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4篇高分论文参加答辩,却遭评委批评:你写的太多!
一位知名学者讲了个他不久前参加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故事。答辩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了4篇高影响因子(俗称“分数”)论文,被一位已“位列仙班”的“大牛”评委猛批“写得太多了”。“大牛”谆谆教导博士生要做最重要的工作,读博期间发表一篇论文就足够了,甚至不发论文也没关系,如果觉得不发论文得不到认可,他可以出面请行内顶级专家作鉴定。答辩会后,除“大牛”外,与会人员纷纷议论:神仙不知人间苦。
听了故事,笔者不由想起鲁迅先生所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
现今,论文及其刊物的分区或分数似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之势。那么,谁最在意或者说谁最不在意论文和分数?他们为什么在意或不在意?搞清楚这些问题,在当下无疑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学术圈里的人心知肚明。不足的是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
最近,澳大利亚迪肯大学Julie Rowlands和丹麦奥胡斯大学Susan Wright在《高等教育研究》(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杂志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寻找分数:研究评价对研究实践的影响”(Hunting for points:the effects of research assessment on research practice)。作者调查了丹麦一所研究型大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学者对丹麦政府前几年推出的文献计量研究指标(Bibliometric Research Indicator,BFI)的态度。BFI将某数据库的期刊分为“普通”(BFI1)和“高级”(BFI2)两级,并据此给每篇论文赋予相应分数。
这项研究和之前几项相关研究表明:第一,人文学科学者比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更在意论文的分数;第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早期职业学者(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比资深同事更在意分数;第三,综合前两点,人文学科早期职业学者最在意分数,自然科学资深学者最不在意分数;第四,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完全不在意分数,尽管有人口头上说一点都不在意。
对第一点的解释是,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比人文学者获得了更多外部研究资金,人文学科更依赖于政府对大学的拨款,而拨款跟分数是挂钩的;此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主要以英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人文科学不仅以英语发表,而且以本土语言发表,因此两者获得评价的范围和层级迥然不同。
第二点不用解释,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就一清二楚。作者指出,早期职业学者把不断变化的学术评价作为地图导航,努力打造自己的学术生涯;博士生希望他们的导师明确地教给他们关于BFI的知识和导航策略。一位自然科学博士后说他不得不考虑投哪本杂志,“如果我们想继续在学术领域工作,那么要么是分数要么是分区……这是一张进入系统的入场券”。
有意思的是,就业或晋升的前景似乎并不是学者对分数的唯一考量因素。对于一些已经拥有高水平论文资本的早期职业学者(或许还有更安全的长期职业前景),“寻找分数”似乎代表了一个值得玩的游戏。一位人文学科博士生说:“如果有同事问我要不要写篇论文……是的,(以某种方式)写作你可以获得分数。我觉得这有点刺激。”
由此,殷殷期望“后浪”致力于做最重要工作的“前浪”,在谆谆教导“后浪”不要在意论文和分数的同时,别忘了更要奔走疾呼改善评价考核的机制和文化。
往期推荐
2023-03-28
2023-03-27
2023-03-21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