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园课程如何开展多层审议?

阮冬琴 钟娜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2023-06-27












审议背景


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得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改革决定及相应的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课程审议&共同视域&幼儿发展



幼儿园课程审议


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课程开发为目的,实际上是教师对课程价值的判断,让教师思考“教什么”“如何教”这两个问题。我园的班本课程、园本课程的构建会经过多层审议。如: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审议——审主题、审资源;课程实施的适宜性审议——审目标和审实施过程;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审效果的多层审议。从而实现了教师从单一的课程实践者向课程决策者身份的转变,幼儿园的课程也在审议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以大三班STEM项目课程“搭建舞台”为例,我们的多层审议这样构建与实施。



审议路径


1

审议前挖掘课程价值

2021年是我园30周年园庆,老师们抓住教育契机生成园级课程主题“幼儿园要过生日了”。我们通过集体研讨、思维开花、网络图构建等形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了在30周年园庆大主题之下的三个年级主题“北幼生日快乐”“幼儿园生日派对”“快乐北幼我和你”,并进行了一张图、一条路的制定,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同时将主题课程的教育价值渗透至户外活动、区角游戏之中。

此时大三班的老师结合年级主题课程及班级实际进行了表演区的创设。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虽然在区角中玩得很开心,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班级中的两位老师对表演区游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虽然区域创设很丰富,孩子们在游戏中活动也很自如,但区角的创建大多是由老师完成,孩子们缺乏自主性。在“儿童视角”的今天,我们是否能挖掘活动中潜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改变“浮在面上”的教育行为,沉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开始一场自主探索的深度学习呢?基于此思考,我们通过“三审”,开始了对STEM 项目课程“搭建舞台”审议之旅。

2

审议中聚焦课程实施问题


一审学什么


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审议

包含两块内容,即:审主题、审资源。



1.审主题

主题是课程开展的基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适宜的主题选择能为课程后期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支点。我们对课题主题的价值与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课程实施前班级教师将主题思路上报至教研组评估,由教研组组织教师对课程主题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们通过思维网络图对“舞台”主题进行思维开花,在教师层面寻找可挖掘的“点”。随后,对班级幼儿进行调查,通过对幼儿兴趣点及己有经验的梳理,发现幼儿的兴趣点集中在舞台主体、幕布、灯光与台阶上。



2.审资源

我们对课程资源丰富与可利用率进行审议。在审议中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逐一浮出,如:有参观的地点吗?有哪些专业人士可以来与幼儿们互动呢?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有可利用的材料来满足他们的表征需要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们衡量课程开展的可行性。我们发现幼儿园旁边有可供参观的社区资源——新余市歌舞剧院,幼儿步行即可到达;剧场工作人员能为幼儿提供专业的讲解与互动;幼儿园中设有小剧场,方便孩子反复观察,为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提供便利;园所内搭建材料丰富,可为幼儿的表征提供条件。随后,我们又通过实践指引表对课程开展可行性进行评估:

通过表格,教师对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思考和分析,并为课程开展提供价值参考。由此,我们确定了以“舞台”为主题的项目课程。


二审怎么学


课程实施的适宜性审议

此部分包含:审目标和审实施过程两方面。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对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及实施路径的层次性进行审议。


围绕项目课程主题“舞台”,教师们开始了基于核心经验、必备经历、重要资源的“一张图”制定,并预设实施路径形成“一条路”。实地参观获得直接经验是开展项目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与社区资源——市歌舞剧院进行场地、人员对接,同时幼儿结合自身兴趣分成三个小组,合作制定参观问题清单。

来到剧场的幼儿异常兴奋,舞台高高的灯光是怎么放上去的?幕布为什么可以自己开关?舞台上铺的这个叫什么?小脑袋中的大问题,推动着孩子去探索、去解决。


通过“看一看”“问一问”“画一画”等形式,幼儿对剧场的舞台主体、幕布、灯光有了更多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也为后续的“搭建舞台”项目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基础。回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进行分享,教师通过梳理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下一步的搭建计划。形式多样的舞台、造型各异让我们惊叹孩子们创造力,同时也感叹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活动持续进行,但问题却随之而来:孩子们搭建的主场地在户外,每次活动后,为了不影响其它班的活动,他们不得不将己经搭建好的舞台拆除;他们虽然搭建得越来越好,但对于其它领域经验的获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并没有很好的达成;由于分组太多,教师无法兼顾,那么对各组的观察与问题推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对课程实施进行了调整。


对课程实施进行调整:


调整一:课程目标

我们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点由“大”变“小”。将原先对舞台、灯光、幕布、台阶进行分组探索调整为对舞台主体部分搭建的探索。结合STEM核心要点进行分析,找到了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可能获得的经验,即科学——探索舞台的结构及材料的特性;技术——工具的使用及材料的选择;工程——搭建舞台主体结构;数学——空间方位、大小、测量、距离、比较、统计。

