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对话为丝绸之路研究拓展新视野:“文本 图像 文物——丝绸之路科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西安两地召开
来源:“海交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班晓悦 通讯员 黄秀健 )6月24-29日,“文本 图像 文物—丝绸之路科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先后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聚焦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传播路径、丝绸之路宗教艺术、丝路科技史与丝路沿线各大文明的互动等主题,深入探讨丝绸之路沿线科技文化交流及其社会历史影响,揭示中华文明在古代丝路沿线传播历程,为丝绸之路研究拓展出崭新视野。
合肥分会场会议于24-2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教授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教授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李庆新致开幕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在大会特邀报告中分享了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发展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学术报告环节共分为六个专题:第一专题,“伊斯兰与欧洲天文学在中国”围绕欧洲天文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本土命名和传教士媒介三个方面;第二专题立足丝绸之路中的物质文明,以“油墨”“纸张”“陶瓷”的制作技艺折射丝绸线路上蓬勃生长的科技艺术;第三、四专题聚焦陆上丝绸之路中的区域交流,从文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再现近东与中亚、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科学交流;第五专题将目光转向海上丝绸之路,重新考证郑和的航线细节与同期沿线国家天文学之新见;第六专题将“丝绸之路”的概念置于更宽阔的史学史与经济史的语境之下,共同探讨丝路概念在不同视域下更多元的可能。
西安分会场会议于27-29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沙武田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石云里教授、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分别致辞。
在丝绸之路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大量古人遗物。考古发现的物质遗存,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交往活动所带来的贸易繁荣与技术进步。伴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开展,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科学化,我们认识古代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延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在题为《亚洲佛光映照下:唐代昆仑儿骑白象烛台艺术研究》的主旨发言中对近年来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解读,阐述了烛台用白象形象的原因。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刘迎胜作题为《马可波罗在华的名称问题及其友人马薛里吉思》的主题发言;浙江大学教授Imre Istvan Galambos作题为《中古中原抄本文献的介绍》的主题发言。剑桥大学教授Erica Hunter作题为《西安的景教碑:连接中亚、美索不达米亚与中国》的主题发言;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效俊在探讨武周华严经典传译的基础上,对武周时期的华严美术在中国及日本的传播发展。
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单向、双向等多种交流方式。沙武田教授作题为《另类墓葬——敦煌老人入墓雉堞形顶坟墓的丝路文化属性》的主题发言,他从莫高窟曹氏归义军中晚期弥勒经变中老人入墓图的坟墓上出现的雉堞形顶入手,认为这类雉堞是丝绸之路上具有“神圣性”的建筑,具有作为天宫类建筑的象征意义。索菲亚大学助理教授Mariya Marinova作题为《古典时代历史文献中对中国的认知与记载》的主题发言,对古典时代历史文献中对中国的认知与记载展开讨论。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教授Andrea Acri作题为《中世纪东北印度文字在“海洋亚洲”的传播:皇权、外交和密宗佛教之间的关系》的主题发言,对中世纪东北印度文字在亚洲的传播进行了探讨。西北大学教授冉万里作题为《关于支伯姬墓的相关问题》的主题发言,对河南偃师发掘的西晋支伯姬墓进行研究,认为其是西域胡人或胡人后裔。剑桥大学教学助理方希作题为《全球视野:从香囊看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和技术传播》的主题发言。剑桥大学研究员Francesco Bianchini作题为《佛教与早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乌昆得石窟——丝绸之路研究的典范》的主题发言,以印度中部那格浦尔的佛教洞穴为例,探讨了佛教与早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高级讲师Nasha bin Rodziadi Khaw作题为《佛跨亚洲文化交流中的古代吉打州:布吉加拉考古遗址的初步发现》的主题发言,从考古遗址入手对古代吉打州展开研究,认为古代吉打州是长途贸易网络的一部分,是连接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的不同贸易和文化的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艳作题为《风格、工艺与意涵: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水滴纹金饰》的主题发言,对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水滴纹金饰的制作工艺、装饰风格和文化意涵进行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谭盼盼作题为《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饰的科技分析研究》的主题发言,利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对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的金饰进行科技分析研究。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柴勃隆作题为《基于科学分析的莫高窟第254窟变色壁画数字重建研究》的主题发言,对莫高窟第254窟变色壁画的数字重建进行研究。
人类社会交流的发生依赖于人群迁徙、贸易等方式,涵盖了人种、物种、技术、风俗习惯等内容的流动。北京大学副教授范晶晶以泉州开元寺刺桐东塔须弥座浮雕为例,对佛教中的佛钵进行了研究。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米小强从希腊双子神迪奥斯库里形成过程及其形象被用于西亚与中亚诸国的钱币上为视角,探讨其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过程。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袁炜从多个角度对月氏(贵霜)与康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东华大学教授王乐以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的丝绸图案为例,对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图案传播进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熊雯通过对武则天时期的金棺银椁的形制、装饰图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对照,审视舍利信仰及容器在丝绸之路上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中国化现象。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唐均对有关中药阿魏的记载及其源语对应中的部分节点进行审音勘同,并研究其所体现的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的文化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妤姝利用各类文字和图像材料,对16世纪以来“Mandarin”的词意演变进行研究。
中国古代天文学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保存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系统的天象记录,也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数理天文学。但和其他古代文明的天文学一样,中国古代天文学并非独立发展,与世隔绝。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对中晚唐中外术士有关历法之争进行了探讨,认为波斯人李素及其子李景亮在唐担任司天监一职,用希腊—波斯系统的星占术推演的历数成为唐代官方历法,而本土天文历法人士徐昇及其子徐绶利用中国传统历法数推演的历法则在民间广为流传。表现出了唐宋时期中外历算之学的多元文化面貌。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跨文化科技交流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和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协办。本次会议也是ATES第四工作组(丝路科技交流)举办的学术活动之一。西安分会场会议得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2)资助。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西域研究
邮箱:xyyj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