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刊30余年的紫禁城杂志再出新刊:古代女性的才情与智慧

野买书 2022-12-25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寓兴:花木的图像史》:

给母亲的一场浪漫花语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坂本龙一唯一自传《音乐即自由》

萌萌哒的坂本龙一


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




紫禁城

自1980年创刊以来,《紫禁城》杂志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2009年,全新改版后的《紫禁城》月刊是一本以明清历史与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的文化艺术类杂志。杂志仍将立足故宫藏品,以解读明清历史及宫廷文化为己任,将学术问题趣味化、科研成果普及化、传统文化时尚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艺术和休闲需求,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艺术的绚丽多姿。 

紫禁城杂志2021年1-4期介绍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紫禁城2021.1

——疏影横斜 梅花的文化意涵与图绘

出版:故宫出版社2021.1

书号:9771003032213

装帧:平装16开160页

定价:66元


卷首语

渐近青春,试寻红,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语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嫩蕊商量,无穷幽思,如对新妆。粉面微红,檀唇羞启,忍笑含香。休将春色包藏,抵死地、教人断肠。莫待开残,却随明月,走上回廊。

粉墙斜搭,被伊勾引,不忘时霎。一夜幽香,恼人无寐,可堪开币。晓来起看芳丛,只怕里、危梢欲压。折向胆瓶,移归芸阁,休熏金鸭。

目断南枝,几回吟绕,长怨开迟。雨浥风欺,雪侵霜妒,却恨离披。欲调商鼎如期,可奈向、骚人自悲。赖有豪端,幻成冰彩,长似芳时。

——扬无咎《柳梢青。咏梅词四首》之「未开」「将开」「盛开」「将残」

宋人 梅竹双雀图页

中国人喜欢梅花,热爱梅花,称梅为人间尤物,称梅为天下神奇。呼之为妻,唤之为友,以至成为梅痴、「感染一梅癖者,代不乏人,所谓「几度溪桥恋影香,冲风冒雨也思量。尽教人笑成梅癖,死不将诗到涤棠一(【宋】赵时韶《梅癖》),「共笑爱梅痴老子,夜深温水换铜瓶」(【元】方回《次韵雪后》),「我有爱梅癖,梦寐常见之。朝来散步绕花下,暮亦巡檐与鹤随」(【明】朱诚泳《爱梅歌》),古人爱梅之深,可见一斑。

明 陈洪绶 梅石图轴

古人爱梅,即爱其「粉面微红一之色,亦爱其「恼人无寐」之香,更爱其「雨浥风欺,雪侵霜妒一凌寒独开的高尚品格。所谓松、竹、梅「三友」,梅、兰、竹、菊「君子」大抵皆是如此,作为自然界中的植物,却投射了人类的情感与追求。横斜的疏影与浮动的暗香,无一不是高尚人品与清高格调的象征。

明 陈淳 梅花水仙图

目 录






紫禁城2021.2

——新春颂牛 中国传统牛文化

出版:故宫出版社2021.2

书号:9771003032213

装帧:平装16开160页

定价:66元


卷首语

2021年到了。过去的2021年发生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事,因此这全新的一年似乎就比以往承载了更多人们的期望。

锦边墨拓过去七佛之毗舍浮佛唐卡

2021年农历辛丑,又到牛年。人们期待着,这个「牛」以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猛的气力冲破旧有的阴霾,带来新的光明和美好。

宋 李迪 风雨牧归图 局部

牛,仁厚而有礼,即便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亦能稳步向前。《周易注疏》载:「坤为牛。坤象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象征着大地的牛,包容、大气,能承托起万物,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唐 戴嵩 斗牛图卷

人们敬牛,爱牛。在人的指引下,牛破开寒冬的桎梏,开拓僵冻的土地。对于古人而言,这一破土兆示尤为重要。春是一年的开始,而新春又以牛耕播种为发端,由此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 石涛 对牛弹琴图

牛代表着土地,代表着春天,自然也代表着希望。

值此立春之际,万物兴发之时,《紫禁城》与各位读者一起探索中国古代牛文化的种种故事,并借此送上新春祝福,共庆岁更!
目 录





紫禁城2021.3

——芳华绝代 古代女性才情与生活智慧

出版:故宫出版社2021.3

书号:9771003032213

装帧:平装16开160页

定价:66元


卷首语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南北朝 佚名《孔雀东南飞》

清 费丹旭 洛神图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清 改琦 聊斋故事画册 之一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其实并不缺少对女性的赞美:诗词中满溢赞美她们的华丽辞藻,古画中留下了她们身姿绝美的优美线条。但是,古时的女性往往只留下其容、其形的模糊面貌。当我们追寻历史中她们的身影,得到的也往往只是千篇一律的华丽描绘和一个时代下统一的标准化审美。

清 丁关鹏 宫妃话宠图

然而,女性之伟大绝不仅仅止于容貌,还源于她们熠熠生辉的才华、美好的品性、充满灵性的思想。她们在知识的主要掌握者和书写者大都是男性的漫长时代中流传下来的诗文、书画以及创造力是极具个性化的产物,展现的是立场鲜明的女性视角。她们可天真烂漫,可娇媚动人,可冲淡迷离,也可性情炙热。

明 文俶 花卉图册 之一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风华正茂,关于女性的新的故事在不断地被书写,请跟随《紫禁城》一起追寻那些绝代芳华,感受她们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智慧。

明 文俶 花卉图册 之一

目录





紫禁城2021.4

——春风啜茗 唐代的茶器与茶文化

出版:故宫出版社2021.4

书号:9771003032213

装帧:平装16开160页

定价:66元


卷首语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明 永乐款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谈起茶,就离不开中国,就离不开中国人。茶作为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饮料,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深刻地留下了中国的印记,成为全球范围内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宋 周季常 林庭珪等绘 五百罗汉图轴之“备茶”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传说之事难以尽信,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茶,据文献,最早似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汉人王褒所著的《僮约》言及: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据考证其中所讲的“茶”即是我们今日所饮之茶。汉代以降,有关茶,史不绝书。

宋人绘 莲社图 局部

茶亦由南向北逐渐普及,最终随着唐代大一统局面的到来,开始风行于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最终形成了晚唐“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李珏」),“穷日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的局面。茶,正式进入到千家万户。

明 丁云鹏 玉川煮茶图

目 录







实拍书影


野买书推荐好读物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