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候与天府:明清小冰期与成都平原农业之变

关注气候变化的 清流智谷
2024-09-05



气候与天府


明清小冰期与成都平原农业之变


Farmer VS Climate Change


众所周知,人类是气候变化的“孩子”。

 

回望地球历史,诸多证据表明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全球气候变化转折期;回顾人类文明,我们必须承认气候-生态-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机制;回视中国历史,冷暖交替的自然环境演变,会对这个东亚最庞大最悠久国度造成何种影响?我们将以“气候与XX”为题,选取典型时间和案例,不定期做出人类与自然互动的简单梳理。

 

本期,我们将以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一次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时期,以中国农业社会典范之地——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及为例,看看明清时期的西南农人如何适应自然之变。


成都平原的林盘聚落 摄影/孙吉



-ONE-

什么是“小冰期”?

小冰期中欧温度对比图

(图源:网络)


我们正在热议并感知着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及其背后的变暖隐喻,但纵深的认知提醒人类,这些现象的直接背景,竟来自于一个持续数百年的气候变冷时期。


“小冰期”(英文名:Little Ice Age),1939年由 Matthes 首先提出,被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 经过数十年的争论,小冰期的概念早已为广大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所接受,广泛地用于描述中世纪暖期和20世纪暖期之间,大约持续600年的寒冷时代,包括其间明显存在的次级冷暖波动。

小冰期时期伦敦的“冰上集市”

(图源:Museum of London)


这个距现代最近的全球性寒冷气候期,始于 13 世纪,止于 19 世纪,在16 世纪中期和 19 世纪中期之间达到其最冷的顶点,其间穿插着冷暖、干湿的不断交替,曾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TWO-

“小冰期”的欧亚大陆

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冰岛地图

(图源:网络)


“小冰期”的凛冬肆虐全球。


在亚欧大陆的西端,寒冷迫使鱼群改变迁移的路径,北方繁荣的渔业逐渐衰亡,海冰和风暴隔断了冰岛与挪威、格陵兰之间的联系,阿尔卑斯山冰川扩张,冰舌延伸到海拔2000米的草地,欧洲大陆的葡萄园种植界线南退500km,战争、饥荒和流行病使日尔曼人口从 1600 万减少到900万……


在大陆东端,古代中国进入寒冷冰期,恰逢东方封建制度的鼎盛亦是最后的余晖——明清王朝时期,因此,也被称为" 明清小冰期"。剧烈的气候波动,致使旱涝、蝗灾、冰雹、瘟疫等自然灾害频发,危及帝王立国基业——农牧业生产,不时引发大范围的饥馑和严重社会震荡,并最终造成古老帝国的人口迁移、政权变更和疆域盈缩。


欧洲小冰期的经典油画《外出狩猎》

作者:勃鲁盖尔,约公元1565年


看过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大明王朝1566》的人皆知,整部电视剧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篇幅,直接涉及到气象灾害引发的连锁治理问题。


竺可桢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史料记载和物候观察,划分出的“明清了小冰期”冷暖变化。


冷期:

第一次:1470~1520年(明成化六年至正德十五年)

第二次:1620~1720年(明昌泰元年至清康熙五十九年)

第三次:1840~189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


暖期:

第一次:1560~166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至万历二十八年)

第二次:1720~183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至道光十年)

第三次:1916年~1945年


我们截取小冰期盛期的1628~1724年,会发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灾害记录显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著的气象灾害群发期,气候环境恶劣,旱灾、水灾接连不断,8级以上地震时有发生,飓风、海啸增多……


(明)崇祯皇帝画像

(图源:网络)


据资料记载,1650~1660年代,以黄、淮、海、长江为代表的四大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明万历四十八年( 1620 年) 的山东: "十月,大雨冰,地厚尺许,树枝皆折,鸟兽多饿死"。明崇祯帝(1628~1644 年) 期间,气候干旱程度达历史之最,连续十年( 1632~1641年) 的大旱,让京畿之地的河北省"赤地千里" 。


随之而来的,是数百万人的死亡与流离失所。1633年的山西、陕西西安、米脂等地,由于干旱饥荒,出现食人现象;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明史·五行志》记载随后爆发的鼠疫:“明崇祯七年八年,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气候变化驱使满清入关

(图源:网络)


持续干旱和洪涝灾害,导致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产出的急剧变化,动摇了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而明王朝的腐败统治则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后果,随着农民起义四起,东北的女真部落因气候变化而南下。


明王朝最终覆灭。


-THREE-

小冰期的”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地形图

(图源:网络)


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的众多学者利用史料、树木年轮、湖泊沉积物、孢粉、冰岩芯等信息指标,进一步分析研究小冰期的年代、内部波动和气候环境特点,并根据小冰期气候波动的特点和异同,建立了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序列,最终将全国分为华东、华北、西北、青藏,东北、新疆、闽台和华南、华中、西南十个大区。


他们发现,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信号的响应比东部低海拔地区敏感,小冰期降温具有西部向东部传播的趋势,这与我们今天认为的青藏高原在气候变化中首当其冲的特质相一致。

明清小冰期温度曲线图

(图源:网络)


学者研究表明,在“明清小冰期”,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然而西南季风气候区确是一个“例外”, 从17 世纪到19世纪的冷冬频率曲线表明,川滇黔三省的冷期不明显,即使是19世纪中后期的最强冷期相较其他地区也明显为弱。


换句话说,得益于青藏高原及盆周诸多山系的阻隔,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在小冰期的降温现象相较同纬度地区并不显著。


