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

其他

慕课西行 | 八校齐聚 共探《动物育种学》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奥秘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10月8日晚,中国农业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动物育种学——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在东校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我校生物育种专业强基213班18名学生参加了现场学习,来自云南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14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了同步课堂全景互动学习,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西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近十名老师和570余名学生通过“智慧树”平台参与了同步课堂直播互动学习。此次课程由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动物育种学》课程负责人俞英讲授。本次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学院及各兄弟院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课程开始前,俞英老师、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教务处处长鲁绍雄教授和东北农业大学的王志鹏副教授分别为大家介绍了三所学校参与同步课堂的学生情况。之后,俞英教授也为大家介绍了其他五所兄弟院校的课程情况以及参与同步课堂的学生情况。畜禽所有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性状几乎都是数量性状。掌握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原理,并将其规律应用于动物育种工作,对于我国动物种业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俞英教授首先从“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利用遗传规律是育种学的基本方法”引入,在回顾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假说基础上,讲述了数量性状表型值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背后”的原因;接着借助我国动物数量遗传学科奠基人吴仲贤教授的一张珍贵照片《生动》,自然引出了数量性状表型值剖分模型以及表型值方差剖分模型,继而详细讲授了数量性状最重要的遗传参数--遗传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着重讲解了遗传力在畜禽种用价值评定中的重要性以及最新的应用领域。授课过程中,还自然融入了“实现我国畜禽种源自主可控”以及“我国畜禽良种国产化是国家重大需求”等重要行业信息。俞英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与线上线下同学互动密切,获得各兄弟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新疆农业大学黄锡霞老师表示:课程讲解亲切自然,繁简适当,深入浅出,思政内容自然融入,画龙点睛。北京农学院盛熙晖老师表示:俞老师授课亲切自然,形象生动。西南大学动科学院院长赵永聚老师表示:讲课很细致,很有收获,也学了一些课堂把控和教学方法。西南林业大学刘莉莉老师表示:重温中农、重温动物育种学,感觉好亲切,心里好温暖!学生们也感受到了俞老师魅力和中农的魅力!广东海洋大学林君媛老师表示: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对我们今后的讲课也有很大的启发。云南农业大学鲁绍雄老师表示:谢谢俞老师的精彩分享和背后的辛劳付出!七所院校都表示之后要持续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慕课西行”是教育部高教司为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倡导的重要公益教育行动,同时也是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重要依托。“慕课西行”依托于智慧树平台,以不同地域的学生共上一堂课的方式,分享了教学资源,旨在通过共享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破解中西部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短缺的难题。对于本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的俞英教授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教学团队会继续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及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号召,积极组织教学团队跨时空开展线上教研和同步课堂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图文: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院往期精彩慕课西行|同屏共享《生物化学》优质课程慕课西行|千里联动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慕课西行 | 千里联动 揭示基因定位之谜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5月14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遗传学—专题1:基因定位》在东校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我校农学院农学专业28名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学习,来自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的2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了同步课堂全景互动,内蒙古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300余名师生通过“智慧树”平台参与了同步课堂直播学习。此次课程由我校农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讲授,在智慧树平台支持下,在我校农学院《遗传学》教学团队和兄弟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本次教学活动得到了学校和兄弟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校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河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淑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郭数进出席了本次教学活动并讲话,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永江列席了本次活动。上课开始前,刘庆昌老师、宁夏大学田蕾老师、河北农业大学陶勇生老师和山西农业大学杨进文老师分别介绍了四所学校参与同步课堂的学生情况。基因,在经典遗传学上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点,现代遗传学上是一段DNA序列,那么它是如何定位的?涉及的方法和内容很多,包括两点测验、三点测验、QTL定位等等。本次教学活动上刘庆昌教授借助典型实例,结合实际生产应用,系统讲授了经典遗传学上的基因定位——利用两点测验、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利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顶端缺失进行着丝粒定位,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单体测验进行基因所在染色体定位等内容。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一方面通过实际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学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高质量同步课堂成为现实,有效加强了兄弟院校间的互联共享,拉近了师生及兄弟院校间的距离。本次教学探索是《遗传学》课程的第二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参与观摩的师生在互联共享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刘庆昌老师表示,中国农业大学《遗传学》教学团队会继续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及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号召,积极组织教学团队跨时空开展线上教研和同步课堂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慕课西行”是教育部高教司为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倡导的重要公益教育行动,同时也是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重要依托。“慕课西行”依托于智慧树平台,以不同地域的学生共上一堂课的方式,分享了教学资源,旨在通过共享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破解中西部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短缺的难题。本次课堂是我校组织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支持西部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新模式改革的再次实践。这种跨区域合作的教育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农业人才的岗位胜任力,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文:农学院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慕课西行 | 六校联动 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政大课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我校“百门课程面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5月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东校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来自信电学院、食品学院40余位同学参加现场学习,甘肃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云南昭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西藏农牧学院五所院校的师生参与同步课堂并进行互动,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此次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原理系青年教师项荣建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副院长王琳参与本次活动。本次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项荣建老师以《共产党宣言》中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误解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批驳为切入点,深入浅出,详细讲解了共产主义的三层含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授课过程中引经据典,贴近生活和现实选取教学素材,语言幽默生动,并穿插有趣的互动环节,来自不同院校的同学积极发言,课堂氛围轻松活跃。100分钟的精彩讲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昭通学院崔华勇老师认为项荣建老师的授课,语言严谨细致又轻松写意,师生互动效果很好,问题设计很有启迪性,新技术+思政课教学方式立体多样,课堂张弛有度,听课的师生愿意听愿意想愿意讨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翁华老师、甘肃农业大学桑碧桃老师认为,本次课程非常精彩,生动而有意义,课程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值得学习。本次“慕课西行”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的重要工作,通过组织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支持西部高校思政课质量不断提升,为推动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生动实践。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院往期精彩慕课西行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慕课西行 | 四校联动,跨越千里共识《水利工程施工》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重点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基于良好的在线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基础,以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直播课堂等形式,着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发展。近日,《水利工程施工》在我校东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本次教学活动依托“教育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和“水利与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我校水利水电工程201班31名学生参加了现场学习,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三所西部兄弟院校300余名学生参与了同步课堂全景互动学习。课程由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教学虚拟仿真实验》、2022年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水利工程施工》负责人、在线开放课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主持人李淑芹副教授主讲。李淑芹老师围绕《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基于课程性质与课程特点,紧扣当前成就、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经典案例与实习实践和课程建设成果,生动讲述水利工程施工的发展和带给人们的启发,并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拓展对专业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思考,启发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到了专业自豪感和对未来水利工程建设智能化发展的憧憬。授课过程中将经典案例巧夺天工的做法与破解现实治水的困惑相联系,将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与学生职业规划相联系,将行业基本遵循与现代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相联系,穿插互动,远近交流。参与院校的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同时还有参与院校老师的精彩点评,课堂气氛活跃。课后,三所院校师生都给予了积极反馈。塔里木大学张旭贤老师表示:李老师针对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打磨,从古代的都江堰到现在的三峡工程、白鹤滩与乌东德水电站等大国重器,结合经典案例与实习实践,开拓了学生视野,体现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特色。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在线开放课程和《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启发了创意思维,为同学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步课堂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气氛和谐。新疆农业大学周峰老师表示: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学习信息量很大,课堂交流与学习感受结合,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做到了教与学的互相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获得水利专业知识的积累,又身受水利工程施工学科发展的启发,教学效果优。甘肃农业大学王馨梅老师表示:教学内容丰富,讲解清晰,节奏良好,重点突出,引入了大量经典工程案例,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成果,教学规划组织合理,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们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学生参与度高,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三所院校都表示之后要持续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是我校组织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支持西部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是《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第二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也是推动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改革的再次实践。这种跨区域合作的教育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文: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3年5月4日
其他

