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中国新闻发布》杂志创刊预告…

本刊编辑部 中国新闻发布 2023-03-12

中国新闻发布

创刊号出炉!

2022年1月10日正式创刊

第001期《中国新闻发布》封面


简介

《中国新闻发布》于2022年1月正式创刊,包括“一名、双语、三刊”。实务版、英文版为月刊,设有卷首发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他们为什么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关键词、发布精览、新征程、地球村·面孔、院士与中国、读懂中国、中华之美、五洲有约等栏目。理论版为季刊,刊载有关政策解读、新闻发布、国际传播、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新闻发布》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目  录








///

碳中和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文/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

众所周知,化石燃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如何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真正向低碳社会转型,将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对中国来讲,更是如此。因为中国是工业化过程的后来者,并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进入能源消耗已呈下降趋势的后工业化时期。为此,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百余位院士专家,从技术和产业层面对我国如何实现碳中和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对碳中和路线图的框架性认识。


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文/曲青山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使命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了谁”,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这两个问题涉及的都是我们党立党执政的根本性问题。


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林毅夫、赵秋运

林毅夫: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

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赵秋运: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研究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此,建议: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同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完善软硬基础设施,提高法治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约束,最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他们为什么认同中国共产党

埃德加·斯诺:我热爱中国

文/单 伟

本刊专栏作者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1928年,这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青年来到中国。之后,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并于1936年到陕北苏区访问。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使斯诺在从事新闻事业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他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在中外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此后,他终其一生为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不懈努力。

新征程

打造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全球引领力的

世界儒学高地

/靳 诺、白玉刚

靳 诺: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长、联合研究生院院长

白玉刚: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长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百年辉煌,再启新程。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发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大课题,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科教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特色办学路

采访对象/董军社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近期,本刊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先生,就中国科学院大学如何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科教融合大学进行了交流。读懂中国

弗拉基米尔·诺罗夫:我在中国这些年

采访对象/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上海合作组织原秘书长,现任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长

采访人/刘 宪

太和智库副秘书长

图片来源:外交部

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乌兹别克斯坦籍)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就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2021年12月31日结束任期。用他的话说,秘书长三年任期是一种“幸运”,使他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同时见证上合成长为具有国际威信和强大吸引力的组织。本刊特邀刘宪采访诺罗夫,聊一聊他在中国的这些年。


马中关系:因为有爱

文/雷诺·卡莱亚

马中友好协会主席,曾任马耳他旅游部长

我很荣幸,44年来,我见证了马中关系的发展,也为巩固和加强马中关系贡献了力量。在马中建交50周年之际,很荣幸能够写这篇文章,我会继续诠释“我深爱中国,因为我更爱马耳他”的真正内涵。

中华之美



范迪安:中国审美教育的耕耘者

采访对象/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的艺术轨迹,颇具几分传奇色彩。1985年,范迪安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西方艺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学习成长;2014年,范迪安重回母校担任领军人,延续着昔日的梦想与情怀。他既是投身伟大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也是致力于中国审美教育的耕耘者、推动者。


从长安到罗马:

东西方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采访对象/何茂春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的交相辉映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生动图景。围绕这一话题,本刊记者对话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地球村·面孔



王源:唱响我们这代人的青春之歌

采访对象/王 源

原创歌手,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像我这样的同龄人,为了理想信念、国家前途,不惜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我很幸运生在当下,但新时代的青年也有新时代的使命,我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001期《中国新闻发布》封底


特别鸣谢







《中国新闻发布》




 预订中...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淘宝搜索:中国新闻发布



请点击下面名片加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

监制:上官子健 

责任编辑:张语聪  编辑:郭静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