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 | 许鞍华导演电影大师班率先开讲 女性独立影人谱写的电影史诗
4月24日上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许鞍华电影大师班率先开讲。本场电影大师班由中国香港著名导演、监制许鞍华担任主讲嘉宾,与导演文晏展开对谈,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担任特邀嘉宾主持。活动现场,三位嘉宾就“女性独立影人的创作长路”这一主题展开对谈与分享,回顾许鞍华导演的创作历程,展现女性独立影人谱写的电影史诗。
人称中国香港半部电影史的许鞍华——这不仅是戴锦华教授的开场白,更是对许鞍华导演创作生涯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从1979年的电影首作《疯劫》开始,许鞍华导演总是以细腻的女性视角捕捉社会变迁与人生百态,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潜藏在繁华城市表面下,市井的、充满烟火气的中国香港,以及栖居在这里的“普通人”形象。
▌女性视角与性别思考
关于“女性视角”与“性别思考”,是许鞍华导演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主旨,也是备受观众乐道的话题。谈起这些,许鞍华导演却表现得十分淡然:“到了一定的年纪你的观点就会变,以前我都是拍一些比较戏剧化的、有冲击力的东西,到了中年,受到侯孝贤跟杨德昌两位导演的影响,开始直接‘讲生活’。”
许鞍华
“关于性别的思考,这是我到了70多岁才去想的问题。以前我拍戏其实没有特意地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只是恰好这个故事主人公是女性,所以我比较了解她。现在我发现,当你从比较高的视角去看待一个问题,你会更加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所以思考是必须的。我感觉以前的电影行业没有那么重视‘女性视角’或是‘性别思考’,可是我看了很多相关材料和书籍,开拓了眼光之后觉得这种思考是一定要有,也一定会有的,推广女性主义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同样以女性题材电影为主要创作方向的文晏导演,在谈起“女性视角”与“性别思考”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在创作电影的时候更多从自身出发,我们看这个世界的视角一定是有局限的,有太多的谜题和未知,我会把这样一种视角带到我的电影拍摄中,邀请观众参与到电影叙述中,与电影发生互动。”
文晏导演表示:“我最初创作的时候,对性别这个概念也是懵懂的,也是逐渐在摸索。但是由于自己有很多疑问,所以才引发出在电影中的思考,然后把这些疑问和思考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中。比如电影叙述中女性形象的呈现,这些都是我一边创作、一边提问、一边思索,通过阅读和观影逐渐形成清晰的认知。”
▌电影不只是叙事 电影还是导演的看法和感觉
电影是什么?这也许是困扰许多电影人的问题。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满载荣誉的大师,这个问题贯穿了许多电影人的一生,最终也指向不同的答案。
“电影不只是叙事,电影还是导演的看法和感觉。”这是许鞍华导演给出的答案。
提及自己从来不写剧本这件事,许鞍华导演谦逊地表示自己并不擅长创作剧本:“我一直以来都很尊重文学,习惯于和编剧合作。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剧本的,因为写出来可能是一个故事,但它不是剧本,因为剧本是有节奏的。我想学,但怕写得不好。”
文晏导演则坦言在创作之初并没有其他的剧本来源,因此只能依靠自己创作。对于文晏来说,写剧本是“整个创作中最快乐的一段过程”,她可以自由地、天马行空地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生存的环境。写作过程中会不断检验,最终让它在脑海中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如同做梦一般。“我觉得当你真的能够做出这样一个梦的时候,你的剧本才会完成。”
谈到改编文学作品需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时,许鞍华导演表示阅读材料是必须要有的过程,但她更加在意、更加关注自己进入到拍摄空间当中的感觉。“其实到今天,我越来越觉得这些‘感觉’才是电影,而不只是实在的故事。电影其实就是讲你的看法和你的感觉,如果你有非常好的看法和跟人家不一样的东西,你的电影就成了。”
抓住那种感觉,忠实于那种感觉,这不仅是许鞍华导演对电影的定义,也是她作品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并履获成功的秘诀和良方。
▌创作长路 唯有笃行方能致远
作为一名女性独立导演,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经远离中国香港影坛十余年之久,在这段创作停滞的低谷时期,她曾在大学任教授课。经济上的压力造成了生活上的困苦,但她从未放弃过对电影事业的追求,从未减少过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说起那段时光,许鞍华导演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讲述了她的感受:“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当然也是人生经验的重要部分。你必须经过一些失意,才能懂得别人对你的好,才能讲好这些故事,如果没有经历过,很多东西是比较难拍的。”
戴锦华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艺术生涯中,许鞍华导演一直以“独立导演”的身份进行创作,被戴锦华教授戏称为“独行女侠”。对此,许鞍华导演调侃地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选择要成为独立导演,只是因为更喜欢与熟悉的人合作,在创作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
徐克导演曾评价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扩大了中国香港电影的创作空间和意识,改变了中国香港电影原有的路径。对此,许鞍华导演表现得十分谦逊。在她看来,打开这片新场域的是老一辈电影人的坚持,是同辈电影人的巧思。“如果有一天讲现实生活故事的电影行走在世界影坛之上,那时候就是中国电影站起来了。”
如戴锦华教授所言,许鞍华导演总是以这样谦逊的态度来面对世人的褒奖,丝毫不凸显自己对行业、对社会和对时代的贡献。“她一直在告诉我们那个历史环境是什么样的,当时人们都在做什么。不管你是多伟大的天才,你都无法独自完成对一个时代的突破。”
2020年的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许鞍华导演获得了“终身成就奖”,也是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关于未来,许鞍华导演表示:“这几年我多了一些时间去思考,看电影的时候没有那么着急,更多在想电影的美学。我觉得我有点进步,所以还想拍戏。我很多东西都让我觉得很想试一试,希望有机会还能再拍一部。”
独行,也是笃行。电影不是一蹴而就的艺术,也并非昙花一现的美景,而是一代代电影人的薪火相传。正如戴锦华教授最后所说的“为了对电影的爱,为了电影在21世纪活下去,为了电影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位如许鞍华导演一般的电影大师们始终坚持着“好好拍电影”的伟大事业,这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设立的初衷——将这一份对电影的爱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