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守性小谈

红工耀光 晨星评论 2023-03-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从辩证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人身上的两种特性即进步和保守,并针对保守性做了一个自己详细的看法。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保守性,相信本文的很多论述,能让你对目前国内国外的保守思潮,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


作者 | 耀光

责编 | 张梦扬 杨明翰

后台编辑 | 派大西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身上总是有两种特性,一种是保守性,另外一种是进步性。但在同一时刻、同一个人身上一定只有一种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何为保守,何为进步呢?这个我们得看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早期,也就是马克思所在的时代,社会是分化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类阶级拥有着难以逾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鸿沟。借用刘慈欣小说《终产者》里面的话来讲,就是富人和穷人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

 

在政治权力上,早期的资本主义,譬如英国,议会的参选需要以财产所有程度来划分权力;经济上,资产阶级骄奢淫逸,而无产者几乎赤贫;文化上,资产阶级是少爷小姐文化,而无产者是下里巴人文化。这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几乎没有任何的共同话语,与之而来的就是极端地相互不理解。最后产生了由经济上升到政治的各种阶级斗争。一面是无产者的罢工和反抗,另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镇压和屠杀。

      图1:伯恩斯坦

 

但在这些激烈的斗争当中,以伯恩斯坦为首的社会民主主义或者改良主义开始流行起来。这类主义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议会工具,开始卓有成效地对社会进行改良。伯恩斯坦主张经济上逐步扩展公有制,政治上逐步扩大无产阶级民主。他们的努力,最终让工人阶级们争取到了普选权和工会。由这两个权力出发,一些合法地改善工人阶级生活待遇的福利改革在一些地区首创,随后逐渐流行于整个国家、整个欧洲地区。

 

人们把这种进步归因于私有制下的资产阶级民主。但是,这种资产阶级民主并没有消除经济差别,正如它没有消除种族偏见一样。然而那些在一定限度内有了基础的社会倾向,已经开始抹去了各社会阶级之间的性格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英国、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德国的产业工人们变得越来越资产阶级化。

 

在“平静的”资产阶级民主时期,产业工人面临两种最基本的可能性:以在整个社会上占据着更高地位的资产阶级自居;或者以他自己产生着反对反动的生活方式的社会阶级自居。追求第一种可能性,意味着妒忌反动者(资产阶级),模仿他们,如果有机会的话,吸取他们的生活习惯,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追求第二种可能性,意味着拒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习惯,拒绝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消费主义和家庭观念等一系列反动内容,并极力追求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这两种社会阶级习惯同时发挥着影响,因此这两种可能性是同样强有力的。

 

即便一个“下层人”平日里对房价有什么不满,一旦有条件,他也很可能去买下象征中层阶级的套房;哪怕是有部分共产主义追求的人士,他后来也可能会压制他的妻子,在互联网上发表各种厌女的言论并且乐在其中;一个穷人在转向富裕后,也很大可能要疯狂买买买和出入各种高档餐厅和娱乐休闲场所消费,以及消费其他成千上万种“陈腐的东西”。如此重复下去,这种巨大的保守且反动的影响,将比成千上万的革命集会和传单要更有力。狭窄的保守生活起着一种连续不断的影响,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而工厂劳动和革命传单,只有一种短暂且不可靠的效果。

2:漫画“我们的财富” 

在过去,资本家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民族的利益,从心理层面上消除了无产者转化为资本家时的羞耻感,而让这些无产者能通过自居“民族”而产生无上的荣耀。进而维系这保守且反对的文化制度体系。民族主义的倾向自发于传统家庭的结构文化,而要维系民族主义,反动者们必然要宣扬家庭的重要性。

 

或者说,宣扬家庭的重要性,这几乎是任何反动势力的共性。从黑手党那样的黑社会,到希特勒这样的纳粹党徒,他们无一不鼓吹传统家庭的重要性。

 

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算不上是真正的男人。——《教父》

 

家庭是国家完整结构中的最小的但最有价值的单位。——阿道夫•希特勒《我的纲领》

 

为什么要强调家庭呢?传统的家庭是父权制家庭,父亲和族长对于家庭其他成员有着说一无二的权力,而家庭的其他成员,则要在各个方面顺从家长权威。顺从家长权威几乎是刻在大多数无产者内心的“思想钢印”。当这种家庭扩大到整个民族身上,各个社会成员就会以家庭成员自居,资本家是家族族长或者父亲的地位,而大多数无产者则是其“子孙后代”。儿子们固然要反抗父亲的权威,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来讲,这是嫉妒父亲对母亲的占有。但绝不可以革老子的命,不然就是违背人伦道德。这种反抗并非是要消除父权,而是“彼可取而代之”。这种反抗更多来说是嫉妒,是模仿。在对外的时候,整个家族-民族也必须一致。


图3:希特勒

 

这种“家庭—民族”观念一旦被树立起来,就几乎很难不走向国家社会主义,也就是法西斯。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被视为是外敌分化“家庭”内部的手段,而“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才是第一性矛盾。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要么投降,融入到强势“家庭”里面去。这部分人叫逆民;要么去那些更弱的家庭那里抢钱抢女人,这叫殖民主义;要么和强势“家庭”塔塔开,发动战争,抢夺经济殖民地。往往总是会走到最后一步的,逆民没有前途而言,而第三世界早已经被瓜分完毕,很难再有未被开发的地方。唯一的一条路,也就是最后一条路——战争。

 


—红工—

每天都要学习和进步


点开名片  关注我们


真 理 · 理 性 · 进 步


小编微信:AlfredLMW

b站:红工学习小组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尊重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好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