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汝极:泉州新发现的叙利亚文回鹘语景教碑铭
来源:《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本文对一方福建泉州新发现的叙利亚文回鹘语景教碑铭从语文学角度进行了转写、译释。
元代畏兀儿人足迹遍布南部中国,福建泉州就是一例。他们不仅在南方作官经商,还将其景教信仰带到了南部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陆续出土大量叙利亚文景教徒碑铭。2000年以前,福建泉州出土过大约23方元代景教徒墓碑或石刻,有文字的碑刻19件,其中带叙利亚文的碑铭约有9件,[1]汉文碑铭5方(其中有的是双语),八思巴文墓碑4方,[2]回鹘文墓碑1方。[3]景教碑铭的文字为叙利亚文景教体,元代之后不再使用,其所纪录的语言为叙利亚语和回鹘语双语,要释读这种文字,必须同时掌握叙利亚文景教体和回鹘语或古代突厥语。近年来笔者调查了中国所出50余件叙利亚文景教碑铭,并逐碑进行了释读。本文介绍的是2002年5月在泉州池店附近新发现的一方叙利亚文景教徒墓碑铭文,[4]该碑现藏泉州南建筑史博物馆。该碑右边残缺不全,高41.5厘米,宽23.5厘米,上部有十字架配莲座和左侧一天使,缺右侧的天使,左侧边有莲瓣装饰柱,缺右边的莲瓣装饰柱,下部有21行叙利亚文字,不完整,其中前三行是叙利亚语,从第4至第21行为回鹘语,以下是图版和对该碑铭文的模拟、标音、转写、翻译和考释。
原文模拟:
(标音和转写部分的黑体字符表示原碑文不清,释读不敢确定。)
翻译:
“(叙利亚语)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为了千秋万代。(回鹘语)马其顿城的菲利浦王之子亚历山大帝王纪年一千六百二十四年(即公元1312年),突厥纪年牛年十月初六日,女牧师Barqamča在其故地完成了耶稣的使命,其灵魂将在天堂安息,愿人们怀念他吧!阿门!”
考释:
4.mqdwny’/maqadonya地名“马其顿”,在泉州发现的景教碑中还有两件铭文也有该词。
9-11.亚历山大帝王纪年即希腊历,1624年对应于公历为1312年,突厥纪年与汉地的十二生肖纪年没有两样,这一年为阴历的牛年。
13.’wwd/ud “牛”。
16.twyz y’rynt’/töz yärinta “在其故地”。twyz/töz= yïltïz“根源”,参见G.Clauson《十三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第571页。
17.prq’mč’(mrq’mz’)/ barqamča (marqamza),人名。
17.quštač=quštanč“女牧师”。该词多次出现于中亚七河流域发现的大批景教碑中,参见D.Chwolson 1890,n°19,42,61,65,80,85,xxvi以及D.Chwolson 1897,n°5,28,32,104,40,71,155,195310,312。该词来自粟特语*xwšt’a(n)č,“女牧师、女教师”,参见Werner Sundermann,Soghdisch*xwšt’a(n)č,“Lehrerin”,AOH,t.48,1995,p.225-227;P.Zieme,Manichäsch-türkische Texte,Berliner Turfantexte V,1975,p.84。
18.myšh’/mešiha“耶稣”。
[1]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景教图版。朱谦之:《中国景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图版3、6、7、9、10。罗香林:《唐元二代之景教》,香港中国学社出版,1966年,第182~186页。James Hamilton & Niu Ruji,Deux inscriptions Funeraires Turques Nestoriennes de la Chine Orientale,Journal Asiatique,No.1,1994,Paris,pp.147~163.牛汝极:《从出土碑铭看泉州和扬州的景教来源》,载《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第73~79页。牛汝极:《叙利亚文回鹘文景教碑铭在中国的遗存》,载《欧亚学刊》1999年创刊号,中华书局出版(China Archaeology and Art Digest Vol.4,Nr.4,p.205 a synopsis)。N.Sims-Williams &牛汝极:《扬州出土汉语—叙利亚语—突厥语合璧景教徒墓碑研究》,载《学术集林》卷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357~375。牛汝极:《泉州叙利亚—回鹘双语景教碑再研究》,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3期,第33~34页和封三图版。
[2]照那斯图:《元代景教徒墓志碑八思巴字考释》,载《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119~124页。
[3]哈密顿、牛汝极:《泉州出土回鹘文也里可温(景教)墓碑研究》,载《学术集林》卷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270~281页。J.Hamilton,牛汝极:《赤峰出土景教墓砖铭文及族属研究》,载《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第78~83页。
[4]未见该碑发现的报道,该碑照片是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谢必震先生提供的,在此深表谢忱。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编排:杨春红
审核:陈 霞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西域研究
邮箱:xyyj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