调整二:实施路径

我们将搭建舞台的主场地由户外移至室内走廊,依据地形幼儿绘制设计图,并通过投票选出下一步搭建方案。

实施搭建


第一次搭建:牢固的舞台

第一次搭建开始了,孩子们自主选择搭建材料,他们在大纸箱、长木板、小型积木、塑料椅子、奶粉罐几种初选材料中确定了此次搭建的材料为长木板。孩子们将自己认为适宜的木板搬运至走廊区角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相同长度的木板不够

教师预设—— 选择一块长加一块短的方式拼接。

幼儿想法—— 可以通过对比用多块板进行拼接,达到总长度相等的效果。

教师通过个人审议及班级两位教师的小组审议对此环节的实施方法进行如下调整:

幼儿先进行多块板拼接,对剩余的空隙用目测的方法选择适合的板进行填充。


通过自然测量法,如绳子、脚印等进行直接测量。


尝试用尺子进行测量,提升幼儿测量的水平。


问题二:站在上面特别容易绊倒

通过观察孩子发现长板厚度不一样,所以导致一高一低,很容易绊倒。于是孩子们将长板根据厚度进行分类,并一致认为都用厚的长板平铺,解决了容易绊倒的问题。

问题三:对齐的长板为什么前后左右移动


通过观察幼儿园的小剧场,孩子们发现了奥秘。原来木质的舞台地面每一层木板都是错开平铺的。


“错缝平铺”的科学原理在孩子的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


第二次搭建:加高的舞台

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用长板搭建的舞台虽然稳,但由于太矮,站在上面表演的演员没有表演体验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们开始寻找身边可利用的材料,通过初选,他们找到桌子、靠背椅和凳子并进行对比与验证,确定用来垫高舞台的材料——凳子。

问题一:需要多少张凳子呢?

教师先让幼儿将凳子摆放在区角,随后再将摆放后的样子画下来。但是到底有多少张凳子呢?

教师预设——孩子通过一个一个按顺序数确定数量。

幼儿表现——多个孩子自发地进行了倍数数,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教师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点数,并在数学区中投放了可供孩子倍数数的材料,以丰富孩子的数学经验。通过点数、摆放、对比、记录,孩子们确定了凳子的数量。新的问题又发生了:凳子会滑动。

问题:怎么固定凳子

孩子们自由选择固定材料,给合己有经验,孩子选择了大透明胶,并进行分组粘贴尝试,但透明胶太容易卷在一起,凳子没有粘平,有凸起,要想粘平是个技术活儿。在反复尝试、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终于总结了方法,将凳子平整地粘住,又将粘住的凳子靠在墙与柜子形成的直角处,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问题三:脚会陷在凳子的缝隙里(


教师预设——找材料将缝隙塞住。

幼儿想法——将前面错缝平铺的长板直接搭在凳子上就可以解决问题。


第三次搭建:更美观的舞台

孩子在成功解决了两次搭建问题的同时,小脑袋又冒出新的想法:粘贴的透明胶露出来不好看,而且舞台也有点滑……通过前期对歌舞剧院的参观,孩子一致决定要在现在的舞台上铺一块防滑又美观的布。幼儿用剪刀、尺子、胶枪等工具自主测量、平铺粘贴成功完成了此阶段的装饰任务。




在STEM项目课程“搭建舞台”的课程实施部分审议中,教师通过个人审议、小组审议对目标制定,实施路径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确保了课程的合理性与适宜性:



三审效果如何


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审议

在这个部分,我们对课程活动效果进行审议,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环节包含个人、小组、园级三层审议。

首先,教师结合学案表,通过个人审议,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反思,撰写反思笔记;

其次,小组教师对照课程评估表对课程效果进行审议;

最后,由园部组织人员对整个课程的开展目标、路径、方式等进行园级审议,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完善。



审议管理

(一)

建立资源库

审议完成后,由专人对修改后的文案、素材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建立资源库,为今后使用该课程的教师提供帮助与借鉴。


(二)

推广分享

为了促进教师对课程实施各要素的深度思考,提升对课程整体把控力,我们鼓励教师对课程开展情况进一步梳理,形成自己的课程故事,推出公众号文章。

(三)

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除了给予适宜帮助与鼓励外,我园还建立了课程开发奖励机制,对每学期评选出的优秀课程进行奖励。


审议体悟


随着课程审议地不断推进,教师对课程实施有了新的理解:教师不是课程制定的主导者,“儿童视角”为出发点才能更加适合儿童;教师不是课程审议的唯一个体,由个人、小组、团队构建的多层课程审议才能跳出个人视野形成课程开发共同体,获得长远而有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认真的眼神、专注的行为,不时迸发出来的“哇”时刻都是对老师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我园将继续深入课程审议,让审议成为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推手,让课程真正成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载体。



单位 | 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

作者 | 阮冬琴 钟娜

责编 | 田玉




好消息!本报栏目持续征稿中!

请您点击下方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