慕课西行 | 六校师生以《作物育种学》同聚“云端”课堂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我校“百门课程面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4月18日下午,本学期第三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作物育种学——加倍单倍体育种》在我校东校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课程由我校农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李保云进行讲授。我校农学202班24名学生参加了现场学习,来自海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和河套学院近十位教师、200余名学生参与了同步课堂全景互动学习。本次教学活动依托“教育部农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和“教育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平台,打破空间壁垒,进行了一次在互联网+背景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宝贵探索,是我校推动东西部教育平衡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李保云教授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学副院长郑雯、海南大学教师耿梦婷分别介绍了三所学校《作物育种学》的课程情况以及参与同步课堂的学生情况。郑雯副院长发表致辞。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纯系育种方法。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该技术只需两代即可得到纯系,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已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国内外许多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李保云教授从常规育种方法时间长、效率低、预见性差导入,引导同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从加倍单倍体相关概念、加倍单倍体育种的特点和育种程序进行了详细讲解,一方面使同学们了解了加倍单倍体育种方法不仅可以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和预见性;另一方面使同学们掌握了加倍单倍体育种方法。课堂互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高质量同步课堂成为现实,有效加强了兄弟院校间的互联共享,拉近了师生及兄弟院校间的距离。本次教学探索是《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第二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参与观摩的师生在互联共享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李保云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教学团队会继续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及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号召,积极组织教学团队跨时空开展线上教研和线下同步课堂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慕课西行”是教育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倡导的重要公益教育行动,也是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重要依托。本次活动得到了我校本科生院及兄弟院校领导与师生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智慧树”平台的重要技术支持,为西部地区打造“同步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本学期学校将有更多“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直播课堂活动有序开展,让更多具有中农大特色的精品课程进入合作院校,努力开拓“智能+”本科课程建设的新局面。图文:农学院、本科生院往期精彩慕课西行|千里相约,八所院校一线同步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同步课堂开课啦!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慕课西行|千里相约,八所院校一线同步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4月9日晚,中国农业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动物遗传学--非孟德尔遗传》在东校区全景教室顺利开讲。我校生物育种“强基计划”213班16名同学参加了现场学习,来自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的同学参与了同步课堂全景互动,扬州大学、北京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兄弟院校580余名师生通过“智慧树”平台参与了同步课堂直播学习。此次课程由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邓学梅讲授,在动物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积极策划,《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和兄弟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了许多性状的遗传规律。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遗传模式无法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邓学梅老师从染色质、非编码RNA、核外物质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的角度,展开了对非孟德尔遗传的讲解。用“玳瑁猫”和“椎实螺”等生动有趣的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X染色体随机失活和母性影响的特征和原理。结合印记遗传原理,讨论了“美臀羊”的分子设计育种方案。授课过程中穿插着丰富的互动环节,来自不同院校的同学积极发言,踊跃讨论,展现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和发散思维。多校联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们都纷纷表示,希望课后仍继续开展相互交流,共同探究遗传奥秘。课程结束后,收到了来自各个院校师生的积极反馈。同学们表示,这是一次有趣且收获颇丰的课堂之旅。通过与来自其他院校同学的交流互动,大家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课程内容,还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他们反映,这次课程内容丰富有趣,难度适中,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同步课堂的互动环节不仅展示了各个院校学生的学习风貌,还很好地引导了教学内容,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也对邓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希望能够多多开展这样的课堂学习交流活动。“慕课西行”是教育部高教司为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倡导的重要公益教育行动,同时也是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展“百门课程面对面数字教育专项行动”的重要依托。“慕课西行”依托于智慧树平台,以不同地域的学生共上一堂课的方式,分享了教学资源,旨在通过共享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破解中西部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短缺的难题。本次课堂是我校组织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支持西部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新模式改革的再次实践。这种跨区域合作的教育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农业人才的岗位胜任力,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往期精彩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同步课堂开课啦!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慕课西行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同步课堂开课啦!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计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国农业大学依托智慧树在线平台,面向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北京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扬州大学共八所兄弟院校开展“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教学活动。课程主题介绍《动物遗传学》——非孟德尔遗传课程内容随着遗传现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实例无法用孟德尔或摩尔根遗传定律来进行解释,其遗传规律特殊,对机体发育又至关重要,研究学者将这些遗传现象称为非孟德尔遗传(Non-Mendelian
2023年4月9日
其他

慕课西行|云端越千里,共享好课堂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2.0”行动的号召,落实学校“百门课程面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北京科学中心到我校调研

