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才会被称为「Teaching Artist」?
写在前面
TED演讲中有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讨论:Teaching Art, or Teaching To Think Like An Artist。探讨的是在真正的艺术教育中,到底教的是“艺术”本身呢,还是教“像艺术家那样去思考”?
我们也很好奇,什么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在最近一场“看上去挺普通仔细想又很特别”的儿童舞蹈团期末汇报演出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绚烂的灯光舞台、华丽的服装、精美的化妆在这里通通都没有,高矮胖瘦形态各异的孩子们在一间面积不大的舞蹈教室里表演了“叶子被风吹起”、“棒球落地的抛物线”、“自行车没气了”的组合。
这群表演者来自二高表演的小身体舞蹈团,而他们的老师张典凌从建团的时候就定下了方向:舞蹈是一门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舞团不把考级或竞技作为目标,而希望在非刻板的舞蹈训练中,让每个小朋友都更加了解自己的特性,从而发挥自己身体和思维的创造力进行个人或集体创作。
成年人的思维和动作都是基于经验主义的,常常会不自觉地倾向符合常规审美。但对孩子而言,他们的感官是整体的、全方位的,因此更能够感受舞蹈创作过程中纯粹的自我表达。
日常训练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典凌
编舞/舞者/教师
二高表演驻团编舞,小身体舞蹈团艺术总监
10岁开始于上海远东芭蕾接受古典芭蕾训练,随后进入重庆大学学习现代舞,毕业后游学法国一年。参与及创作作品分别于北京扉美术馆、重庆十方艺术中心、乌镇国际戏剧节、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澳门艺穗节、香港城市当代舞蹈节、重庆ODD艺术空间演出。同时,她也是社区项目《舞者广场》第三、四季总策划人,儿童艺术项目《在家漫游》发起人,《城市的颜色》杭州及广州驻地项目艺术家。
谈创作力和想象力之前
应该先了解规则的界限
提到艺术教育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对应词是“解放天性”、“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在典典老师看来,进入舞蹈课堂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应该是了解规则的界限。
“对于小朋友的训练,你不能直接告诉他道理,尤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需要以他们接受的方式去了解规则,这就是训练内容本身了。在训练里面我们会去强调观察,强调平等的关系,强调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正确方式。
比如最简单的牵手拉圈圈,有些孩子可能要强一点,他们会强势地去用力扯对方说‘你站得不对!’我会停下来用提问的方式让大家判断一下‘你们觉得刚才他的行为合不合适?’很多类似的细节,我觉得要让孩子明白在训练层面上不光要看到自己,还要关注周围的人。”
典典老师用了很多例子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当别人在表达的时候,不管是用语言还是身体,你都需要安静地聆听或观看完毕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因为建立起“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的观念,下一步才会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为什么不做”,慢慢地培养出“我到底想做什么”、“我该如何去做”。而艺术教育在拓展思维宽度上可以提供给孩子更丰富的体验。
这个时候,好的老师会创造思考空间和体验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而他们也被称为「Teaching Artist」(教学艺术家)。
Teaching Artist
教学艺术家
Association of Teaching Art将「Teaching Artist」定义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工作者,不论是戏剧、舞蹈、音乐、视觉、新媒体等,将他们专业的艺术内涵、观点、技巧在学校学生,或是社区的一般民众身上进行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家不仅具备教育理念与热诚,还具有教案规划与教学的能力。
什么才叫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艺术思维和生活紧密相关
真正的创意不是天马行空的乱创意,一定是在限制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想象的发生基于对现实的观察,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艺术训练的核心就是如何从老师那里模仿一个已有经验,再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最后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典典老师的课堂上,她是这样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并且运用到舞蹈学习上:
“在教抛手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会从很物理的、理性的角度去剖析这个动作是怎么样子的,如何才能把动作做得更好,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尝试做同样的动作,并且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动作做得更好。
但是单纯的模仿并不能让孩子知道抛手或者说这种抛物线的弧形在生活中是如何产生的,所以我们的课后作业是让孩子找出生活中产生抛物线的例子。比如扔沙包或者投篮,小石子或者树叶,感受和观察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落下时的不同形态。
再比如我们有一次的作业是“完成轴的观察”,有个学生回课的时候说他去观察了菜市场的活鱼,看它在筐子里是怎么翻滚的,他看到了轴跟面的关系。当他们积累了很多生活里的观察,再回到教室来,我要做的仅仅是引导他们如何把这些观察落实到身体的动作表达上来。”
知乎回答高赞中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思维”包含了三个特别良好的思维习惯:
1. 适应未知:comfort with ambiuity
2. 发展想法:idea generation
3. 跨学科调研: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真正的创意不是天马行空的乱创意,一定是在限制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想象的发生基于对现实的观察,灵感的诞生一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练习的思考。
好的老师会将专业知识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分解出可教学的元素,将最有价值的部分教给学生。
比如在舞蹈团里,典典老师将自己15年的芭蕾舞教学经验分解出完整的逻辑,一点一点地教给孩子。“我的学习经历就是这样,老师不会一上来教你一段舞,而是先从怎样绷脚开始去认识脚掌,再到手臂、指尖,这样完整的一套身体训练。我们也会将大量的民俗的传统舞蹈的一些东西放到训练来。”
“到底现代舞跳出来是怎么样的?”不少家长也问过典典老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到底学得怎么样了?别人家小孩学了一年舞蹈会下腰、劈叉,各种大跳、前滚翻,看起来厉害得不得了呢。(同句型还可以代入学乐器、学画画、学唱歌...)
为什么要这样练
以及要练给谁看
这是关于艺术教学如何评估教学结果的问题。从家长的角度,希望看到量化的学习结果;从老师的角度,也需要通过教学成果来调整教学方式和计划。各类艺术考级的初衷是为了给学习者一个学习进度评价,而后续带来的负面问题已经被讨论过很多。
“我在教芭蕾考级的时候,每年也会面临这个问题,要考级了,考官要来了,小朋友不想考了。她不想展示,有些可能觉得自己跳得不好,或者其他种种原因不愿意展示。有学生觉得练这些东西没用,然后就放弃了。这个也是我一直在想的舞蹈能带给他们什么呢?
课程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打破传统舞蹈教学的训练方式,给孩子更多乐趣的体验,每节课都设计了很多游戏,课程教案堪比节日活动策划,但热闹欢乐之后还剩下什么呢?”
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才是教育的本质,而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艺术语汇的表达方式之一,基础技能的练习就像学习新语种的单词,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记忆,再到融会贯通地使用。
所以典典老师开始改变方式,改变孩子以及家长对舞蹈学习的刻板印象。“比如有个男孩子刚来的时候,他认为跳舞是女孩子的事,跳舞一定要所谓的美,他不接受也不喜欢,结果课堂上老师一会儿让大家跑步、一会儿爬地、还让大家在地上做侧手翻,这不是体育课吗?这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呀。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提问,我觉得改变就开始了。后来的某节课上我们需要做一个特别帅的扎马步,有些孩子觉得自己的胯下不去,做不出想要的造型,会主动来找老师学习压腿、压胯。这就是知道“为什么”后去探索“怎么做”的表现。”
有一天家长问我,他说是不是小朋友要自己去找到自己跳舞的方式?我说是的。他说难怪每一次看到现代舞的演出,每个编导的风格都很不一样。我说是的,因为我没有办法一下子告诉你现代舞是什么样子,因为它根据每个舞者的理解而变,甚至是根据时间历史环境都在变。”
不被既定印象束缚思想,保持好奇的心态去体验未知。在这样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是怎么样的,有些孩子在两年的学习后,发现原来自己对舞蹈的兴趣没这么大,反而对音乐或者视觉艺术更感兴趣,从而踏上另一条主动学习的路。但是这两年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身体的感受、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待周围人事物的方式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