有研究者统计,在明清小冰期,成都平原地区共有11次有关“降雪”或者“冰冻”灾害的记载,其中降雪规模最大的两次分别发生在明天启三年(1623年)和嘉庆十四年(1809年),积雪厚度均超过1尺,如康熙《四川总志》载:“熹宗天启三年夏五月,四川天降大雪,积深尺许,树枝禾茎尽折。”

谈迁的《北游录》,还原了明末清初江南的寒冷

(图源:网络)


然而相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汉水、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江河湖泊的封冻记录(1653年~1654年、1660年、1665年、1670年、1683年、1690年~1691年、1700年),明清时期的成都,从未出现过关于江河结冰现象的记载,相对温暖的气候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加持,使成都平原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远低于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三十七年(1772年)间,还获得了连续7年的大丰收。


如果没有明末清初的战乱人祸,绝对堪称纾困的“天佑福地”,避灾的“天府之国”。

明末清初的四川战乱

(图源:网络)


-FOUR-

“小冰期”的成都农业之变

富饶的成都平原

(图源:网络)


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气候变迁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肆虐全国的“明清小冰期”,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旱,作为中国古代最典型亦是最为成功的传统农业区之一,成都平原的人们是如何面临生存挑战,寻求应对之道。


嘉靖二十年(1541) 编纂而成的《四川总志》曾记载成都平原的农作物共有23种,其中粮食作物香稻1种,豆类为蚕豆,经济作物则囊括了麻、荔枝、刺竹和椒等喜温喜湿作物。到了天启年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随着气候改变发生了重大调整,《新修成都府志》出现了耐寒、耐旱谷类的记载:“五谷。稻:粳、糯二种,有早稻六月熟,有香秔晚稻二种。余名颇多,惟白米粘一种,耐旱、耐久。”与此同时,原有的喜温暖湿润气候的荔枝、刺竹等已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耐寒、耐旱的茄、葱、姜等蔬菜和桃、松、斑竹等果木。

塑造并护佑“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摄影:孙吉)


到了清朝时期,随着小冰期气温的冷暖波动,麦类作物在绵竹、成都、什邡以及眉州等地区被更广泛种植,道光《德阳县新志》记载:“(麦)自播种到成熟,不逾百日,农家冬秋时多于稻田中种之,皆可为面。”包括曾经”故只稻,无他谷。“(嘉庆《郫县志》),处处皆水田的郫邑,也是”农家必分少许田以种之(麦)者,以其为春季粮也。“


除了抗寒耐旱作物,随着四面八方而来的移民和海外作物的引入,成都平原的农人们,以愈发多样化的种植来抗衡无偿多变的气候。据不完全统计,到了清朝中叶,成都平原种植的豆类就有青豆、黄豆、红豆、白豆、黑豆、绿豆、豌豆、白蚕豆、麻蚕豆和胡豆等十几种,还大量种植了韭菜、辣椒等蔬菜调味作物,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玉米、红薯等高产充饥作物亦纷纷扎根于天府之国的土地。

清代食用辣椒扩散图

(图源:网络)


在清代,彭县(今彭州市)、新繁(今新都区新繁镇)两地已经成为成都平原的蔬菜基地(史载:(彭县)“西山玉村坝,有野广数千亩,旧皆菜园”、(新繁)“韭菜等所产甲于川省,查约百余万斤”),郫县则是油菜主要种植区域(据《郫县志》:“油菜,其子榨油,燃灯甚明,郫邑种此者为多”)……与此同时,平原内部不同区域农产品之间的商品性流动和交易日益活跃,促进了各地场镇、渡口、贸易的兴盛,比如新繁的韭菜产量“除本县自食约二三万斤外,均销行成都、新都、 郫县、崇宁(今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彭县(今彭州市)、温江、汉州(今广汉市)、什邡、绵竹俱陆运,赵家渡、龙桥河货船附载。”(据《新繁县志》)


这些作物品种和结构与现代社会几无二致。

汇聚各地饮食基因的郫县豆瓣

(图源:网络)


在”明清小冰期“的气候挑战之下,成都平原的农人们开放包容,主动灵活调整着农作物结构,喜温喜湿与耐寒耐旱作物并存,蔬菜水果与经济林木共生,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持续润泽,数千年来不断演化发展的农业技术,为最终形成的林盘人居及其农耕生态系统,积累着应对多重挑战的本土经验与智慧。

(未完待续)


文/白云苍狗

注:部分网络图片仅为传播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苏民:《我国小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

2、李远平:《中国小冰期区域气候演化研究》

3、黄连云:《明清小冰期成都平原农作物结构变动分析》

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5、孙佳山:《明清小冰期:重审<大明王朝1566>中的自我奋斗与历史进程的未来意义》

6、李忠明:《论明清易代与气候变化之关系》

7、四川大学第一次科学讨论会议报告资料:《成都平原多熟制调查报告》(1956年)

8、郭慧:《成都平原传统农耕文化调研报告》(清流智库·2022年)




清流智库


“汇聚专家智慧,链接公众决策”


2020年开始筹备,广泛汇集来自政府部门、研究院校、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行业,包括水利、地理、地质、环境、经济、历史、艺术等跨领域跨组织跨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媒体大V和社会人士,旨在建立一个汇集智力资源、提供顾问指导、倡导议题参政、影响公共决策的共享、开放的影响力平台,并策划出版系列智库文集、影像、研究报告。


清流智库·气候变化之本土应对系列

首发 | “林盘与低碳”公众研究报告·上

首发 | “林盘与低碳”公众研究报告·下

葡萄牙生态村恢复水循环应对气候变化

南非小农如何利用本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

暴雨、高温、干旱:看川西林盘如何对极端天气“一键三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流智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