近日,北京科学中心副主任吴媛一行五人到访我校,调研“英才计划”人才培养工作并就青少年科普合作进行深入沟通。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出席调研会,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主持会议。曹志军对北京科学中心到访中国农业大学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说起,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学校发展的新成就,希望双方能够以本次调研为契机,深入互相了解,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为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相互衔接探索有效途径,共同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吴媛对中国农业大学的欢迎表示感谢,她认为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十分深厚的发展历史和强大的科研能力,可以成为北京科学中心的重要合作伙伴,共同促进青少年人才培养,使更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了解农业科技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会后,在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张国中和饲料博物馆执行馆长马永喜的陪同下,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动物医学标本馆和饲料博物馆。北京科学中心青少年科教研究部部长赵峥、青少年科教研究部项目主管张和平、屈玉侠、王托参加本次调研。“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意在通过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和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2023年是我校参与“英才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本年度我校6个导师团队共计招收11名中学生。学校将在中国科协和北京科协北京科学中心指导下认真执行“英才计划”培养工作,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贡献力量。图文:张清学编辑:曹秋雨往期精彩副校长林万龙带队前往江西省于都中学开展“县中托管”工作,举行“优质生源基地校”签约仪式早春破严寒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三八”节系列活动丨学校开展“幼小衔接 助力成长”专题宣讲会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为帮助家有适龄儿童的教职工了解最新的入学政策,缓解因孩子入学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形成家校教育合力,3月9日下午,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海涛的主持下,“幼小衔接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我校顺利完成

3月11日,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工作在我校东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考试我校共承担79场次、26个科目、2218科次的组考工作。考试在东校区第三教学楼举行,设置考场36个,备用考场3个,安排考务工作人员100余人次,全部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确保考试顺利进行。本次考试,我校制定详实的组考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组考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监考培训会等工作会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执行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北京市教委对组考工作的各项安排。考试当天,学校设置考生通道引导校外考生通行,考生入场、考试、离场秩序井然有序。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副校长林万龙带队前往江西省于都中学开展“县中托管”工作,举行“优质生源基地校”签约仪式

3月6日-8日,副校长林万龙带队前往江西省于都县于都中学开展“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工作,举行“中国农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校”签约仪式。于都县委书记黄法,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松柏,赣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郭强,县领导李高华、李兴、谢芸华等先后陪同。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凝心聚力 迎评促建丨 我校召开新一轮审核评估入校考察工作部署会

3月9日上午,我校新一轮审核评估入校考察工作职能部门部署会在主楼433会议室成功召开,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处、党委保卫部等十六个相关管理服务机构与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审核评估工作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参会,副校长林万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主持。会上,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从背景要义、总体部署、工作进度、入校考察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并围绕入校考察时间安排、任务分解、重点环节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谭豫之发言并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是上轮审核评估的延续、改进与升级,迎评促建过程中应深入理解与把握评估内涵由“本科教学评估”到“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转变,从聚焦本科教学转向聚焦教学基础上的育人工作,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林万龙指出,我校作为第一类评估三所试点高校之一,目前已顺利完成自评自建、线上评估等重要环节,入校评估蓄势待发。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围绕迎评促建共商共研,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迎评促建常态化、精细化,全面凝练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亮点,充分挖掘影响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凸显评估的“指挥棒”作用,靶向服务我校高质量发展。他还强调,迎评促建在方式方法上应注重常态化资源运用,扎实落实减负增效。各相关管理服务机构与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就入校评估考察时间安排、路线设计、重点内容等进行沟通交流,并纷纷表示将会提高站位,通力合作,严阵以待。会议最后,曹志军作总结发言。他结合审核评估要点、入校评估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予以解读,强调全校上下应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规范的管理、有序的教学、创新的精神、改革的成效迎接入校评估考察,展现出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匹配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水平与成效,并持续改进提升。编辑:李豫婷责编:李
2023年3月1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提升行动,视导赋能第一站丨 信电学院制图类课程教学团队教研座谈会顺利召开

视导赋能提升行动3月8日上午,学校本科教学视导组工科组组长高振江与信电学院制图类课程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跨院课程教学难点等问题进行畅谈交流,信电学院教学副院长井天军、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及本科生院相关人员参会。会上伊始,韩宇介绍了“视导赋能提升行动”的初步计划,并表示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为课程教学团队与视导专家提供交流平台,及时诊断,精准分析,靶向施策。随后,制图类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分别详细介绍课程基本情况,积极同视导专家沟通教学疑问,真切表达教学感受并耐心听取专家意见。同时,高振江代表学校工科视导组,结合视导听课实况与教学团队反馈,提出“画图传达思想,设计关注表达”的建议。会议最后,井天军作总结发言。他向视导组对信电学院课程教学给予的高度重视及负责精神表示真挚感谢,并表示信电学院作为“视导赋能第一站”,将会积极吸纳视导组意见及建议,坚持问题为导向,督促落实与改进,扎实推进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编辑:李豫婷责编:李
2023年3月9日
其他

《视导通讯》2023年第一期上线!

璐往期精彩喜讯丨我校4篇美育科研论文获奖!“中农通识”公开课|樊胜根教授畅谈全球及中国农食系统发展早春破严寒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喜讯丨我校4篇美育科研论文获奖!

近日,市教委公布2022年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论文征集评选活动获奖名单。中国农大报送的5篇论文中4篇分获“甲类”论文一等奖或三等奖。本次征集活动由北京市教委于2022年10月组织开展,论文评选分“甲类”(面向高校美育相关工作人员)和“乙类”(面向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的美育相关工作人员)。全市56所高校报送甲类论文209篇。获奖名单一等奖文章简介★《“崇农尚美”育人理念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探索》:从农耕文明孕育的美学精神、新农科建设与美育的结合点两个层面剖析了新农科建设对高校美育的需求;从课程、实践、活动、展示、校园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业大学以“崇农尚美”育人理念为指导,建设全时空美育浸润的高校美育体系的探索。论文结合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美育发展方向,以“崇农尚美”为指导思想构建全方位美育工作体系对涉农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农方案。图:《美术鉴赏与实践》“真善美”课标及举办展览《大中小学协同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育人模式探索——以校园中的半亩棉田为例》:该论文构建了以“校园中的半亩棉田”为载体,全年“二十四节气”为周期,大中小学师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协同共建共享、“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1+2+N+N”育人模式。论文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学科与专业之间,大学校园与中小学校园的空间与优质资源之间的边界,实现了大中小学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塑造;在大学与小学之间架起了“自然与人文、农业与文化、活动与课程”相结合的桥梁,让师生在“大手拉小手”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协同育人。图:以棉田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推进美育改革与实践工作,秉承大美育观,构建以“崇农尚美”为特色的中农美育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年3月3日
其他

