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开拓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新农科改革与实践总结
学校作为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始终秉承“科学研究、深化改革、示范引领”的工作理念,以人才培养、专业布局、服务“三农”为突破口,稳步推动新农科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底色鲜明、特色突出”的中国农大实践之路。
01
构建多元融通的知农爱农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融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夯实人才培养底色
学校从“面”、“点”、“特色”三个层面融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
“面” | “点” | “特色” |
在“面”的层面,率先启动并完成了2000余门本科课程从“教学大纲”变“育人大纲”的创新,引导每一门课程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完善三个层面系统设计教学目标、育人使命和教学内容;创立“最美课堂”,评选“最美教师”,扎实落地将立德树人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保障教书育人成效。
“面” | “点” | “特色” |
在“点”的层面,率先开展“专业课发挥思政功能”专项教改,建设四个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在全校累计支持218门本科专业课程探索和推广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建设的经验,开辟“思政启育记”、“课程思政云展览”等宣传专栏,搭建学校有温度、有力量的课堂交流平台;创新实施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双融合、双促进”工程;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与培训中心,开展思政育人专项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面” | “点” | “特色” |
在“特色”层面,打造全国首门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目前选课高校有65所,选课人数累计1.2万,在学习强国平台的点击量突破210万,引领了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知农爱农教育。校内建设《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理论、政策与实践》等19门大国三农系列通识课程。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模式,编写耕读教材,建设耕读实践基地,从2020级本科生起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理解耕读文化,厚植三农情怀。2020年6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编撰的《教育工作情况》第37期,全篇以“中国农业大学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题,肯定了学校的育人工作。学校共有4门课程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排名并列第一。
(二)融通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全校形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通专平衡、追求卓越”育人共识,以“厚基础、宽口径”的建设思路,构建了“核心通识课、核心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类课程体系,院士、名师、高层次人才齐上讲堂,为学生提供通专平衡、优质前沿的本科教育。以核心课建设为辐射,实施“教学内容经典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团队结构化、教学评价过程化、教学考核素质化”等全环节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校构建覆盖全校的体育、美育、劳育体系,编写教材、增设课程、建设基地、开展活动,夯实全面发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实施灵活自由的转专业政策、自主开放的选课政策,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施小班化授课、改革成绩记录方式、完善双创机制、完善学业指导体系,让学生“学其所长、学其所爱”,个性化培养成效显著。
2021年,学校进一步以新农科理念为指导,重构 “通识、大类、专业”三层次知识结构,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淡化专业教育,强化通识教育,突出交叉融合,推动本科人才大类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宽广文化视野、扎实专业基础、卓越实践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三)探索本研贯通、学科融通培养模式,设立人才培养特区
入选全国首批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进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第一梯队。大力推动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等亟需领域后备人才培养,以交叉融合、大师引领、个性化培养、突出科研训练为特色,深化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建立由著名学者、学术大师构成的百人“强基”导师团队,构建全校协同工作机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着力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具有突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此外,学校与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所北京院校入选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将拔尖科技创新储备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前置,探索大中学校联合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志向、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
02
围绕新农科建设持续优化
学科专业布局
(一)新农科专业体系建设
学校紧扣“标准制定,改革引领,世界影响”的发展目标,在营养健康、生物科技、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乡村发展、全球农业等七大领域构建了新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新农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发挥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责任担当,以“生活、生产、生态”耦合“新农业、大农科”,构建“两横三纵”专业目录矩阵,谋划新生新型专业。近三年来,学校科学推进农工、农理、农文、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增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土地科学与技术、社会政策等11个新专业,其中5个为专业目录外的新农科新兴新生专业,专业改革力度在全国农林高校中保持领先。
此外,学校牵头各农林高校,围绕新农科建设理念,研制完成农林类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主持了11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位列全国高校榜首。学校积极推进传统专业的质量提升与升级改造,现有3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约占全校现有招生专业的60%。
(二)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方面,近三年来,学校以打造一流本科课程群、打造优质系列教材的建设思路,共立项73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70门在线课程建设项目、148本教材建设项目;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自建与引进,SPOC资源已突破2000门。截止目前,35门次课程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10本教材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
2017、2020连续两次修订教育教学奖励办法,扩大教育教学奖励力度与奖励范围。设立“立德树人卓越成就奖”百万元教学专项大奖,形成5名国家级、43名北京市级、65名校级的教学名师梯队,发挥教书育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成立150个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双覆盖,入选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有效推动了教学力量的聚合与教学治理的下沉。
03
有机衔接人才培养与
服务国家重大涉农战略
(一)打造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
学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对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需求,与政府、行业领先部门、产业龙头企业等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校级实践教学基地24个,院级实践教学基地326个,聘请近500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骨干担任兼职课程教师或第二导师,形成“科技小院”、“牛精英”、“乡村振兴”、“种业菁英班”等深扎三农一线的实践育人特色品牌,设立服务“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专项实践行动,集教学、科研、技术转化与推广为一体,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源源不断贡献农大智慧、农大方案。
(二)实践育人工程
学校高度注重一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依托“稼穑英才”实践育人工程,每年近3000名本科生赴全国百余县开展实践学习,切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中涵养师生知农爱农情怀。依托调查研究、科技支农、政策宣讲、农业技术培训、乡村环境治理等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培植服务乡村振兴、塑造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力量。2020年,与拼多多合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农业比赛——“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汇集全球农科优势高校学子、青年科学家同台竞技,将新技术与新模式率先应用在田间地头,大胆实践、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种业菁英班和乡村振兴班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试点的农学院,于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04
搭建全国性新农科建设
研究与交流平台
学校主动担当,获批搭建两大官方交流平台,推动全国新农科发展形成合力。
一是受教育部委托成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统筹全国涉农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推动各项改革行动落实,全面提升高等农林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提升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二是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批复,同意学校联合全国51所涉农高校筹备成立高教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对新农科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探索与交流,推动新农科建设深入持续开展。成立全国农林高校教师发展联盟,汇聚农林高校优势力量,形成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践行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合力推动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改革。学校用实际行动,成为新农科政策的制定者、改革的先锋者和发展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