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技术·最新资讯】新冠大流行要在今年 3 月结束?柳叶刀发文预测



新冠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2022 年 1 月 19 日,The Lancet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新冠会持续,但是大流行即将结束)。



图源:The Lancet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微博科普大 V 庄时利和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

王宇歌:

这篇上线的 Lancet 的评论文章,可以说是目前对于疫情最大胆的预测。文章作者是给白宫做了两年疫情建模,对疫情病死率一直预测十分准确的 IHME 主任 Chris Murray。

Murray 指出全球 COVID-19 大流行很可能会在不久后结束,标志时间点是 2022 年 3 月,根据现在疫情流行情况,届时全世界 50% 人口将感染 Omicron 突变株,集合了多种突变株突变的 Omicron 突变株的感染可以对其他突变株产生保护力,因此可以帮助全人类建立免疫屏障,预防今后的突变株。


Murray 指出,Meta 分析显示至少 40% 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后为无症状感染。Murray 根据南非和英国官方数据计算得出 Omicron 的无症状感染率可能高达 80~90%。


作者以医疗条件为全球中位水平的希腊为例,指出今冬很多国家的感染数量是去年同期的 10 倍,但住院人数并没有增加;而在北半球,今冬 Omicron 引发的人口死亡率和严重流感接近(2017~2018 冬季,美国 52000 人死于流感,平均 1500 人/天)。


同时,因为 Omicron 传播能力极强,使公共卫生措施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降。根据 Rt 和 incubation time 计算,今后四个月即使 80% 的人口戴口罩,仅能将感染率降低 10%,这源于Omicron 的极强传播能力。


Murray 认为疫苗接种可以在人群水平少大幅减少 Omicron 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这其实是 Omicron 感染接近流感病毒率的关键因素,因此,Omicron 疫情是一个大幅推进全人类疫苗接种的重要契机。


作者的结论是,COVID-19 会持续存在,但全人类大流行(Pandemic)会在不久的将来结束。

庄时利和:

「新冠会持续,但是大流行即将结束」,简单来说,就是大规模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会使得 Omicron 将以可控的、较低的速度传播。

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一个坏消息是,我们对于 Omicron 的免疫力,确实是弱的,一旦突破防线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本土疫情。


虽然我们也提到 Omicron 的内生毒性较弱,但是我们需要记住几点:


首先,即便疫苗接种率很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至今没有接种,并且即便是接种了灭活疫苗加强针的老年人,他们感染 Omicron 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如何,目前尚不明确;


其次,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的重症医疗资源整体上是比较薄弱的,人均 ICU 床位数量只有美国的 1/10,并且医疗资源分布恨不均衡,中西部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医疗水平还是比较差的。


这也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当国内出现大量 Omicron 感染时,可能出现医疗挤兑,可能我们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就要出现不少死亡——不仅仅因 Omicron 而去世的,还有许多因为医疗挤兑而无法及时获得救治的慢性病和急重症人群。


这是我们国家仍然高度重视 Omicron 防控的原因,我们赌不起。


目前比较好的消息除了其重症率降低以外,我们还注意到一点就是一些国家的疫情已经出现拐点了:


最早发现奥密克戎的南非,疫情已经大幅下降了;


英国过了拐点,开始下降;


美国仍然处于高位,但是像纽约、麻省和新泽西州的新增感染已经过拐点了。


所以有研究人员猜测,Omicron 疫情爆发迅速,但是可能消退也比较迅速。而如果国外疫情大幅缓解的话,对于我们国家的防控无疑是好事。


在针对 Omicron 的免疫屏障比较薄弱时,在 Omicron 专属疫苗还没出现时,我们现在要做的仍然是继续以及逐渐改善现有的防控,同时关注民生问题,尽量减少因为过度防疫导致的次生灾害。


从长远来看,新冠病毒很可能不会消失,但当我们的免疫屏障建立起来后,它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会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接近季节性流感,这才是新冠大流行消退的里程碑。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疫苗,过去所有的大流行最终都会消退,区别只是在于人类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数字法治·观点视角】姜伟 裴炜 :数字治理亟待构建数字法学学科

【数字社会·观点视角】如何破解照料危机:不能只靠“超级妈妈”

【数字政府•观点视角】浙江为公共数据立法,唤醒“沉睡”的公共数据资源

内容来源 / 丁香园,2022年01月22日

今日编辑 / 陈恬乐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