“中农通识”公开课|樊胜根教授畅谈全球及中国农食系统发展

2023年1-2月本科教育教学大事记我校16个项目成功获批北京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立项新闻速递|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早春破严寒 万物始生发 | 2023年1-2月本科教育教学大事记

本科教育教学1-2月大事记学校要闻1月6日学校召开第六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孙其信教授主持。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教授汇报关于2023年1月拟授予学士学位情况。经与会委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授予7名本科生学士学位。2月16日副校长林万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大学监察专员单际国带队检查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新学期各部门切实提升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能力,将服务教学任务分解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为高质量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2月17日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农业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调查报告》。相关阅读2月20日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本学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全体师生回到久违的教室,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学期的教学中。相关阅读2月22日春季学期开课伊始,校长孙其信、副校长林万龙前往东区教学楼,深入教室现场查看教学动态,了解同学们返校学习生活情况,勉励同学们安心学习和生活。相关阅读2月2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乡村大讲堂·高端讲堂第二期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受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世界意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林万龙出席并致辞。2月24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和学校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全面部署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林万龙出席会议并对新学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学院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参会。相关阅读招生工作1月10日学校发布《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免试招收台湾学生简章》。2月23-25日学校河南招生宣传工作组前往内黄县第一中学、安阳市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郑州市第十一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及生源基地校挂牌活动。2月26日学校河北招生宣传工作组前往邯郸弘文中学参加“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并进行专场招生宣讲。2月24日&26日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分别来校进行生源基地校建设工作交流。相关阅读教学研究1月17日学校召开人才培养专门委员会第2023-01次会议,专题审议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经本科生院汇报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研制整体情况,五个大类平台课程委员依次报告课程体系研制细节,委员会质询、投票等程序,最终确定学校新版培养方案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清单。1月19日《因材适学,因材施考——生物化学(下)“过程化-多方位-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思政教育与动物学实验课程引导拔尖计划本科生科研入门》发表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内刊。2月16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处长季士治一行就“英才计划”大中衔接培养工作来我校专题调研。常务副院长曹志军、培养处处长何志巍、招生办主任白菲参加了会议。双方就“英才计划”政策方针、培养举措、有益经验以及深化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2月20日副校长林万龙召集相关学院及部门召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会议就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强基计划八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贯通机制、动态考核方案等进行了研讨。相关阅读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示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评选结果的通知》,学校4个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我校16个项目成功获批北京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立项

近日,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关于2022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经教师自愿申报、学校审核、专家函评、线上会议、网上公示等环节,我校共有16个课题成功入选,包括重点课题2项,面上课题14项。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新闻速递| 孙其信校长深入课堂看望师生

春季学期开课伊始,2月22日上午,校长孙其信、副校长林万龙前往东区教学楼,深入教室现场查看教学动态,了解同学们返校学习生活情况,勉励同学们安心学习和生活。在一教教室,2022级生物科学强基班的同学正在学习《生态学》课程。孙其信来到教室,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他表示,新学期新气象,学校已经全面恢复线下正常教学秩序,大家要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广大同学充满信心,对国家疫情防控举措充满信心,对三年来学校应对疫情的经验措施充满信心。强基计划是国家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重大创新探索,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好好学习。孙其信先后前往二教和三教教室,来到《社会学导论》和《投资学》的课堂现场,同学们对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孙其信询问了同学们的身体情况与返校感受,并表示,学校正尽全力恢复正常有序、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环境,全力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肩负起新时代的期望,勤奋拼搏。孙其信还来到教师休息室,了解基础设施配备。他表示,教师休息室不仅是课余休息的地方,也是进行学术交流、师生互动的工作场所,要进一步了解教师的广泛需求,以“简约、实用、温馨、美观”的建设理念,为全校教师提供舒适暖心的休息环境。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编辑:刘艺珺往期精彩守正创新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中农通识”公开课|李小云教授生动讲述乡村实践的知与行

2月23日晚,本学期新开设的核心通识课《新乡村建设通论》在东区主楼401与师生见面,并以公开课形式线上同步直播。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出席并主持本次公开课。课程精彩内容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守正创新 狠抓落实|学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

2月24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和学校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全面部署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林万龙出席会议,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主持会议。曹志军首先传达了学校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回顾了2022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并通报了各项量化考核数据,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新的一年本科生院要协同各学院,自觉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以“积极担当、守正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扎实推动“生源质量提升行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改革行动”、“人才培养特区建设专项计划”、“新农科建设引领计划”、“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健全内外双循环质量保障体系”、“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计划”八大本科教育教学行动计划,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自我加压知重负重,力争为自主培养知农爱农高质量创新人才树立标杆。林万龙对照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量化考核数据,逐一分析各学院问题,希望学院找到差距、找到原因、找到方法,有效改善。他对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几点要求:第一,高度重视、全面提升生源质量。发扬斗争精神,摆脱舒适区,创新思维方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校上下一盘棋,健全“校院合力、强化协同”的招生宣传工作体系,提升学校形象和社会声誉,促进本科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二,创新谋划、稳步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用大格局统筹规划,用心用情抓具体抓落实,保质保量完成2023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对2023级本科生全面实施。第三,在工作态度上,凡事不找借口,不找理由,只从自身找原因找方法,树立自信,从“可能做成”转变到“一定能做成”,确保每项工作稳扎稳打,从严从实从细贯彻执行。学校各教学单位结合学习学校工作会的认识和体会,针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并重点对招生工作献言献策,提出各项意见建议。各教学单位表示,今年将积极响应、统筹协同、创新赋能,全面落实学校部署,完成培养知农爱农高质量创新人才目标。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郭晓旭、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林涵、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尚民,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本科生院各处处长、各科室主任参加会议。往期精彩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到我校交流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新闻速递|未来技术学院召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新学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到我校交流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

