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农村幼师|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刘海君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2023-02-22

2021年3月10日上午,我到一个屯进行开园前的家访,无意间从一位好心村民口中得知,屯里有一个4岁的耳障孩子,由姥姥在家看管(父母外出打工为孩子看病)。在好心村民指引下,我丝毫不敢耽误,直奔孩子姥姥家,但敲门后却无人应答。询问左邻右舍,均不知孩子姥姥去哪儿了。


于是,一位好心村民陪着我东家走西家串,满屯子寻找孩子的姥姥。


村民一边走一边善意地对我说,一个耳障的孩子值得你满屯子找吗?我郑重地告诉他,我不想让一个孩子掉队,更不想让一个孩子落下。哪怕是残疾孩子,我也没有理由将之拒之门外。



好心村民猜测孩子姥姥可能在小卖部(因东北人冬季猫冬时大多到小卖部闲扯)。根据村民提供的位置,我来到了小卖部。当迈进小卖部的时候,发现满屋子村民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用扑克“斗地主”,屋内烟雾缭绕(村民抽烟)且嘈杂声不断。


我终于在一个角落的沙发上看到了孩子的姥姥。当我介绍完我的身份和来意后,姥姥一口回绝了我的好意,拒绝让外孙女入园,由其在家自行看护才放心。姥姥对幼儿入园抵触情绪强烈,导致交流陷入了僵局。我想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状况,但再次被无情拒绝。 


从村民口中得知孩子的母亲姓名和在一家药店打工的具体信息后,我终于找到孩子的母亲。通过与孩子母亲面对面交流后,我知道孩子姥姥之所以回绝我,是她从电视上多次看到幼儿园虐待幼儿的事件,在姥姥心中埋下了阴影。尤其是考虑到外孙女户籍在外地且是一个耳障孩子,她担心孩子受到老师和其他孩子的歧视,不能接受公平的学前教育。同时,姥姥看到外孙女每天都在长大却无法入园,甚是苦恼和无奈。


通过与孩子母亲近一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我向孩子家长做了郑重承诺,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公平的教育,我们将一视同仁。这才初步打消了家长的顾虑,抱着试试的态度勉强让孩子试园一周。


3月15日,幼儿园开园当天(因疫情原因推迟),我在幼儿园再次看到了孩子的姥姥和妈妈,也终于看到了躲在姥姥身后的小女孩。她紧紧地拽着姥姥的上衣,紧张害怕得要命。我内心真的很痛,暗下决心一定不要让孩子掉队。


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热情接待下,早该入园的孩子终于顺利入园了。当看到孩子母亲激动的表情和年岁已高的姥姥动容落泪,我感觉我做的一切都值得。哪怕付出太多的苦太多的累,我也愿意。


我主动对小女孩每月的保教费减免一半,为小女孩进行贫困资助。我们每次与家长微信沟通,都会斟酌很久,非常认真地对待,希望这种文字上的沟通能够让家长更加准确地了解小萱(化名),帮助到小萱。


3月27日(星期六),我利用休息时间又一次来到小萱的家中回访,把孩子入园10天的具体表现和成长进步向家长反馈,并进一步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我向孩子的母亲讲解,孩子康复的路程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随着孩子的进步和长大,我们要让孩子开始步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迹。进入健听环境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孩子妈妈这次才向我述说自己的苦衷。她说提前大半年就开始寻觅适合的幼儿园,在公立和私立两方面,她更偏向私立幼儿园。公立园对户籍在外地的家长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比较偏向私立。本着“选一位负责任老师”的要求,她开始寻园之路。但有爱心的老师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满怀着希望却又事与愿违,前期的寻园都以对方的婉拒失败了。


孩子妈妈介绍,当初选择我园的主要原因是接待的老师非常耐心,沟通起来比较顺利。我们也和老师详谈了孩子的耳障问题,毕竟接受一名耳障孩子也就多了一份责任。


入园后,小萱很快跟小朋友熟悉了,回家也愿意跟家长不停地说在幼儿园的事情。虽然小萱与小朋友之间在沟通交流上还有待加强,教师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更努力,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小萱妈妈表示,她不要求孩子有多大成就,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负担,只希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她也希望老师别把自己的孩子特殊化,只需在听的方面多关注一点。她希望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对弱听儿童多一些包容和接纳,帮助和鼓励,普通孩子该有的快乐,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拥有。


这次家访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可对于小萱来说,却是黑暗中一束温暖的光,这束光可以让她感到幸福、快乐,也让家长感到放心。


——写于3月27日深夜


作者系黑龙江省鹤岗市教育第四幼儿园园长



征稿启事



亲爱的农村幼儿园教师: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村学前教育被当地乡土文化滋养着,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你们,有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有独特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此次征稿旨在通过你们自己的讲述,发现你们的教育智慧,让其他幼教工作者看到你们的“好”,欣赏你们的“好”,激发更多人都来创造“好”。
这种讲述,是由你们自己发出的真实表达,它可以是一个教育故事、一段保教活动场景、一个创意小制作、一项小妙招等,它可以用一段文字、一组图片、一个小视频等来表达,也可以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就像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样,我们鼓励你们多种形式的表达。当然,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的,我们不追求花哨的形式,而是希望你们选择适合的形式,真正讲出自己在保教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以及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挣扎、坚持和智慧。
特别说明: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有报纸、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微信公众号四个发稿平台。来稿将酌情通过不同平台进行传播,请务必留下联系方式。
来稿请发:jybxqbj@163.com  请注明“我是农村幼师”征稿。




相关阅读:

我是农村幼师|20天跑遍30个屯去家访

我是农村幼师|痛着,快乐着,坚守着

农村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报道①|农村幼师短缺难题何解

农村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报道②|农村幼师待遇如何提高


责编|赵彩侠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指纹识别关注我们哟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