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精髓要义|之江策

诸凤娟、赵华兴 之江策 2023-03-14

导读

♬ 点击上方收听文章导读 ♬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原则,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创造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根本需求,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政治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进一步创新治国理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凝练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毫无疑问,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已然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南和定海神针。

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至高原则与根本方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强力回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问题,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主体的根本动力和人民共治共享的根本路径,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有力阐释了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之“道”,标识着新时代国家治理改革与社会文明整合之“路”。

这一基于“人民主体性”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性”与“实践性”的理论奠基、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想“人的发现”亦即“主体性的发明”的合理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爱民保民、重民富民”的贯通启益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不忘初心、为民谋利担当使命的磨砺总结,共同构筑了这一丰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智慧,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浇筑了气势磅礴的精神灵魂。思想的光芒照耀时代前行,思想的智慧引领实践创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精神结合的时代呈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重要论断同时也表明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时代价值,即“人民立场”与“群众方法”的生动阐释开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人民至上”与“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构建、“人民团结”与“共建共享”的治国方略强力驱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也践行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已经发出了全党全国全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号召。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就要继续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心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正文

-约7100字-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指引,为新时代如何定位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中国社会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及至思想体系的日臻完善与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引,其深厚的哲学意蕴、丰富的形成基础与鲜活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深入探究与领会。



一、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意蕴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至高原则,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南,既有深刻的理论性,又有鲜活的实践性。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并非一个高深的、难以落实的概念,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将此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从人民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要与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需求相联系,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明确的是,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进步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而进步的最终成果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的。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意蕴主要包含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三个方面,这三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人民至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立场。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发展规划时必须明确的前提,也就是说国家发展进步是为了谁,谁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首先要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人民群众负责,明确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事业进步不断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是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中国共产党要时刻关注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确定发展目的和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把实现其最大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期望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生活中能否得到实惠,而且是自身的权益能否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保障,同时也是生活品质能否得到真正的提升。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把其落到实处。要真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时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方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我们不但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而且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他们提供优越的教育、较适宜的生存条件、更有追求的工作、更合理的社会规章制度、方便生活的居住环境等,涵盖人民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全方位、多领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人民主体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论要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定位即坚持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历史,同时也谱写了历史,发展必须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其唯物史观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坚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动力作用,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要充分凸显人民主体地位,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人民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人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推动中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劳动成果,才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众多的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胜利。第三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体验者、实践者,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最终反馈于民。要更进一步地激发人民的活力、建构创新发展平台,发掘人民的动能、提升人民的生活。

(三)人民共治共享是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价值追求。“人民”是一个复合名称,是基于诸多个人精神意志与利益关系的集成汇聚,意味着社会民众内部的关系联结与利益合成。习近平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2]要让更多人民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快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坚持共同富裕,把国家总的生产力提高,把各个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技术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坚持共同富裕,实际上也是把社会财富分配好,体现公平正义的过程。我们必须注重公平,协调好收入差距、区域差距;不断推动各领域结构优化协同,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有效建设,确保国家在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我们要努力创造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公平,不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使公共服务最大可能造益于最广大劳动人民。

社会财富只有回归到人民群众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是我们检验发展成效的最关键指标。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是人人参与和人人尽力,而谋取中国社会进步的最终归宿是人人享有发展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当前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要为人民谋取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和借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

(一)理论奠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守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在由无数个相互交错的单个意志力量相互冲突形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作用下产生的。”[3]其中单个意志力量的载体是人民群众,历史就是在人民群众的冲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合力向前行进。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他们创造了历史。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最高体现,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当前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对人民主体地位进行新的阐述。

对于人民主体一词,习近平将其内涵深化,肯定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改革的主体以及社会创新的主体。强调实现中国梦要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贡献,依靠其为国家和社会的不懈奋斗;强调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强调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万众创新的社会目标才能实现。相比较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更加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力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社会发展、社会改革和社会创新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得到发挥。