2月23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范文辉一行来访我校,双方围绕新一轮审核评估、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本科课程分类评教相关内容进行交流。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谭豫之、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及本科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谭豫之对北京理工大学范文辉副部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作为三所试点高校之一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新一轮审核评估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硬招实招,并强调审核评估工作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持续改进评建机制,逐步细化评估程序,从而夯实评估全过程。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能为北京理工大学精准部署审核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并增进两校进一步交流合作。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从评估要义、工作部署、支撑材料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我校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详细情况。她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是全面检验、总结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契机,精细化迎评、正常态迎评、平常心迎评,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审核评估工作,对于推动新时代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范文辉对中国农业大学表示感谢,他表示,这次交流对北京理工大学评估工作的总体安排、阶段任务、材料准备、动员部署等提供了适切性参考,也希望未来双方能在本科教育教学发展道路上进行更深入、更宽广的合作交流。会上,双方还就第三次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承办安排、本科课程分类评教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本次交流活动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责编:李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新闻速递|未来技术学院召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

2月20日,副校长林万龙召集相关学院及部门,召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会议就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强基计划八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贯通机制、动态考核方案等进行了研讨。会议由未来技术学院院长郭岩主持。未来技术学院是学校紧缺前沿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平台。林万龙强调,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培养德才昭彰的未来人才;要敢于突破传统专业壁垒,汇聚各方资源,跨越院系鸿沟,科学制定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传统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要加强前瞻性思考与布局,立足长远,推进创新机制建设,开展农科领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探索,将未来技术学院打造成我校的人才培养特区。会上,各学院及职能部门就强基计划动态考核方案、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八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贯通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推进学校人才自主培养和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武振龙汇报了学院2022年工作总结及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新学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 课堂气氛活跃

据介绍,整个春季学期全校总共开设本科生课程2593门。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编辑:马明燕往期精彩我校4个项目入选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法治教育,“农”好!开学在即,新学期tips送上!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我校4个项目入选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示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评选结果的通知》。经教师个人自愿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评审及北京市评选等环节,我校推荐的6个项目(含5个本科教育项目、1个继续教育项目)中,有4项“优质本科教案”入选。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入选名单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是继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后又一提升教师课程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该举措旨在通过遴选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北京高等教育优势特色、教学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广泛的优质教案,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进而提升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促进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60余所高校申报的“优质本科教案”项目中,最终有172项优质本科教育课程教案和28项继续教育课程教案入选。我校将以此次遴选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优质本科教案”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统筹好本科教案编制工作,积极引导教师不断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并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人才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将以“优质课程”、“优质教材”和“优质教案”作为提升教师课程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突出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不断锤炼精品,持续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国三农”一流本科课程,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稳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持续加快高水平课程建设,更好地为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图文:张平洋编辑:刘艺珺往期精彩开学在即,新学期tips送上!学情调查|2022级本科新生专项调查报告法治教育,“农”好!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法治教育,“农”好!

青春不负贷》葛怡青平面设计类三等奖★作品展示李昊玥:《法治有我——改编自〈有我〉》*素材来源于网络★韩金翰、贾天和:相声《改成绩》★郝若鹏:《礼让行人树新风》★葛怡青:《远离校园贷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开学在即,新学期tips送上!

开开心心新学期,认认真真搞学习!新学期即将到来,本科生院的小编特意为同学们整理了新学期伊始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报到注册注册机开放时间:2月17日8:00-2月19日17:00注册地点及方式:本科生报到注册操作为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本科生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携带本人学生证到以下“自助报到注册机”地点进行报到注册操作:东区:一教一层大厅、二教一层大厅、三教一层大厅(2台)、主楼二层西侧(靠近本科生院)西区:旧教一层大厅(2台)、新教一层大厅、主楼一层大厅烟台研究院:行政楼一楼大厅、多层公寓一号楼工商银行自助银行内关于选课学生登录本科生教务管理一体化平台,点击“个人课表信息”,“学年学期”选择“2022-2023学年春季”查看个人课表,根据个人培养方案完成情况制定选课计划。补退选及重补修选课阶段(含重修、补修冲突选课)2月21日9:00—3月7日10:00可在本阶段对自己选定的课程进行最后的调整。中期退课阶段4月20日9:00—4月25日10:00只可退课不可选课,仅限于“第3周及第3周之后开课,并且在第10周及第10周之后结课”的课程。不符合上述限定条件的,不可退课。学籍异动手续复学手续在开学第一周内办理。休学、保留学籍(参军入伍)、退学学籍异动手续,可在教学周内申请办理。因联合培养办理保留学籍手续,请根据本科生院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补办学生证如学生遗失学生证,可在教学周周一(东区主楼246)、周四(西区主楼219)到学籍管理办公室申请补办。转专业春季学期转专业工作即将进入学院选拔环节,学院选拔时间:2月20日-24日。请已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近期及时关注申请学院的选拔消息,准时参加选拔。如对选拔有疑问,请在工作日咨询申请学院教务老师。教材发售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领取思政教材和教辅材料,缴费购买自选教材。日程安排:两个考试2023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月20日9时-2月23日17时考试时间:3月25日至3月26日每天8:00至18:00组织考试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考(3月)考试时间:考生3月1日9:00起可登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网站(http://cet-bm.neea.edu.cn)进入“快速打印准考证”,下载并打印笔试准考证。2023新学期
2023年2月19日
其他

学情调查|2022级本科新生专项调查报告

转自:中国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往期精彩2022,我们这样走过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2023年新年贺词提升行动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暨本科教学视导工作交流会成功召开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提升行动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暨本科教学视导工作交流会成功召开

提升行动2月15日上午,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暨本科教学视导工作交流会在东校区新图书馆召开,线上会议同步进行。全体本科教学视导专家、本科生院质量监测评估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质量监测评估办公室主任李璐主持。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韩宇向全体本科教学视导组专家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她表示,本科教学视导组工作体系是学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着力于丰富铸魂育人体系,“跳出视导看视导”,持续加强本科教学视导工作管理,逐步完善视导工作联动机制,不断强化视导队伍建设,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基础,持续优化教学条件保障,从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提升。会上,全体本科教学视导专家参加了由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在线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培训期间,全体视导专家认真学习观看,并结合培训主题与视导工作经历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会议最后,本科生院质量监测评估办公室主任李璐从阶段任务、听课学院、手段方法等方面对新学期视导工作进行了精准部署,并总结指出,新学期本科生院将协同校院两级视导专家同频共振,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新问题和新情况,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拨云去雾,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编辑:李豫婷责编:李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2022,我们这样走过

