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龄留学,哪些素质比学习能力更重要?

EDUTalk EDUTalk 2023-06-10

写在前面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境内外人才流动受到限制,本土国际化学校或多或少都遭遇了外教缺口。出海寻找原生态的优质教育,成为许多精英家庭的备选方案。据统计,近一年倾向于低龄阶段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增加了136%。


怎样的孩子适合低龄出国留学,在国外,他们会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受邀参加了必益教育组织的“BE Family”活动,现场多位低龄留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对于有意在高中之前送孩子出国的家长而言,他们的经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嘉宾介绍

Vicky

13岁入读九大公学之一的Rugby School,高中考入Westminster School,A level 4科全A*,9月入读剑桥大学。


嘉宾介绍

Britney

13岁入读英国五大女校之一的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GCSE 全科9分,9月升入本校高中。


嘉宾介绍

Maku

13岁入读Uppingham School,GCSE 全A,9月升入本校高中。



低龄子女出国留学,家长们的监督会变得“鞭长莫及”,想让十几岁的孩子适应欧美国家中学(特别是高中)的高压学习环境,除了学习能力本身,他们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通过此次几位学生嘉宾的分享,我们对此有了更深的认知。





时间管理,自律的入门技能


本次参与分享的几位学生嘉宾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


Britney在假期会列出自己的“日程表”,有时候甚至把时间分成半小时来安排,“虽然可能不会百分百按照日程表来执行,但是通过梳理日程表,假期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自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比如说要写什么论文,要准备参加什么比赛,或者是要准备什么考试。”有了假期前未雨绸缪的计划,Britney的假期总是过得有条不紊。


低龄留学的孩子一般都会选择寄宿,白天的日程都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自由活动,Britney会去学校的划船俱乐部参加训练,或者去图书馆自习,“学校的图书馆特别漂亮,在那里学习的效率很高。晚上有空的话,我也会自己去图书馆。”



Vicky的日程表,更是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仅乐器课程就有四门:长笛(演奏级)、钢琴(英皇八级)、大提琴(五级)、管风琴,此外她还定期参加学校射击俱乐部的训练。即便在Alevel备考的冲刺阶段,她仍然在坚持上长笛和钢琴课。


Vicky的日程表得以严格执行的经验就是“高效”,她每天早上8点起床,保证自己有相对充足的睡眠,“学习压力比较小的时候,尽量在晚上七点到九点完成作业,剩下时间就会去放松一下。”


在赶作业的时候,Vicky也要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比如说写课程论文(Course work)的时候,每天下午四五点一放学回来就开始写,中间半个小时吃饭。到晚上凌晨十二点、一点都是常有的事情,那两周都是必须这样熬夜,否则赶不完进度,因为要写1万多字。”




自我学术规划的能力


对于低龄留学生而言,选科并确定未来专业方向,是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受空间距离限制,家长参与决策的沟通成本会很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我学术规划能力。


通过与几位学生嘉宾交流,我们发现他们的选科思路各有千秋,且基本都是自己做主。


Maku选科时首选的是自己的优势学科,“哪科成绩好就学哪个,我的选择可能偏文一点,选了经济、地理和数学。”


对于未来大学专业选择,Maku也有自己的思考,“这几年纯经济类专业的竞争比较大,然后我就选了土地经济(Land Economy)方向,刚好符合我数学、经济和地理的组合。”



Britney则是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大学专业方向,并据此进行Alevel选科,“我从八九岁就知道自己想往生物化学方向发展,天生就喜欢。曾经我的一位科学老师就是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通过他我对这个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喜欢。”


在选科时,Britney结合生物化学的专业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怎么纠结就选了基础数学、高等数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五科。



今年九月,Vicky即将进入剑桥大学工程系学习,直到12年级第二学期她才开始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在此之前,她一直处于甜蜜的迷茫中,“因为我从小都不偏科,对我来说文、理都很有意思。但是文科要看很多文献,要写很多论文,要背很多东西,我不喜欢,所以最终选了理科方向的基础数学、高等数学、化学和物理。”


Vicky的选科组合可以说是“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她的选科组合基本可以报考英国大学所有偏理科的专业,理科、自然科学、工程,甚至部分经济类专业都可以报考。




