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绘画艺术研究

野买书 2022-12-26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式古堂书画汇考

一部集历代著录大成之巨著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上海图书馆珍稀文献:颜氏家藏尺牍》

收录284位清代各界名流790通手札


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绘画艺术研究


左图:于非闇   右图:左陈之佛 右傅抱石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绘画艺术研究 序
文:王明明  北京画院院长

真正意义的工笔花鸟画在东晋时期便已出现,经历隋唐、五代,到两宋时达到顶峰,至元、明、清又分别赋予其新的内涵表达。工笔花鸟画表现手法工整细致,先勾后染,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性。在精神内涵上,其以形传神,崇尚意境和情趣,与写意画一样也强调画家主观精神的存在。因此,工笔花鸟画其实是“笔工而意写”,是一种意象的工细表达,同样以追求“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为目标,倡导“物我合一”的自然观。

于非闇 梅雀图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当代,可谓百花齐放,群芳竞艳。很多画家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工笔花鸟画传统范式进行改造,引进西方、东洋的观念与方法,强调作品的现代性,出现了很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随着先进照相机及网络资源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画家写实及造境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这样发展工笔花鸟画是否会偏离中国画的大脉络?在繁荣发展的同时,是否保留住了中国画传统最核心的元素与精神?

于非闇 浴鸽图

我们需要借鉴与启迪。

回望20世纪的中国画坛,会发现有两座工笔花鸟画的“高峰”矗立于南北,一位是于非闇,另一位是陈之佛。于是就有了北京画院与南京博物院的此次合作,我们精选两位艺术巨擘的70余幅精品在这里呈献,并出版相关的研究画册,以期能对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产生积极作用。

于非闇 临赵佶白山茶

于非闇出生、成长在北京,初事教育工作,兼为数家报刊撰稿,业余画中国画。早期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中年开始专攻工笔花鸟画。他从明末陈洪绶入手,上溯五代、两宋,对传统技法进行深入研究,于宋徽宗一路用功甚勤,继承了其刚劲、硬朗而不失灵气的院体风格。在此基础上,并以其栽花养鸟知识启示写生,十分注重体察物理、物情、物态,还从丝绣和民间绘画汲取营养,依托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自我心性,逐步形成了于派工笔花鸟画的样式和语言,作品清朗华美、雍容大气,京味十足而又尽显时代风貌。

陈之佛 梅花宿鸟

作为20世纪上半叶“精研古法”画家的代表人物,于非闇以“借古开今”、“人古出新”的实践,令双钩工笔花鸟画传统在20世纪重现生机。

陈之佛 桃花春禽

陈之佛生于浙江余姚,青年时赴日本留学习图案,归国后先后在上海、广州、南京从事图案创作、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38岁后,逐渐把主要精力转到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上。陈之佛也有着坚定的传统立场,他以学者修养介入工笔花鸟画创作,以传统为主干,下大力气研习宋元以来中国工笔花鸟画经典,把视野放宽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绘画、工艺图案等领域,有选择地吸收,终形成疏淡灵性、饶有情趣而又隽逸典雅、颇具现代意味的艺术风貌。

陈之佛 初夏之晨

陈之佛将传统工笔花鸟画导入了现代,由于他的关键作用,使后来工笔花鸟画在吸收其他艺术营养及画面图式现代化等方面,不断启发和发现新的思维。

陈之佛 寒月孤雁

从于非闇、陈之佛身上,我们还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启发。绘画以外的工作不但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最终成功,反而增加了综合修养,进而滋养了自己的艺术,这说明他们具备了将其他资源转换为创作资源的能力、才情与天赋。还可以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成长、教育环境及文化理念铸成了于非闇、陈之佛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中国画宝库中有如此多不同境界、不同画风、不同语言、不同形式而各具魅力的经典作品存在,正是这个规律在发生作用。于非闇、陈之佛从小都受到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的种子很早就埋在骨子里了,学之所至、目之所及,有益的营养皆被他们摄取、消化、吸收,进而转化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我们没有从他们的作品当中看到陈腐与落后或者所谓构建与另立,他们都是在中国画大脉上的传承与发展,意象、意境这些中国画的根本元素在他们的工笔画作品中得以保存。他们的成功,说明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及包容性。

陈之佛 飞鸟迎春

于非闇、陈之佛的艺术实践,很好地回答了关于工笔花鸟画传统传承、开拓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填补了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空白,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工笔花鸟画长期衰败的局面,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亦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极大丰富了中国画的宝库。文化传承类似于火炬接力,在每一个发展的节点上都应该有人接应并往下传送,否则“火炬”就会熄灭,变成“遗产”。于非闇、陈之佛于中国工笔花鸟画来说,无疑是近现代的两个重要“传递手”,他们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传递”重任,还为“火炬”增添了新的“燃料”。

梅雀迎春 陈之佛

虽然于非闇、陈之佛在画坛有“南陈北于”之誉,但两位先生相互间生前并没有交流,今天能有机缘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携手同台”,当属画界盛事。南京博物院在展览策划、资料提供、研究画集编辑等面做了大量工作,这里特别对南京博物院及龚良院长表示感谢!希望通过这次有益的尝试,进一步加强院际间交流,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将我们优秀的传统经典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
——癸巳夏月于潜心斋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绘画艺术研究
编:北京画院
出版:广西美术出版社
书号:9787549408887
装帧:平装小8开282页
定价:268元