年度总结系列/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2023年新年贺词回顾·2022(一)|风雨兼程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回顾·2022(八)|改革示范 研究先行 支撑引领全国新农科建设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我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高质量推进新农科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同时,依托本科生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及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两大平台建设,引领推进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加快构建高质量农林教育体系。一、持续打造全国新农科研究与实践宣传交流平台以“乡村振兴”“耕读教育”“就业创业”“校企合作”为主题发布四期“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简报”,为全国新农科研究与实践搭建了非常重要的交流与宣传平台。建设“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网站并正式运行,聚焦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相关动态及成果,推广涉农高校新农科建设改革举措、典型案例,促进新农科建设经验交流。二、进一步加强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治理体系建设2022年6月,组织召开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联络工作组成立会议,正式成立涵盖60余所涉农高校的联络工作组。联络工作组依托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进展简报、年度报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畅通新农科建设成果的分享与传播渠道,拓宽院校新农科建设成果的影响力,增强农林高校改革实践的示范辐射效应,推动上下联动,打造新农科建设新格局。三、出版《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报告(2021-2022)》中心编辑的《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报告(2021-2022)》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总字数37万字,设置总报告、专题研究、国际动态、专家观点、典型案例、大事记六大内容模块,系统梳理新农科建设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重点聚焦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从宏观、中观的历史与国际维度对我国新农科专业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做出研判。汇集专家观点及18所高校新农科建设典型案例,从理念到行动,集中展现新农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推动新农科建设再深化、再提高提供借鉴与启示。该报告将以系列报告形式年度发布,成为汇集新农科建设进展、推进全国新农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四、研制《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并由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通过实地调研国内涉农高校新农科专业建设进展,系统梳理我国农科专业目录调整历程,分析国内农林高校专业结构布局,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研究起草《指南》初稿。面向全国36所涉农高校农林教育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认真研究,充分吸收采纳有关意见完成《指南》建议稿。组织全国8所涉农高校23位专家对《指南》建议稿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指南》报送稿。2022年8月31日,《指南》由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指南》发布后,新华社、央广网等媒体先后报道,孙其信校长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回顾·2022(七) | 融合创新 系统推进 信息化建设全方位助力本科教育教学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2022年,本科生院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宗旨,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一.全力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1.“等质同效”完成在线教学受疫情影响,2022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分别开展了在线教学和在线考试。本着“等质同效”的原则,依托“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和“雨课堂”全力做好线上教学保障工作。在线教育综合平台,2022年教师进入课程总次数为122952次,学生进入课程总次数为4030732次,日均访问量约8000人次(寒暑假除外)。雨课堂平台,全年开展教学活动共9267场,课堂总数3677个,课件总数1071个,试卷总数2119个,发布公告2400个,进行课堂互动187883次,习题互动145394次,课堂投稿2741次,课堂弹幕35088次。2.搭建“空中课堂”助力线上考试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对接腾讯会议搭建“空中课堂”,实现了用户在两个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全部或者指定学生(分组)参与直播和视频会议,还能便捷地选择将预约信息发布到课程通知,提醒学生及时参与,为线上教学提供更快捷的技术途径和服务保障,确保我校在线教学工作稳步开展。“空中课堂”同时支持多个300人考场开启摄像头,为开展线上考试的课程监考提供了极大便利。二、优化教务管理平台,有力支撑网络+管理与服务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回顾·2022(六)|培基铸魂 创新赋能 教师培育持续内涵式发展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2022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持续推进完善“学-研-赛-评”教师育人能力培育体系内涵式发展,在教师培训与发展内容、教学发展组织体系、教学比赛与成果培育、校本成果与品牌专栏、教研等支持保障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一、教师育人能力培育体系转入内涵发展
2023年1月9日
其他

回顾·2022(五) | 校院协同 久久为功 多措并举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学为中心,关注成长”的质保理念,基于审核评估试点工作中专家把脉问诊发现的问题,开展系列改革创新,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文化观为“支撑”,以内外双循环质保系统为“驱动”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全力做好审核评估试点研究及入校准备工作1.严阵以待做好入校评估准备工作在上一年度顺利完成自查自建和线上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周全的入校评估工作方案,层层细化、责任到人。具体包括安排工作人员、制作宣传材料、加强环境整治、开展档案检查、制定考察路线、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接入校评估,打好最后的“冲锋仗”。2.协助评估中心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改进工作研究2022年上半年,受评估中心委托质量办开展关于评估试点工作流程改进工作研究。通过对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其对于审核评估流程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提炼关于评建改的可宣传推广的经验,总结形成《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试点改进研究报告》及《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试点改进支撑材料》,项目研究工作已于2022年6月通过评估中心验收。二、全方面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1.手段先行,搭建教学质量监测一体化平台搭建质量监测一体化平台,旨在集成内部评估的“三阶段”“三环节”“三层次”的全部教学质量数据,从而实时监督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并且利用数据发现亮点、查找短板、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在2022年度春、秋两个学期为应对突然爆发的疫情全部课程转为线上教学的关键时刻,线上听评课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质量办通过线上听评课系统加强线上教学管理与督导,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健全组织,协同校院两级视导专家促发展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育教学视导工作机制,强化本科教学视导专家队伍建设,修订发布《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视导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6月修订),协同校院两级125位视导专家大团队为主线,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教学视导工作管理,加强校院两级沟通合作,完善视导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视导工作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为进一步促进校院两级本科教育教学视导工作齐抓共管,打造“样板院级视导组”工程,确立了理学院、工学院、动物医学院、生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学院为“样板院级视导组”。3.自查自纠,规范教学文档稳定教学基石为进一步规范课程考核文件存档,加强课程考核管理,2022年11月,本科生院协同校院两级视导专家赴西校区各学院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教学文档检查工作,深入了解教学运行状况,帮助各学院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本科生院连续15年赴各学院检查教学文档质量,了解教学一线现状,发现教学运行问题,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文档检查质量办坚持每天针对当日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及问题及时总结,形成图文并茂的简报及时发布。三、科学组织优化教学奖励评审工作精心安排,扎实做好各类奖励评选表彰及推荐工作。秉持为老师服务、为学校争光、为党和国家选拔人才的理念,合理调度人、财、物资源,圆满完成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励评选工作。各项评审推荐工作组织慎密、流程清晰,强调师德为先、人才培养为重。学校新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霍英东教育教学奖,市级育人团队、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管理人员等多项教育教学奖励,树立榜样,发挥正向激励效应,引导全校师生追求卓越。往期精彩回顾·2022(四)
2023年1月8日
其他

