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专家:医院医保支付总额中,互联网医疗能占几何?
互联网医院不能直接进入医保预算、报销体系,是因为它治不了病,治病还要依托实体医院
文 | 辛颖
编 | 王小
图/pixabay
缓解“看病难”,互联网医疗一度被寄予厚望。
过去几年中,互联网医疗曾经历了最好的推广。“2021年是行业大发展的一年。”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说。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2700余家互联网医院,比2019年时的五倍还多,公立医院、民营资本、互联网平台纷纷加码。
卢清君对《财经·大健康》分析,近几年发生的变化,远超出此前所走过的20年。
No.1
互联网医疗不是电商
财经·大健康: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互联网医疗,可前景如何看?
卢清君: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互联网企业和社会资本,可以说是4种不同特点的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公立医院是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让患者就诊更方便,企业是为了挣钱。互联网巨头对行业新业态是好事,但是需要走合理的路径。
首先,要搞清楚互联网医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互联网诊疗的基本功能是已确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复诊,相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医疗安全,这也是互联网医院发展的三个前提。
这一类的病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互联网医疗可以缓解他们看病难的问题。让患者与医生有一个长期的互动,把院前、院中、院后三个过程联合起来,连续的治病。
从国家保障的层面看,这些常见病和慢性病大部分属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障范畴,基本药物可以覆盖,以基本医保支付占多数,是重大民生、公益事业,不可能纯粹市场化、商业化。
财经·大健康:也就是互联网医疗从常见病、慢病不太可能挣到钱?
卢清君:如果互联网公司没有认清互联网医疗的本质这一点,那他的定位就会错了。企业和资本一直都想瞄准看病就医这件事来挣快钱,但很多企业并没有能力做。互联网医疗不是电商、不是零售,没有那么高的利润去补贴前面的投资,从商业逻辑上就立不住,这是不成功的原因。
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机构,这是法律确定的,由此双方的立场肯定不同。但是,求同存异,公立医院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还是很广泛的。
医疗服务所需要的新技术是个巨大的产业,而且是高度市场化的,包括人工智能系统、可穿戴设备、居家保健仪器等。这是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能够发掘合作的巨大市场。
No.2
医生自由执业可推动互联网医疗吗?
财经·大健康:互联网医疗的最短板是医生资源?
卢清君:有些平台能吸引医生入驻,但并不能有效管理和培养医生。有些企业觉得自己能做市场就能管医生,但他其实没有管理医生的能力,没有能力控制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这才是之前某些不成功的互联网医院的悲哀之处。
所以现在国家要求互联网医院准入必须要依托实体的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整合是各自发挥所长,而不是借壳上市,不能把实体医院的管理权拿走。
财经·大健康:医生个体的流动可以打破公立医院相对封闭的现实。
卢清君:不,公立医院不是封闭的。医生个体包括医生集团来促进资源流动是一个错误概念,诊疗不是只需要医生资源,而是需要医疗资源。治病救人,要有人、有场地、有技术,还要有相关的供应链。如果这些保障都不完善,一个医生能干什么?当医院的配套设施和支撑能力与医生的能力不匹配的时候,木桶短板效应就显现出来了。
财经·大健康:公立医院掌握着所有优势要素,但目前其线上问诊的用户数增长远不及互联网平台,为什么?
卢清君:很多大型互联网平台确实有非常大的用户群体,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在线看病、获得有效治疗呢?如果一家医院治不好病,还能叫医院吗?
“线上问诊”的增量是不是诊疗行为,这个无法考量,也无法跟公立医院对比。
公立医院没有把互联网医疗做好,这是个综合问题,公立医院承担着民生保障,不容出错,国家政策也是一步步推动的,需要平稳过渡,目前还处于幼年期,需要时间成长。
我们最常看到的介绍,就是互联网医疗有多方便,但就诊方便是医疗服务中的最后一个需求,排在前面的因素还有专业、质量、安全。商业公司都在强调最后一个因素,前面三个却没有,因为它没办法解决,那又怎么能得到大家的欢迎呢?
对公立医院来讲,方便是次要的,医疗必须先考虑医疗质量和安全。
怎么做才是高质量的?医生准入、信息公开、评价体系、服务监管都需要管理。同样挂着主任医师的牌子,如果某人问诊多次被投诉、而且查证确实是医生有问题,那么医院肯定要对这样医生作出处理。就这一点,互联网企业很难把握。
互联网平台能吸引几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但它很难做到在医疗质量控制上必须有的前提,这是现状。
公立医院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也没有做大互联网医疗?医生太少,优秀的医生更少。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生比例现在不到1.6,国际水平在4到5。护理人员、病床数等,整体资源总量都不足,所以开展互联网医疗的资源总量不足。
配套政策、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也需要跟上,任何一个政策瓶颈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短板。但行业是在不断进步的。公立医院借助远程培训提升基层医疗能力,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还是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
财经·大健康:还有什么因素制约互联网医院业务增长?