目 录

序 / 王明明 006
双星而空 / 李松 012
20世纪中国画坛的"南陈北于" / 乐祥海 022
于非闇部分
于非閥作品 回顾 自述 037
想起了于非闇大师 / 胡絜青 052
于非闔传略 / 俞致贞 072
我的工笔画创作之路 / 于非闇 090
于非闔艺术研究 123
语言丰富精益求精 / 刘曦林 124
于非闔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 王建 130 
陈之佛部分
陈之佛作品 回顾 自述 143
我的父亲陈之佛 / 陈嗣雪 164
创作随想 /陈之佛 194
陈之佛艺术研究 225
陈之佛的艺术成就 / 庄天明 赵启斌 226
陈之佛绘画语言初探 / 庞鸥 233
年表 253
于非閣、陈之佛年谱合编 255
延伸阅读 269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与演变 270

实拍书影


相关推荐

于非闇(1889-1959)是20世纪“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与陈之佛并称为“南陈北于”,对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复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改变了中国工笔花鸟画长期衰微的局面。其工谨明丽、重色浓妆的工笔画风,继宋画之周密不苟,扬现代之审美时尚,对现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沿续其风格的画家甚众,称为“于派”。在晚年病重之时,于非闇陆续完成了两部书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承下来,这就是《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注:本店有于非闇著《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有两个版本,分别为广西美术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出版社所出,内容完全一致,配图略有不同,广西版开本为大16开比四川美术小16开要略大,字体也略大。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于非闇 著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首先从整体上论述了学习花鸟画的意义、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院体花鸟画的缘起、花鸟画技法的衍变。进而具体到自己的学画体会:“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除了经典名作,特别提到了宋人的丝绣),“我从临摹中学到的花鸟画”,“帮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艺理论”,“帮助我用笔的书法”。于非闇自幼喜欢养花、鸟、虫、鱼,也粗浅地学习过园艺学、鸟类学等知识,对鸟类的组织与解剖、习性与特性都较熟悉,而且他幼年学画的老师王润暄也教导他不要死学画稿,要学生物。因此,在第三章中,他特别对自己养花养鸟的体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自己的写生方法、创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为难得的是,他现身说法,将自己学习花鸟画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教训“和盘托出”,对于学画者无疑是难得的“金玉良言”。于非闇的作品色彩妍丽,经久不退,这与他对于工具材料的精研与讲究分不开。在第四章中,他特意介绍了自己使用过的纸和绢、笔和墨、颜色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

于非闇 梅竹双鸠

本书虽然没有现在一般技法书惯常使用的具体作画步骤的图解,但通过作者如抽丝剥茧般细致的文字分析,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展示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精髓,对于习画者和研究者都具有启示意义。

于非闇 迎春

本书后还附录有于非闇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众所周知,中国画的颜色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效果。千百年来,历代画家在制作和运用颜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由于文人画和水墨写意画的兴起,古籍对于传统色彩仅有零星片断的记载,更不要说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于非闇 直上云霄

近代以来,随着一些西方颜料的传入和工业化的制作,一些传统的材料渐渐散佚、失传。现代的画家作画,墨、色多用现成制品,对工具材料不甚考虑,有粗制滥造之嫌。于非闇二十三四岁时业余从一位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首先便学习制颜料,养花、斗蟋蟀。在此后研究工笔花鸟画的数十年中,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训,于绘画材质精益求精,对于中国画颜色的研漂使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于非闇 桃花翠鸟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正是他多年经验的系统总结,可谓旷古空前的专著。书中对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发展状况,中国墨的特色,古代和现代画家着色及研漂使用颜色的方法,包括如何用矾、用胶甚至如何使色牢不退都有详考备述。别有意味的是他同时注意到民间画工的审美观和使用颜色经验,并通过这种学习融入了民间绘画和刺绣的审美特色,其画风为大众所喜并非出自偶然。

于非闇 腊梅山禽

于非闇的《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曾分别在1957年、195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但限于当时的印制条件,缺少必需的配图。2007年,北京画院曾编《于非闇》画册,附录了两篇书稿,也仅配有少量插图,加之该画册定价较高,不利于普及,一般读者无法窥见前人著作。故此次特推出简装的专集,并随文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特别是于非闇本人的作品,对于直观再现书中所提及的经典名作,再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神韵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材料。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工笔花鸟传统技法及中国传统颜色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目 录
第一章
一、学习花鸟画的意义
二、中国花鸟画是怎样发展下来的
三、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四、花鸟画技法的衍变
第二章
一、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
二、我从临摹中学到的花鸟画
三、帮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艺理论
四、帮助我用笔的书法
第三章
一、我对养花养鸟的体验
二、民间对于花鸟画配合的吉祥话
三、我是怎样进行写生的
四、我的创作过程
五、哪些原因使我学习花鸟画消耗了这么长的时间
第四章
一、我所使用过的纸和绢
二、我所使用的笔和墨
三、我所使用的颜色
四、结束这本小册子

附录: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第一章 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叙说
一、矿物质颜斟
二、植物质颜料
三、金银
四、胶矾
第二章 中国画颜色发展的情况
一、中国画颜色发展的过程
二、吸取外来的颜色加工精制
三、现在制售的中国画颜色
第三章 中国墨的特色
一、我们如何选购用墨
二、使用墨时应有的认识
第四章 民间画工使用颜色的情况
一、画像彩画用色
二、年画灯画用色
第五章 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使用颜色的方法
一、传统的着色方法
二、古代画家对于颜料的选择
三、古代画家留传的研漂方法
四、古代画家使用颜色的方法
第六章 现代国画家研漂及使用颜色的方法
一、研漂方法
二、使用方法
......

实拍书影



实拍书影


野买书推荐好读物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