文化差异,需要更强适应能力


有过留学经历的学生,基本都会对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学习生活方式有所体会。低龄留学的学生还面临着融入同龄人生活圈的问题,按照几位学生嘉宾的经验,参加学校的体育俱乐部是非常不错的方式,在那里可以遇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并成为朋友。



例如,Vicky参加了学校的射击俱乐部,曾代表学校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等名校校队一决高下,目前她的来福枪实弹射击可以达到10发95环的成绩。


Maku先后尝试了橄榄球、曲棍球等项目,最后他选择加入了羽毛球俱乐部,“有时候周末我都会在球馆度过,休息的时候可以跟学长学弟聊天,我挺喜欢这种集体的感觉。”


Britney的体育爱好最为广泛,滑雪、骑马是每年的家庭例牌,而在学校她又发掘了一项新爱好——划船,她加入了学校的划船俱乐部,已坚持训练两年,并结交了一大群朋友。教练评价Britney,“在划船队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与人为善,情商要在线


我们在前文提及,直到12年级第二学期Vicky才逐渐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源于一次物理课的课程作业,也与Vicky学习认真,善于与人相处密不可分。


12年级第二个学期,Vicky的物理课要完成一个比较大的课程作业,“一整个学期要断断续续地做几个月”,Vicky当时加入了工程组别,任务是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工程的作品,“我们最后做了一个电动旋转木马出来。”


Vicky回忆说,或许是自己刻苦认真的态度给工程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时所有课后的额外作业,只有我们组全部准时完成。作业结束之后,在上科学课时,老师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有时还会主动把工程相关的讲座信息通知我们,邀请我们去。”



老师推荐的讲座Vicky全部参加了,“在得到正向反馈后,老师也很开心,他就会继续给我们推荐”。正是在与工程老师的良性互动中,Vicky逐渐发掘到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兴趣,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


低龄留学生有时也需要与校外人群接触,并学会融入其中,这对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无疑很有帮助。


学校放假时,Britney有时会选择在寄宿家庭度过,她的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深得寄宿家庭的喜爱,“那个家庭有三个孩子,我和最大的孩子都喜欢星球大战,每次去都会热烈讨论一番。”


寄宿家庭的主人给予Britney充分的信任,把她当成自家人,他们甚至给了Britney一套家里的钥匙,允许她随时过去。但是Britney从未贸然前往,每次都会提前电话联系,“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有礼貌,即便是与外国人相处,也是礼多人不怪。”




安全第一,要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永远都是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时最担心的问题,而学生自身也应该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Britney选择独自留在英国寄宿家庭,直至航班通畅才回国。在疫情期间,“我明显比英国的那些同学谨慎很多,我不是害怕感染,而是怕感染以后就回不来了。”


对比了国内外对待疫情的态度,Britney明显感觉国外要放松很多,“比如我第一个寄宿家庭,有一次我本计划要去他们家住一个星期的,临出发时我突然收到他们的电话,说‘我的家人好像感染新冠了,你有可能要换到另外一个家庭,可是没关系,如果你想来的话还是可以来’。”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Britney仍有些后怕,如果不是他们主动告知,自己很可能已经被传染了。


在Britney的学校,她宿舍的一半人感染过新冠,她所在楼层90%的学生感染过新冠,“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有时候我都会戴着口罩睡觉。我爸爸特别心疼我,可是我觉得必须要这样做,要保证自己健康才能回国。”





写在最后

对于低龄留学的评价,一直都呈现两极化,有赞有弹。或许低龄留学本无所谓好坏,只有是否适合。


通过与本期必益教育学生嘉宾的交流,我们发现能够独立在国外完成中小学阶段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留学生,几乎都是内心强大,独立性很强的孩子。


而他们内心强大的原因,离不开原生家庭给与的充分安全感,也离不开他们早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而获得的那份笃定。

 本文属EDUTalk原创文章系列 

 文字及视频版权归属EDUTalk及必益教育 

 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专业团队为你剖析问题现状

提供个性化匹配解决方案

真实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理清成长规划路线

扫码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