卢清君:1998年,中国第一家远程医疗中心在中日友好医院成立,过去的20年业态发展缓慢。这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依赖于技术进步的。
2018年一年的业务量,比之前20年加起来都多。因为当年国家政策开始推动互联网+医疗,监管体系化、医保支付配合,形成一个综合协调运行机制。
一家医院实际业务覆盖全国,远程医疗的实力才能发挥出来。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医院,但在线下我们也要遵照属地管理,我们虽然走在最前头,但是可能受地方政策的制约因素也是最多的。很多不可预期的因素,目前无法预判。
比如医保报销,北京市可以报销的项目,其他省不一定能报销;北京市纳入特需的项目,其他省份可能是医保报销项目,那系列矛盾就来了。
北京市的病人不太需要远程医疗,边远地区的远程会诊需求更大一些。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政策瓶颈,远程医疗的业务量都上不来。
图/unsplash
No.3
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怎么解决
财经·大健康:医保局已经提出打通跨省门诊医保结算,情况如何?
卢清君:2020年国家医保局出台了“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指导意见,直接明确了谁来建医保信息和处方流转平台,谁来做报销,本地医保和跨省医保怎么去报销,非常细致。其中,提到线上医药费报销也要按照跨省门诊费用结算的机制,所以它是线下先推动,形成一定规模再探索线上。
这个政策全面落地至少需要数年,从国家到省、市,各地的政策执行的力度不一样,政策落地的时候还有存在各种各样的瓶颈问题,再到线上。但这已经很好了,此前关于线下门诊跨省医保结算讨论很多年,现在才终于有试点。
财经·大健康:在医院的医保支付总额中,互联网医疗业务能占到多少?
卢清君:不好预测。现在规模还太小,医院暂时未作为重点问题,主要还是异地门诊的报销也还没打通。但是,随着新医保政策落地,未来三年会增长很快,增长空间也很大。
财经·大健康: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是互联网平台能够承担的,是否可以拿到医保配额?
卢清君:国家政策已经明确互联网诊疗的医药,占用其所依托实体医院的医保预算额度,医保经办机构可以直接支付给定点医院或者定点药店。
医保配额和支付政策主要是解决一个支付路径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一套医保预算体系、医保的报销机制,这套体系不仅有公立医院,也有民营医院、药店。但是互联网医院不能进入这个体系,是因为它治不了病,治病还要依托实体的机构。
互联网医院的实质是实体医院的一个线上门诊,互联网医院的病人吃的药就是符合在医院门诊开的药。
财经·大健康:你怎么看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互联网企业在线医疗业务发挥的作用?
卢清君: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疫情期间确实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对稳定民心、指导科学就医、助力联防联控发挥重要指导作用。但远没有自我宣传的那样好,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只能叫在线咨询,不能叫诊疗。
互联网企业包装出了一个“轻问诊”的概念,企图来规避互联网首诊的限制,难道还有“重问诊”吗?其本质是医学咨询,不属于诊疗范畴,没有解决治病救人的问题。但是疫情期间的互联网线上互动频繁,非常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对“互联网+”概念的认可。
No.4
卖药不要打着问诊的幌子
财经·大健康:有很多患者在线上就诊却买不到药,这是为什么?
卢清君:第一,互联网上的药品物流供应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有些药在某家药店、医院没有销售,很常见。
第二,每个省的药品集采目录是自己制定的,集采外品种的药,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裁量权。比如来自四川的病人,按照中日友好医院的处方开药,在当地医院可能就是买不到。
财经·大健康:线上售药长项,就是能够协调全国的药品资源?
卢清君:线上售药确实是一条解决途径,但是能够解决的药品有限。目前互联网上卖的药大部分是自费药,不能医保报销。而且各省的医保报销政策也不同,这由省级政府决定,眼下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需要业界共同探索。
现在所谓的网上药房,药品供应占整个医保目录药品中极其微小的份额,一部分真正治病救人的药不能在网上买,是在医院里用的,还有一大部分的处方药,也是不能在线上销售。
例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有毒性成分药品、放射性药品等是禁止网售的,急救药品是不适合网售的。另外,针剂、中药饮片、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冷链配送制剂等也是不能网售配送的。
电商卖的非处方药不存在一个买不到药的问题,但这部分的份额很难支撑行业全业态。
财经·大健康:网售处方药许可放开,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小的市场。
卢清君:也许对于几家企业来说是够了,因为体量汇聚在一起。但是对14亿人口的用药需求来说,杯水车薪。
核心还是因为目前药品电商没有解决医疗用药的大问题,解决的是家用药、常备药的小问题。一两个公司的盈利,不能代表行业业态。
医疗机构和产业机构需要共同建立合理的业务创新模式、技术体系以及运行机制,找准角色和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机会源于务实创新和谐发展,而不是垄断和投机。
医疗服务的发展,永远都是平稳过渡的,都会有一个健康平稳的增长曲线,医疗健康领域不会“一夜暴富”。
(本文于2021年3月10日在财经·大健康公众号首发,经修订)
转载 爆料 进读者群
扫码添加小编
往期 · 推荐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