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质量改进】关注回血细节!

爱多多 我们是平凡人
2024-10-27

本期编辑:清修 禅定    爱多多          自娱自乐    我是泡芙


平凡的世界一群平凡的人,

用心认真讲述血透的故事。




双向回血/密闭式回血,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这项操作虽然每天都重复地做着,但笔者发现其实很多临床的“小花”们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小细节,所以决定和大家聊一聊~



01

“双向”回血的起源


目前可以查阅到的关于“双向”回血法相关文献共计25篇,




“双向”回血最早应该是2008年开始推行的,在此之前,透析室的回血方法大多采用“单向”回血法。


这是“双向”回血操作推行早期发表的几篇文章,其中两篇发表在《中国血液净化》,两篇发表在《护理学报》,都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




02

两种回血方法再回顾


首先介绍一下传统的“单向”回血法(直接截图崔文英护士长发表的论文)



我们再来一起学习一下现行的“双向”回血法,也称为密闭回血法(同样摘自崔老师的同篇论文):


通过学习,我们比较分析,传统“单向”回血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针刺伤的风险:


患者与护士的传递配合的默契程度

老年患者的配合存在隐患

护士将针头插入盐水瓶(袋)时意外的偏差


存在感染的风险:


留置体内的针拔出后再插入盐水瓶(袋),穿刺针外露部分至针柄处的可能污染

患者手里举着针......


存在人力浪费:


当患者不能配合时,需一名护士“接针”,在忙碌的透析室,简直是大大浪费人力资源,而且接针时的配合,难免会发生针刺伤事件。


“双向”回血法较传统的“单向”回血法相比,使操作环节更加密闭(应该是“密闭回血法”的由来吧),在上述三个项目的PK中占尽优势。所以,这些年在临床逐步推行......


但,难道“双向”回血法就是完美的?没有问题存在么?



03

关注“双向”回血细节



从这个排序,可以看出被引用,下载次数排第一的是这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双向回血法操作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


说明很多的临床医护其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双向”回血方法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这一点,在我们的网络组群讨论中,也一直被大家提及......


存在的问题如下:


栓子脱落,潜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潜在微小空气进入人体的风险

操作中需要停泵近一分钟,那么一分钟的血液停滞......

部分患者不适用(无肝素者、内瘘压力过高者)





接下来先来一段视频,请注意泵前补液口接头附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20jnd14i&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段视频内容是按照“双向”回血流程操作,用重力回输泵前动脉段血液,无揉搓动作。


下面这样的一段对话,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


柳大爷:动脉管你搓它干啥?

小花:不搓不干净呀......(继续开心地搓着手上的管路)

柳大爷:啥玩意不干净?

小花:应该是附壁血栓吧......

柳大爷:哦,搓干净了,那搓哪去了呀?

小花:...... ......


其实,想提醒各位“小花”们,一定要关注细节


在动脉侧管道回血的过程中,没有滤网的保护,可能的血栓脱落的风险极大。


回血时,不可以掉以轻心,千万不要边聊天边回血;

回血时,要注意观察动脉侧的管路,不要眼神四处游荡、手中不断揉搓管道;

回血时,要注意动作要领,不可省略步骤,比如忘记将补液口的血栓“驱赶”到泵后


其实动脉端管路是这样,静脉壶以后的管路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在按流程操作、细心观察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静脉压正常的监测,因为,一旦有血栓脱落,静脉压升高可能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了......


同时,气泡报警缺失,同样是双向回血过程中动脉侧的短板,虽然这不大可能出现,但是,每位护士老师都要时刻准备着......



04

个体化选择回血方法


《问题分析及护理》一文中有一段是这么描述的:




其实,在这里,就是想提醒各位“小花”们,应善于思考,个体化地选择回血方法:


比如:内瘘压力高的患者适不适合?

比如:无肝素治疗的患者适不适合?

比如:血液成份异常的患者适不适合?



05

改良“单向”回血法的应用


如果遇到“双向”回血中需要紧急更改回血方法或是考虑进行个体化选择,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改良版的“单向”回血法:


准备用物: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ml盐水


治疗结束,进入回血模式,消毒盐水瓶(袋)的开口


停泵,断离动脉穿刺针及管路,


使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动脉穿刺针端,


将20ml针头接动脉管路端,插入盐水瓶(袋)中,打开管路夹子,


开启血泵,回输体外循环血液,同时使用注射器缓慢将动脉穿刺针内的血液推入体内。


此时也可用某些型号血路管自带的插瓶针来协助完成改良“单向”回血法。



改良版的“单向”回血与传统的“单向”回血相比,护士独立可以完成操作,避免了拔除穿刺针以及“传递”的动作,避免了穿刺针外露部分可能被插入盐水瓶的风险。



06

新方法不停泵,下次再学习


目前的“双向”回血方法的停泵时间过长带来的潜在风险,确实是个硬伤......


那么,有没有可能对血路管进行一定的改良,从而缩短停泵时间呢?

比如,将补液口尽可能的靠近穿刺针?

再比如,在动脉针和动脉管之间连接一个三通?


更安全的“双向”回血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


我们带给患者的应该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执行”......


搜索文献,看到这样的题目:


这几位老师最新发表了不停泵密闭式回血法,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学习与实践,有时间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法~



07

为尿毒症患者撑起一片净化的天空


无论何种回血方法,都有利有弊,两种回血方法的PK,互有胜负。


其实“单向”回血在国外来说,是成熟的技术,现在大多数透析机的说明书仍然只提到了“单向”回血。

但是,在我们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医护技老师们发现,“单向”回血过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改善。虽然说,“双向”回血等新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增加了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但一切为了患者,值了......


咱们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关注其中的细节,审视自己的行为,通过规范的操作,达到治疗护理安全。为尿毒症患者撑起一片净化的天空。


最后依然用几个字与大家共勉:“不唯上,不唯书,但为实”



08

我们应该记住一个人



Mario Veronesi是血液透析早期的企业家(Dasco-Bellco)之一,他发明了一次性HD血路管。


6月15日,Mario Veronesi去世......


🙏🙏🙏



—THE END—


 作者丨爱多多  


☀️来源:爱多多,典型蝎女,喜欢咖啡喜欢猫,喜欢以讲故事的方式聊专业。

               


图片来源于临床一线及期刊杂志,本文引用非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我们是平凡人】团队集体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是平凡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