(二)含摄融汇——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借鉴吸取。西方近代哲学的“人本论”与我们的“人民中心论”有一定的关联性。西方人本主义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集中体现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以人为本”最早的表述。他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知道万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苏格拉底则提出了只有理智才能成为人类衡量一切的尺度。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本主义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它用人取代上帝的中心地位,认为人类按照自己的本质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人类主动思考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价值论的人本主义始于康德的目的之思想,新康德主义者把哲学归结为价值论,认为真、善、美、圣都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人自身的价值。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不局限于价值论的范围,但是都离不开价值论的人本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继承上的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但人必须是“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个人”,是居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人,人的发展要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同时又主观改造世界的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立足于尊重人、爱护人、实现人(成就人的价值)的“实践—历史—自由”向度之人。


(三)贯通启益——中国民本政治文化的传承革新。历史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强调重民爱民,充分体现出对人的关注。

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提出了“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唐宋时期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兴,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等君民关系的认知,民本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极致,黄宗羲在《原君》中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对“民”的重视,君与民是船与水的关系,国家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使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中,需要“节用”,需要“爱人”,需要发挥节约的精神,需要爱护百姓、关爱百姓,真正的贴近百姓这是“爱人”,这与中国当今强调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使民以时”,强调了如何有效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遵循社会客观规律。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方能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创造力。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含蕴着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显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切实保障好人民主体地位,社会才能有效地建设起来。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从体乎民情、关乎民意、贴近民心到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正是中国传统民本政治思想的重要集成与改造创新。


(四)真知砥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实践总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确立了要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因此,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都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导向。


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他又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4]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2000年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者,同时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践行者。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胡锦涛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宗旨观念和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守人民立场。这也要求我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工作的最高追求,要充分地维护和保障其社会主体地位,关切其权益,在工作中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写照。在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总结提炼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其中最为深刻的就在于“把握真理—初心使命—实践奉献—人民归依”的真谛奥义。



三、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意义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准则,也内在蕴涵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时代新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人民立场”与“群众方法”生动开启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高度契合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让中国重新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目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的新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所提出的精彩论断:“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把人民和江山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对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充分彰显,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最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人民至上”与“从严治党”有力推进了党群关系与社会和谐的新建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放在重要位置,并且在实践中充分落实这一思想,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实践,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得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时,他这样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5],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和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态度、踏实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搭起了党群沟通的有效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思想教育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的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尊重民意,积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新时代的“社会革命”,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来确保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顺利实现,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诚挚交代,也是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庄重承诺,更是执政党的高度理性与政治自觉。


(三)“人民团结”与“共建共享”强力驱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取得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精心总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对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和肯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实在在的维护,这与以人民幸福为重的中国梦是相一致的。

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6]。“人民是我们执政党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6]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的总体布局,新的战略决策,新的发展问题都逐渐出现,这些都可以归纳到一个点上,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力量,把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和创造性最大程度调动起来,将全体人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必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引领中国社会更好地发展和早日实现中国梦。



四、

结语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心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关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5: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5.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上下滑动查看




作      者:诸凤娟 赵华兴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题名称:浙江省哲社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逻辑及时代价值研究”(19NDJC122YB)。

学术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及至思想体系的日臻完善与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引。(1)本文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主旨精神,深入剖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哲学意蕴,深刻揭示其内在的生成逻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2)本文系统梳理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意义,特别对于浙江而言,重温党的宗旨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以百姓心为心,恪守执政伦理、继续担当改革先锋、纵深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富民强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好“三地一窗口”的现代化新浙江,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引领!


诸凤娟,浙江绍兴人,法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民本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价值》,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主持浙江省2011、2014、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3项,主持浙江文化工程项目《阳明后学年谱系列》(第一辑)1项。2014年6月获得浙江省社科联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赵华兴,江西东乡人,法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课题研究2项(在研项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共建共享”治理实践研究),出版专著《转型社会的冲突与治理——拉尔夫·达伦多夫的政治思想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