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甫圣与《中国书法史观》: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意外惊喜”

请关注→ 野买书 2022-12-26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贝聿铭全集

致敬贝聿铭回顾一代建筑设计大师的建筑生涯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细木图赞 : 

江南明清木作文房丨“玩好之物,以古为贵”


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


中国美术研究丛书

《中国书法史观》

卢甫圣 著


本书是卢甫圣先生最新的书法史著作。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特价值

一,从语意到语境
艺术的发展自有其规律,而这种表现为规律的进程却是具体的人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完成的。通常的书法史会告诉你什么是“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由篆书至草书,是否就是那样条理明晰的依序发展而来的?为什么作者会把它们具体区分为三种基本字体和三种书写方式?

二,从视野到视角
我们总是概略性地把南北朝书法归纳为“南帖北碑”,那在这种概略性的面貌下,为何西南一隅会出现极具北碑色彩的“二爨碑”?郭沫若用王丹虎墓志的浓厚隶意否认同时代的《兰亭序》高度成熟的楷化,那北方书坛与南方书坛是如何分别走向楷书的?

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王羲之以降的以二王书法为核心、以历代名家为谱系的千载书统固然是美美与共的,那为何以傅山为代表的“宁拙勿巧”“宁丑勿媚”也具有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与书法史意义?这种清代盛行的崇碑趣味又是汲取了哪些散见在书法长河中的“原始性”片段?

卢甫圣先生梳理了书法史上的“历史文本”与“非历史文本”,雄辩地指出“以面对过去的方式把传统转化为当前的生活状态,是书法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根本的存在依据……是美与用、专与泛、古与今的有机整合,更是历史文本与非历史文本的有机整合。”当我们将书法视为一种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时,卢甫圣先生以带有哲学色彩的抽绎阐述了书法的“独一无二”,完成了从形态层面到思想层面的胜利会师。



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

精选配图三百余张

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然性,精英性与大众性,

既有让人耳熟能详的人与书,

也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意外惊喜”,

文图相匹,当能让读者获得截然不同的书法精神之旅。





卢甫圣,艺术家,美术史家,出版人,文化学者。浙江东阳人,现居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朵云轩总经理,《书法》《朵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刊物主编。他擅书画、工诗词、兼治美术理论,著有《天人论》《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通鉴》《中国画的世纪之门》《中国文人画史》《海派绘画史》等著作。


正文

八大线索勾勒书法篆刻史的历史轨迹



高清图版

兼顾代表性与偶然性 精英性与大众性



注释

用多于正文3倍的篇幅做文化语境的解读

对若干重要历史节点追加稍趋深入的阐述



自序卢甫圣


二十六年前,我为《中国历代艺术书法篆刻编》写过一篇序文,以最概括的线索,勾勒了书法篆刻发展史历史轨迹。由于该书为彩印画册丛集,体大而价昂,故颇有抽取序文单独出版的呼声。此事延宕至今终于成遂。在审订文字之余,选辑适当的配图,并且扩充注释体量,对若干重要历史节点追加稍趋深入的阐述。后者或许有助于弥补序文过于简约疏阔的缺点。



对于本然的历史来说,再精准详尽的概括或寻绎,均不过是人为的剪影。本书的存在意义,主要为提示视角而非提供视野,因此像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方能一超直入。这种应合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写史方法,实际上基于一个今人看古人,亦即以当代眼光回顾过往历史的潜在立场,而这种立场本身,又是进入网络主题词检索时代仍需继续写史和读史的出发点。换句话说,构成一门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史学,必须通由史观激活史料,使整合语境的观照成为可能。唯其如此,序文变身专著,不妨坦然释然,几经斟酌的书名,也便谓之《中国书法史观》。



