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生活化语言教育的大地上
“生活兮教育,生活兮教育,我们生命惟一之伴侣,为汝勤力,不分旦夕,为汝驰驱……”这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以下简称“东幼”)的创始人——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参与创作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歌》中的句子。在中国幼教史上,东幼居有重要地位。早在1924年,私立孔德学校所属幼稚园(东幼前身)正式成立。张雪门先生等一批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幼儿教育本土化,在这里开展了幼儿园课程“中国化”改良运动。走进如今的东幼,历史厚重,师风淳朴,园风活泼。
担任东幼园长之后,我和园所教职工对东幼传承了半个世纪的语言教育特色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也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与故宫毗邻的幼儿园,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应当承担什么使命?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初始情感?
在幼儿园“诗歌加油站”区域,孩子们在挑战诗歌“飞花令”游戏。郭家宁 摄
传承:生活化语言教育
东幼语言教育的核心就是“生活化”,强调在儿童完整、真实的生活中发展语言能力。与一度流行的“语言教育生活化”理念相比,更符合“全语言教育”“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东幼人充分认识到,语言教育的主体是儿童,从儿童的自我生活和儿童的经验出发,寻找语言教育的生长点,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并围绕儿童的经验建构新的语言经验,形成一个语言发展链。
为了更好地传承东幼多年的语言教育研究经验,我们团队开展了“历史视野下的语言教育实践研究”,采用口述史研究的方式,访谈了我园各个时期的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的故事和经验——老教师高秀兰在秋天带领幼儿上景山去玩,用捡来的各种树叶拼成图讲故事;老园长王继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幼儿快乐成长;教师董欣与幼儿一起眺望对面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比赛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容“绿”,绿绿的、碧绿的、绿油油的……
“生活化”是东幼传承许久的教育核心,我们挖掘老一辈优秀的语言教育传统做法,保留其中有借鉴价值的部分,并形成听说游戏案例集和教育策略体系,分享给青年教师。一代又一代的东幼人在践行生活化语言教育的道路上,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而是独立思考的。这正是东幼“生活化语言教育”的内在生命力所在:传承的精神力量。
延伸:进入互动的自然生活
我一直坚信,儿童的生活原本就是流畅和自然的,它就应该是语言教育的构成。所有与幼儿有接触的人,都是在进行语言教育;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进行语言学习活动。在整理前人经验编辑成书的过程中,我将“生活化语言教育”深入到“互动是语言发展的基础”的维度来考量,具体采用“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方式,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在由儿童生成和发起的活动中,发展“完整的语言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幼儿的真实生活,发现符合幼儿已有经验的、适合共同深入探究的主题项目后,通过辩论赛、交流会等方式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和丰富幼儿关于该主题的经验。
东幼对面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春夏秋冬、后方故宫的亭台楼阁、生活中的节日节气、疫情防控中的测核酸……这些日常都是我们开展“生活化主题活动”的话题来源,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艺活动就成为扩展互动、深化主题的良好方式。秋天,我们一起去挖红薯,带回丰硕的劳动果实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如何储藏红薯”的交流会,最后我们又决定办一场“红薯派对”。孩子们在筹划过程中讨论了很多需要准备的事情,每个人都列出了一份“派对之前需要准备什么”的清单。我们据此又经过多次讨论和交流,一场“红薯派对”最终得以成功举办。
孩子们从中获取了多方面的经验,尤其是语言领域,包括谈话、描述、辩论等经验,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必须学会什么的压力,各种性格类型和能力基础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探索:面向未来的儿童语言教育
一边出走,一边回归,这是东幼语言教育发展的永恒张力。做儿童语言教育,有趣又充满了哲学思考。面对“新时代、新儿童、新需求”,建设面向未来的语言教育,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就社会性而言,大量的一日生活环节具有基本的社会属性。一日生活环节中应用的语言具有倾听机会多、重复率较高、情境性强的特点,有助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我们充分关注盥洗、进餐、来园等生活环节中的语言教育,梳理了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可能蕴含的语言教育价值,形成了“一日生活各环节语言教育契机分析表”,用案例将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语言教育机会细致地梳理出来,倡导生活环节“微课程”,把握好语言教育机会。
就语言性而言,语言不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更是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表达方式。我们创办了“诗歌加油站”,引导孩子们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开办了“东幼广播电台”,在“实战”中学习生动表达;搭建了“戏剧舞台”,在人民艺术剧院、儿童艺术剧院演员们的帮助下,“磨炼”文学化语言功底。
就文化性而言,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语言、传承知识是文化现象,且在教师和幼儿实际交往过程中,实质上也正是用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影响儿童。在大班孩子幼小衔接准备中,我们从每个人的名字入手,了解名字背后的意义。“爸爸妈妈给我起名‘松’,是因为松树是百木之长,在岁寒三友中居首位,希望我能够像松树一样挺拔、正直成长”……还有红色戏剧、《西游记》读书会、老物件交流会等丰富的语言活动,孩子们在语言发展中领略了人类文明。
祖国语言博大精深,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体验日常的自然与社会生活中,感受着民族文化的诗意和魅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5日第2版。作者李丽华,系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园长。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 | 田玉
好消息!本报栏目持续征稿中!
请您点击下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