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问答系列解读五】如何理解公务员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第一部基础性法律,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依据。2019年6月,公务员法修订实施,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公务员的政治标准,强化政治属性,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坚强的法律保障。为深入贯彻修订后的公务员法,中央陆续修订出台了职务与职级并行、录用、调任、培训、辞退、辞去公职、回避、转任规定等配套文件,形成了完善严密的配套法规制度体系。
为了更好的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公务员法,我们编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系列解答,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精神要义、组织实施、操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解读说明,有助于公务员管理部门全面理解法律精神,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真正落实推动公务员工作高质量发展。
公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符合公务员成长和公务员选拔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公共人事管理的主要特征。公开、平等是竞争、择优的前提和条件,竞争、择优是公开、平等的目的和结果。
公开,是指向社会公开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录用公务员的资格条件,考试方式和方法,采取适当方式公开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向公务员公开考核、职务职级升降、奖惩、培训、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和退休等工作的标准、依据和程序。公开是为了实现平等,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保证。
平等,是指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在承认人的知识、能力等差异的基础上,保证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都享有按照个人能力和成就依法担任公务员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均有申请报考公务员的权利,有同等的机会参加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以同一标准决定是否被录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受到歧视或享有特权。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在考核、职务职级升降、奖惩、培训、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和退休等方面,同样是机会均等,都依照法律规定的情形平等享有权利,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同等待遇。
竞争、择优,是指公务员的录用和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在公开、平等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适当方式,实行优胜劣汰、优升劣降、好中选优,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务员法中竞争择优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且本机关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任职人选。
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必须有法治保障。公务员管理坚持法治原则,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1)要做到有法可依。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管理有关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都作了规定,各环节的配套法规则将有关规定具体化。这是开展公务员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制度遵循。
(2)要做到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切实维护公务员法权威,严格执行公务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做到依法管理公务员。要通过执法检查和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3)要做到违法必究。为确保公务员管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公务员法专章规定了法律责任,对违反公务员法的,要依法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问答》
# 全市2023年度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暨“5530”数据创新应用推进会议召开# 【公务员法问答系列解读四】为什么修订后的公务员法要强化公务员的政治属性和定位?#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五型联动格局基本形成# 区县动态 | 岚山区“阳光助残一件事”打通助残服务壁垒12 件助残业务线上集成办# 全市大数据系统“我为发展献良策 数字强市建设勇担当”演讲比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