回顾·2022 (四) | 涵养品性 塑造价值 中农通识引领全面发展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旨在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涵养品性、塑造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科生院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核心思想,对标对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凝聚共识,形成“通古今,以成格局;识世变,赓续稼穑”的中农通识育人理念。深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通识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拓展通识教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农通识”育人体系,积极回应“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之呼。一、优化机制,打造协同育人模式(一)组织机构建设组建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顶层规划、方案设计与课程质量评估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落实各项工作。组建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下设美育教学中心,统筹协调校内优势资源,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全方位推进美育工作。(二)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校内+校外”共建模式,吸引优质师资,培育高质量课程和教学团队,保障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出台《中国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本生〔2022〕007号)文件,规范课程的申报流程级质量监控机制;出台《中国农业大学美育改革方案》(中农大教字〔2021〕12号),规划设计美育治理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二、大师引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一)核心通识课程模块化设计自2016年启动通识教育改革,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核心通识课70门,普通通识课200余门,校际共享课100余门。其中核心通识课由学校的院士、名师领衔开课,按照自然探索、社会认知、传统文化、哲学智慧、乡村振兴等五大模块课归类,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前沿性、学科交叉性,涵盖耕读文明、生态文明、文化艺术、人文社科等领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二)特色通识课程通盘筹划由校长、院士和知名教授解读绵延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优质在线课《大国三农》第一季于2020年上线,被国内百余所高校选为学分课,“学习强国”等网络点击量超过700万次。2022年再接再厉,邀请院士名家聚焦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统筹开发《大国三农II》,已于年底上线。为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沟通表达能力,2022年全校招募组建了《沟通与写作》课程首批团队,研发出四大板块12个主题课,涉及汉字文明、乡土中国、广阔江河、文学影视等,促进学生形成对科学与人文多学科领域的认知与深度思考。(三)校际通识合作共享广泛开展校际交流,与延河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成员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形成优势资源共享。“沟通与写作”团队作为首批成员加入清华大学组建的中文通识写作课程虚拟教研室(筹),得到同行认可。三、成果培育,拓展通识教育文化(一)通识在线课与教材成果显著积极培育通识教育成果,《大国三农》第一季获评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耕读教育十讲》通识课程教材获评北京市优质教材,同时入选“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以通识体系为题,申报的课题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立项。(二)美育浸润计划成效显著构建“理论+鉴赏+实践”美育课程体系,涵盖曲艺、美学、建筑、书法、国画、创意制作等领域,特色案例在教育部网站报道。联合央美、国音、上戏等专业院校,打造“禾美大讲堂”“禾下沙龙”等特色品牌。邀请艺术家进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获评北京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三)中农通识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创立多元文化品牌,联合学校
2023年1月7日
其他

回顾·2022(三) | 价值引领,知行合一 本科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发展为目标,齐心协力深化改革创新,突出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一、制定十大专项行动,明确新一轮改革方针指南
2023年1月6日
其他

回顾·2022(二) | 准确识变 积极应变 全力保障本科教学运行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
2023年1月5日
其他

回顾·2022(一) | 风雨兼程 阳光招生 生源质量稳中向好

编者按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基础环节。2022年,在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按照“公正、和谐、服务、创新”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
2023年1月4日
其他

齐心协力 继往开来 | 2022年12月本科教育教学大事记

本科教育教学12月大事记教学建设12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中期推进会顺利召开。会议特邀南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资深专家进行线上指导,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出席并发言。学校13个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分别做中期报告,与会专家逐一进行提问和点评。12月17-19日人文社会科学、工学与信息科学、理学三个大类平台课程委员会相继召开会议,会议分别由林万龙、康绍忠、周志强三位主任委员主持。会议审议了大类平台课程清单、课程责任教授,并逐门审议了课程育人大纲,三个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正式确立。12月20日《大国三农II》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正式上线。学校在《大国三农》课程的良好建设基础上,适时推出课程第二季,汇聚名家,精心打造,选取智慧农业、智慧养殖、水安全与粮食安全、兽医公共卫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变革等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引导学生乃至全社会进入三农问题更广阔的视野。12月26日2023年“英才计划”学生选拔面试工作顺利完成。李德发、沈建忠、彩万志、周志强、郭岩、夏国良导师团队分别组织在线面试,选拔出11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未来一年时间里,在我校学术实力顶尖的导师团队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讨论和科研实践。通识教育12月5日本科生院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召开通识教育课程审议会。会议特邀校内深耕于本科教育教学并在通识教育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共同审议盘点了学校开设的240门普通通识课程,为通识课程体系化建设提供发展思路。质量保障12月28日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视导农科理科组工作暨教学文档检查总结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分享了有待改进的课程调研数据,总结了教学文档检查工作的亮点和问题。学校将持续强化本科教学视导专家队伍建设,完善校院两级视导工作机制。12月29日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视导文科工科组工作总结交流会议顺利召开。校级视导文科组工科组专家代表分别对各组视导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视导组与各学院的宝贵意见将为我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方向。教师教学发展12月27日学校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通过直播评审方式顺利举行,23位教师同场竞技,700余位教师在线观看比赛直播。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师团队、资源与环境学院丛汶峰教师团队、植物保护学院柳丽君教师团队、动物医学院张蕊教师团队、经济管理学院陈俞全教师团队获得一等奖。招生工作12月19日学校发布《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2023年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继续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新农科建设12月2日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发布《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简报》2022年第三期,聚焦“深化校企合作
2023年1月3日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2023年新年贺词

