,更令人感到满大街都是名校生。
我也常听到有人用很浅显的数据得出结论:爬藤的学生,体制内比双语学校多?!
先声明,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任何教育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无法保证一定就能教出学霸,除了学校还有家庭、天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每种教育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在应试教育,真有那么糟糕吗?美国调查记者做了个交换实验也写过。
双语学校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但这个结论却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了。首先存在数据偏差,先看看基数。

新学说数据统计,目前民办国际化学校总体在校生数量约为22.35万人,其中华东地区最多,共计有9.67万人,拆分在K12里,每一年毕业生为1.8万人。

体制内毕业生则多得多。

就以上海来看,2022年的中考人数为8万余人,而根据摇号统计,上海民办国际化学校毕业人数满打满算不会超过2600人。(部分双语学校仍没有首届初中毕业生)。

体制内转轨体制外当然有学霸,但并非所有读体制内的学生转轨后都成为了学霸,这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若只盯着体制内转轨的几个学霸,是不是跟只追求应试教育的「幸存者偏差」差不多?赢家只有金字塔尖的几个人罢了。
就个人体感来说,我采访过好些在平和、世外等学校读了12年的学生,走向都很不错,但这样的学生比例本就很低。
其二,从小读双语学校的学生,不少在初高中阶段会出国进入加高、英高和美高,海外高中爬藤情况非常好,也离不开这些孩子。
同时,大多数双语学校都没有自己高中毕业生,随着越来越多少双语学校自有生源往高年级升,情况或许会有所变化,三四年后会开始有些眉目。
其三,用名校升学来评估国际化教育当然很重要。但我也认识不少学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放弃综合排名更高的大学。
国际化教育不是金字塔,更像是博物馆。好的双语学校从不是为了逃避升学焦虑而存在,而是给我们更多选择。
若能理清这一点,就能接纳升学焦虑,为教育的长期主义而做出适配的投入。
就像有学生说的:
我妈花钱让我从小上双语学校,教会重视自己的价值,走自己的路。但等到了升学,我妈妈却用大学综合排名这唯一指标来衡量读书价值,是不是有些分裂?

谷雨本周福利

预约体制内学生的直播

聊聊成长和英文学习

谷雨星球是谁?

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下,我们愿做一股清流,传播真实故事和数据研究,提高认知力和思辨力,落地真实好项目,缓解焦虑。

#谷雨升学规划中心真心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