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治恶俗烂梗 守护美好童年

许游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2023-08-29

引言


近日,多家媒体呼吁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在笔者调研的十余所幼儿园中,已有不少幼儿将“老六”“绿茶”等恶俗网络流行语挂在嘴边,这种现象在乡村幼儿园尤甚,值得关注和警惕。较之中小学生等青少年群体,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遭受的伤害更加持久和隐蔽,其治理也更有难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家庭、园所、社会须围绕此目标共同努力,守护美好童年。



现象

恶俗网络流行语

危害幼儿精神世界


网络流行语是指产生于虚拟网络社区,反映社会热点,并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的词汇或语句,具有情境性、多变性、互动性和传染性。其中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有粗鲁、庸俗倾向的被称为恶俗网络流行语。恶俗网络流行语在概念上并非简单等同于脏话。脏话是不正确的语言冒犯,其内在含义是固定的,而恶俗网络流行语除冒犯之外,还带有情境再造和意义消解的属性,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损害更持久。


与青少年相比,幼儿精神发展有独特的节律性和阶段性,恶俗网络流行语的危害更加隐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破坏幼儿感性经验习得。幼儿接触到的恶俗网络流行语主要来自网络直播平台和短视频软件,多伴随着夸张的声光刺激。幼儿在模仿时也往往神情浮夸,这种剧烈的短时感官刺激会损害幼儿正常的感性经验习得过程,消解幼儿专注力。


二是诱发幼儿语言暴力,伤害同伴。恶俗网络流行语多带有诋毁、蔑视、嘲笑、讽刺等侮辱歧视性的特征,易诱发幼儿暴躁情绪,造成同伴的情绪伤痛和精神创伤等心理问题。


三是冲击幼儿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幼儿的精神成长是循序渐进的,需要真、善、美的滋养。而恶俗网络流行语恰恰相反,将成人“泛娱乐式”的狂欢和戏谑招引至纯真的童年,解构幼儿尚未完全形成的社会认知体系,阻碍幼儿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


成因

成人虚拟媒介

侵蚀幼儿现实生活


恶俗网络流行语是成人虚拟媒介侵蚀幼儿现实生活的表征。当下的幼儿自出生起便存在于网络空间之中,是数字化时代的“土著居民”,但网络话语权被成人所掌控,狂欢式的恶俗网络流行语不可避免地通过成人传递给幼儿,遮蔽了幼儿率真的现实生活。


一方面,幼儿的父母是青年一代,闲暇时光常在数字屏幕前度过。他们是网络亚文化圈的重要组织者和构成者,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会不加辨识地模仿成人,将网络媒介作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在缺位的监管和耳濡目染之中,幼儿过早地沉迷于虚拟图景的短时感官刺激,接触成人社会的纷繁与喧嚣。另一方面,幼儿对成人虚拟媒介的事实性认知不足,对虚拟与真实的边界区分不清。幼儿难以清晰判断什么是身边的现实生活,什么是虚拟媒介中的浮夸戏谑,极易模糊自我角色,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习得恶俗网络流行语,并在现实生活中肆意使用。


治理

家园社合力

建构保护盾


必须承认,恶俗网络流行语已经浸染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防治恶俗网络流行语肆扰幼儿园的纯真环境,不能只依赖家庭抑或是园所其中一方,更需要营造出全社会风清气正的氛围,合力建构起保护盾。我们一方面要能识别恶俗网络流行语,充分认识其对幼儿的危害,在全社会建立起网络信息分级机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做法,支持幼儿以稚朴的现实生活抵制虚拟媒介的侵蚀。


一是冷静关注,不公开强调。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儿童可能生活的善意干预,必须理解时代,理解儿童。家长和教师需要先行确认幼儿对恶俗网络流行语是理解性习得还是非理解性习得,判断幼儿是否真的理解恶俗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如果是非理解性习得,则无需紧张,单独向幼儿进行解释,说明不可以使用的原因。如果是理解性习得,成人在向幼儿解释之后,应当反思自身言行举止及外在负面因素,做好榜样。在园所内,教师发现幼儿使用恶俗网络流行语后,也应单独教育,不进行相关的集体谈话活动,切断恶俗网络流行语在幼儿之间的互相传播,避免扩散。


二是建立“把关人”机制,过滤不良信息。恶俗网络流行语是不雅、庸俗的社会心态在成人虚拟媒介中的投射,难以在短时间内拔本塞源。因此需要联动家长、教师、园所,建立起“把关人”机制。家长需要以身作则,不去使用恶俗网络流行语,有意识地控制幼儿接触成人虚拟媒介的时间和频次,预先审核幼儿观看的内容,及时甄别出不良信息。教师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监测并过滤掉幼儿身边潜在的恶俗网络流行语。针对幼儿由祖辈教养的情况,园所要积极提供网络媒介“白名单”,帮助祖辈筛选信息。


三是回归现实,陪伴幼儿发现生活的美。将幼儿从恶俗网络流行语中解救的根本之策,是用丰富且美好的现实生活置换虚拟世界。成人从网络中走出,陪伴幼儿回归现实生活。共同探究身边的物理世界、体验身边的日常事件、感悟面对面的情感关系,支持儿童细致入微地观察世界、发现自我、理解社会规则。父母可以带领幼儿去拜访邻居,去邻近小店购物,去公交站台等待公交,与乘客交谈;园所可以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保障幼儿自主散步、单独交流的机会;社区可以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聚集场所,支持亲子活动……


如此长期坚持,幼儿方得以按照自然的节律成长,学会辨别虚拟与真实,在真、善、美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享受美好童年。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19日第1版。作者许游,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图片 | 创客贴
责编 | 田   玉




好消息!本报栏目持续征稿中!

请您点击下方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