👇微店购书链接👇



内容节选


【第六章 注释7】中国的文字教育和书写训练具有悠久历史,而且往往作为安邦治国的长期政策来推行。周、秦、汉、晋正值文字变迁和书体演化阶段,这项国策执行得比较全面而充分,唐代以后字形书体趋于稳定,文字学的权重逐渐让位于书法。与元政权的宽松放逸不同,明王朝特别重视书法素养,国子监、儒学、社学等各级学校,对书法教育都有明文规定。如《洪武重申学规教条》,要求诸生“每日习仿书一幅,二百余字,以羲、献、智永、欧、虞、颜、柳等帖为法,各专一家,必务端楷。”民间普遍沿用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比官学的习书安排更多:“四日内以一日专写字,从影写开始,以后全日自一千五百字增至三四千字,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明廷还设立过历史上少见的中央书法教育机构,选进士中优秀者为庶吉士,入翰林院修文习书,擢社会上能书者为翰林院习书秀才,给廪禄以进能备用,甚至还像现代大学少年班一样,举荐书法神童入翰林院深造。书法教育成效首先见验于科举考试,文徵明、董其昌均因早年书法欠佳,排名受到影响,要晋身一甲、二甲进士,更非“词翰双美”不可。现存青州博物馆的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殿试真迹(图 108),书体步趋钟、王,洋洋数千言一气呵成,不难窥见其深厚功力。明初承西晋以来的中书舍人制,永乐朝设内阁后,中书舍人入直以书写办事,其为帝王宠幸的书法样式,楷书为主,衍至行草,不仅影响到朝廷各部门,而且渐及省、府、州、县,成为遍布朝野风靡百年的流行书体。这种官倡书法,近人常与清代乌、方、光的馆阁体相提并论,并套用当时流行诗文中的台阁体以名之。实际上,明代早就赋予了“中书体”的习称,孙能传、方折子、赵崡等人的相关记载颇多,其师法晋唐而强调“丰腴温润”“雍容矩度”的书风特色,以及溯源于宋璲、沈度(图 109)而沿流任道逊、姜立纲(图 110)之类的迤逦轨迹,亦不难寻绎和体会。应该说,从书法教育到中书体流行,作为明代书法社会控制系统的泛滥现象,一方面接续了元代书统新阐释的势能,以法意相参、文质双彬的努力,使层积已久的形式意蕴获得了再一次重构,另一方面又消蚀着书法新阐释的价值内涵,在干禄功利驱使下表现为对时尚样式的因循,从而滑入与其期望相左的方向。这难免成为明代善书者众而大家鲜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108 明 赵秉忠 殿试卷(局部)



图109 明 沈度 千字文册(局部)


图110 明 姜立纲 咏易诗


自序

第一章 书契

第二章 隶变

第三章 碑帖

第四章 极则

第五章 意趣

第六章 延异

第七章 源流

第八章 篆刻



中国美术研究丛书

《中国书法史观》

卢甫圣 著

定价:138.00元


相关推荐


海派绘画史
卢甫圣 著


卢甫圣先生的《海派绘画史》是迄今全面梳理海派各种绘画形式及其勾连共生消长规律的高屋建瓴之作。全书分八章,近200幅图片。时间上起清末民国下至21世纪的当下,涉及传统绘画、西画、版画、连环画、漫画、月份牌画、年画、动漫、电影、装置艺术乃至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此专著跳脱单纯的绘画史称述,立足社会史和人文史,以独特的角度和立场第一次对海派绘画做了最完整的梳理和论述,同时补充、完善、厘清了多条线索和人物事件史料,为研究中国美术变迁提供了其物质文化史、视觉形态史和思想观念史的多种演进信息,为美术史论专业人员提供了既宏观又深入,既复杂又有序的最新学术资源。




美术序跋集

卢甫圣 著


《美术序跋集》系“中国美术研究丛书”之一种,为卢甫圣先生近四十年撰述的各类美术类序跋的精选结集,涵盖了古体诗词题跋、美术史专题研究、断代史研究、个案艺术批评与艺术现象述评等多种内容,跨越了绘画史、书法史、艺术文献、当代艺术、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形式多元,涵盖面很广,既体现出作者治学思路的一贯性,也揭示了不同时期美术史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野买书推荐好读物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