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奖|那达夫·拉皮德:电影跟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正式宣布,以色列著名电影导演、编剧那达夫·拉皮德担任“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委员会
评委 那达夫·拉皮德
1975年,那达夫·拉皮德出生于以色列。在36岁那年,其执导的首部长片《警察》便入围第六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审团特别奖。2015年,短片《为何》入围第六十五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短片单元,两年后,他又凭借剧情长片《同义词》入围第六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金熊奖,同时获得了费比西奖竞赛单元最佳影片。2021年,他的最新作品《阿赫德的膝盖》获得第七十四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拉皮德曾担任第六十九届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评委、第七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第五十三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等。此次,是他首次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一职。
如今已成为新一代电影人代表的那达夫·拉皮德,在求学时期却并未选择电影专业,而是于特拉维夫大学攻读哲学系。毕业后,他与其他同龄人一样,进入以色列国防军经历三年的服役生涯。待服役结束,他选择移居巴黎生活,在这期间,他开始逐渐与电影发生联系。随后,他返回以色列,进入“世界电影院校15强”之一的桑斯皮格影视学院继续深造。拉皮德至此终于正式进入行业,开启了自己辉煌的电影生涯。
他以上的人生经历,均在后来成为他电影创作的灵感源泉。“电影不一定是我人生的复写,但它跟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我不仅仅只是在电影里写自传,而是希望通过展现生活中不同的方面,在电影里谈一谈社会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就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种存在。”在一次采访中,拉皮德曾如是说。
对社会问题与人的持续关注,是他电影的核心,但与此同时,拉皮德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同样深刻。在一次访谈中,他承认自己的影片虽然拥有不同的主题,但都表现了主人公的自我抗争。他认为,“我们要敢于跟这个世界去对抗,跟自己对抗,要不然,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囚徒。”
提到拉皮德的电影,我们还无法不谈论他风格化的视听语言。他的摄影机不是一台冷冰冰的记录机器,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参与到叙境之中,与剧中角色共情。就像《教师》开片,妮拉的丈夫就用拳头敲击摄影机罩,提示观众它的在场;到《同义词》,伴随埃尔加大提琴曲,摄影机陷入癫狂的摇晃;再到《阿赫德的膝盖》,摄影机变得更加自由,在荒漠中随心所欲地窜动,时而如飞鸟,时而如爬虫。
与此同时,拉皮德还是一位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的导演,敢于突破常规,打破电影语言营造的幻觉,令观众自发意识到自己正在观影,并因此引发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因此,我们十分荣幸能够邀请到那达夫·拉皮德导演,一位出色的电影人,作为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缤纷四月,让我们相聚北京,共同感受电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