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刚 || 《赵德发研究资料》后记
编者按:2020年,李宗刚编《赵德发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本研究资料的编选情况,我们特别把李宗刚撰写的后记刊发出来。为了促进赵德发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还专门上传了这本研究资料的PDF版,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赵德发研究资料》。
《赵德发研究资料》后记
李宗刚
2017年,我主持的“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支持,由此也开启了我的学术研究重心的转移。2015年,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顺利结项,并获得优秀等级。本来,我想再沉下心来,利用三五年的时间再申请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然后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整个20世纪文学教育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领域。但没有想到的是,还未来得及休整,便又获得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了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研究上。
厘清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便是搜集和整理当代作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我对那些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并因此接触到山东新时期的许多作家。其中,赵德发便是我所关注的重要作家之一。
赵德发是山东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虽然起步并不算早,但走过的道路却具有代表性。“文革”时期,赵德发接受了基础教育,然后便开始担任民办教师,这恰是那一时代从农村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大都走过的道路。在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农村出生的“知识青年”改变人生命运的路径大致有两种:一是参军,二是当民办教师。莫言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走的是参军这条道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而是继续在农村当农民,莫言的结局多半是最终泯然众人矣!赵德发能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离不开其民办教师这一身份的转变。197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给有为青年所提供的空间实在逼仄得很,许多本来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青年就是因为没有找寻到可以用武之地,最终只能背朝黄土面朝天,其生命的无限生机也随着消弭在无限的劳作中,所有的梦想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愈加遥不可及,以至于最后彻底失却自我,沦为劳动的工具。在这样逼仄的生存空间里,能够找寻到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便是当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是与公办教师相对的一个称呼。公办教师身在国家教育体制内,拿着国家的工资,享受着非农业户口的待遇;而民办教师则是身在农村这个大集体中,拿着集体所给的“工分”,当然,他们因为还被冠之为教师,也象征性地拿一点国家的“报酬”。这样一来,民办教师劳动所得便是工分为主、报酬为副。这就使得民办教师的收入往往不及公办教师收入的零头。尽管如此,这依然是农村“知识青年”所向往的一条“终南捷径”。赵德发先生后来能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正是有赖于这条“终南捷径”。实际上,这条道路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并不少见,我们可以列举出一连串的名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陈忠实。
民办教师尽管收入微薄,但其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却是高贵的,这是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然也得到了村民的尊重、学生的敬仰乃至崇拜。作为一名民办教师,赵德发每天除了要和学生打交道之外,还与文字打交道,更与文学打交道,这便为其走上文学之路创造了契机,并由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担任民办教师八年,考上了公办教师,而且是中学语文教师,此后开启了文学之梦。这恰如参军之于莫言的重要性一样,当民办教师之于赵德发同样是重要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思索,我便开始探寻:赵德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与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民办教师的生涯对其赓续文学之梦起了什么作用?在走出“民办教师”而终于跨入“公办官员”的行列之后,他为什么会放弃令人无限羡慕的“组织部的青年人”这样的华丽头衔,毅然决然地走进山东大学作家班,开启了自己未知的文学创作跋涉之旅?当他在文学创作上真正登堂入室之时,又是怎样保持了非凡的创作状态从而完成了自我的超越?对这些问题的探寻,使我逐渐地走进了与赵德发相关的既有研究资料的世界中。
作家作品研究如果离开了资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句断语用在赵德发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上,同样贴切。然而,令人深感遗憾的是,有关赵德发的研究资料却没有得到学者应有的关注,甚至没有出版过一本有关他的相对完整的作家研究资料。这种情形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其作品研究的顺利开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觉得在从事研究之余编辑一本赵德发研究资料已迫在眉睫。于我而言,编辑《赵德发研究资料》对梳理赵德发的文学创作之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人来说,也为研究者查找资料有所帮助。因此,我决计着手编辑《赵德发研究资料》。
《赵德发研究资料》的正式编辑始于2019年暑假。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沉浸在搜集、整理与赵德发文学创作相关的研究资料中,虽然查找的过程相对枯燥,但我却乐此不疲。我们知道,在体制内,编辑作家作品的研究资料已经成为君子不为的“末技小道”,即便是学校制定的有些衡量人才的指标也把这样的工作摒弃在外,再加上近年来出版业开始向“市场化”迈进,这种工作的难度之大是一般学者所难以体味的。好在我在学术研究之余还有积累资料的嗜好,自然也没有觉得这项工作多么枯燥。近几年,我或独立或合作断断续续地编了10本资料,有些研究资料还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些资料尽管占用了我较多的时间,但给我带来的精神满足是无法言表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与谢慧聪合作辑校的《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在学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为此,台湾省的“清华大学”的著名学者还专门通过朋友联系到我。正是基于这种所谓的“嗜好”,我在编选《赵德发研究资料》时便再次有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之感。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赵德发文学创作的轨迹以及其相关研究的历程,我特意将赵德发研究资料分为三编:第一编为作家访谈录,主要是通过这些访谈来呈现作家的自我文学创作的艰难历程;第二编为文学研究资料,主要是选录那些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同时为了能够呈现出历史嬗变的轨迹,在编排体例上主要按年代编选,由此可以看作赵德发研究的历史缩影;第三编为赵德发作品研讨会综述,主要是选录赵德发出版新作后学术界为此召开的有关研讨会上的学者发言,以此立体地呈现出赵德发其人其文在同时代评论家心目的真实影像。最后为附录部分,主要是赵德发著作目录和有关赵德发研究资料的历时性汇编。与此同时,根据出版社有关出版要求,我们对部分论文的文末注格式调整为页下注格式。
我在编这本研究资料时,尽管千方百计地想把那些在不同时期代表着赵德发研究的优秀成果尽可能地、较为全面地选进来,但受篇幅所限,难免会有遗珠之憾。在此,一方面,我向本书所选入的优秀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另一方面,向那些未能收入本书的其他优秀研究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其实,编一本作家研究资料还不是最困难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让编好的作家研究资料尽早面世。值得赞许的是,这一工作得到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双一流学科经费的资助,得到了文学院“双一流”学科带头人魏建教授和院长孙书文教授的鼎力支持。自然,这一工作也得到了赵德发先生的支持,他提供了一些在网络时代查询不到的有关资料,我想,这些资料对弥补数字化时代的某些缺憾还是大有裨益的。
——收入李宗刚编《赵德发研究资料》,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赵德发研究资料》相关评论文章与赵德发求学经历:
推荐阅读:
制作人:张政
审核:闫晗
终审:吴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