日月行天,江河经流,时光流转,万象更新!2022年,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回首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过去的一年,高效应对疫情防控,招生培养稳定运行。面对疫情,创新招生宣传形式、持续提升招生精品形象,多频次高强度地开展招生咨询会140场,累计观看量达80.7万次。2022年共录取普通本科新生3660人,第二学士学位530人,生源质量稳定向好。教学管理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坚持做到课程教学有要求、教学资源有统筹、服务支持有保障、教学质量有监督,平稳完成5400余门课程的授课及14000余名本科生的学业服务。过去的一年,深化“课程即思政”创新理念,高质量推进情怀教育。大力弘扬学校育人特色,打造本科教育核心支撑项目,树立课程、教材“大国三农”品牌。《大国三农》在线课程选课学校达到131所,选课人数近4.4万人,全网课程访问量突破700万。“大国三农”系列规划教材新增38本,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探索打造云享数字化教材12本。强化专业思政,思政资源共建共享,打造7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专项教改30项。围绕“思政理念”“思政示范”“思政设计”开展11期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在北京高校首届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中,推荐的5项本科课程全部入选。过去的一年,突出交叉融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主动面向农业科技与产业前沿,从课程体系重构、优化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等方面纵横谋划,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立由校领导、院士、国家名师等领衔的五个大类平台课程委员会,推动课程体系从“通专平衡”向“交叉融合”迭代升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实施生物科学、生物育种“强基计划”“3+5”本研衔接培养。组织申报的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功获批,构建了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高地,该模式获得北京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点立项”。过去的一年,坚持通专平衡,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拓展通识教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农通识”育人体系。出台《中国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完善“理论+鉴赏+实践”课程体系,整改240门普通通识、模块化70门核心通识,增设涉农核心通识9门、普通通识25门、美育通识6门,重点打造《沟通与写作》等特色通识2门。开展“博闻堂”“公开课”“大家谈”等品牌活动40余场。过去的一年,资源共建共享,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开展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和智慧管理平台升级。建成智慧教室4间,搭建覆盖全校的公共教室线上线下直播教学平台、跨校区直播互动教学平台、线上巡课平台、在线教学督导平台,完善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培育15个高标准、强特色的混合式课程“样板间”,新增10门高质量在线课,建成108门在线MOOC、5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一批微课资源组成的在线教育课程群,其中有100门次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重点建设11个校级虚拟教研室,6个虚拟教研室入选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另有1个项目入选首批重点领域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联合中西部高校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6门课程打破空间壁垒,实现了多校师生跨越千里同上一堂课的盛况,推动了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过去的一年,实施交流计划,扩展师生国际化视野。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实施“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项目”,重点支持“全球农业青年领袖项目”“国际种业菁英人才卓越领导力提升计划”“宁波诺丁汉交流项目”和“国际化教师发展项目”等国内国际化项目,178名本科生参与学习、实践。过去的一年,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健全内外双循环的质量保障体系,修订视导工作管理办法,完善视导工作体制机制,校院两级共选聘视导教师125名。建设质量监测一体化平台,实现线上听、评课,加强线上教学管理与督导,实现多层次评价信息化,有效保障实时反馈从而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过去的一年,坚持内涵发展,完善教师育人能力培育体系。健全院级教学发展组织体系,19个教学学院分中心全部成立,开展活动85场。系统实施教学比赛成果培育,举办培训145场,年增长33%。获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过去的一年,持续发力,强化新农科建设中心示范引领性。研制《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并由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开展全国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实施进展与问题调研,出版《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报告(2021-2022)》,加强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治理体系建设,成立涵盖60余所涉农高校的联络工作组。组织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2022年会暨第二届高等农林教育论坛,组织举办“新农”大讲堂。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 2022年11月本科教育教学大事记

本科教育教学11月大事记抗疫在行动11月20日-30日根据北京市防疫政策规定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本科生院对本科教学做出及时调整,发布多条关于调整本科教学安排的通知。目前,全部课程转为在线教学,全部课程考试转为在线考试。本科生院上线“空中课堂”和腾讯会议教育版,并为师生提供全天候线上教学和考试的服务与保障,确保等效同质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学习党的二十大11月3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在东校区召开,校长孙其信出席备课会并讲话。他指出,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1月2日本科生院党支部联合植物保护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院党支部、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烟台研究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副校长林万龙以普通党员身份为师生做专题报告。各支部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相关阅读11月16日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组织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视导通讯》2022年第三期上线啦!

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视导宝贵经验分享和高等教育思想交流、宣传学校教学管理动态、鼓励一线教师教学创新,本科生院推出《视导通讯》2022年第三期,围绕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教育教学创新、通识教育观点、教学名师论道四个模块,刊发高质量论文,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长按识别图中下方二维码开始阅读往期精彩《视导通讯》2022年第二期上线啦!促视导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承担使命 开拓创新 | 学校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会

林万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3金3银2铜!

成为植物医生的一门必修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访我校调研交流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金课解密XV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金课解密XVI | 成为植物医生的一门必修课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农情怀,掌握扎实的植物病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全球视野、审辨思维、创新创业和学习发展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云”访我校调研交流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11月8日上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一行“云”访我校,线上调研学习中国农业大学作为试点高校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做法经验。我校副校长林万龙、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谭豫之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主持。会上,林万龙表示,2021年9月以来我校作为三所试点高校之一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一类评估,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试点工作既是全面检验、诊断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抓手,也是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针对性改进提升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本次经验分享,能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精准开展审核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并增进两校合作交流。吴卫星对中国农业大学表示感谢,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我校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各阶段所制定的有效方案、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所形成的先进经验,从而有效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工作开展。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挂职)韩宇从评估要义、总体部署、自评报告撰写、线上评估开展几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我校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详细情况,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质量共同体意识,其本质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单位、评估专家对学校的“会诊”,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进行协商诊断,目的在于发现学校真正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学校整改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谭豫之表示自评报告是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重中之重,自评报告及相应的支撑材料是评估专家考察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应当字斟句酌、详略得当、言之有据。精干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审核评估工作组核心人员务必要全面熟悉教学运行工作,并做好随时“上阵冲锋”的准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会人员代表分别从审核评估工作体系搭建、动员部署、自评自建、支撑材料准备、亮点材料撰写等多个方面向我校审核评估工作组取经,会议双方深入讨论和交流。曹志军总结发言时指出,此次交流为两校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我校将蹄疾步稳地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后续工作,希望本次交流不仅能为双方进行下一步审核评估工作提供思路和经验参考,更能促进双方未来更深、更宽、更广的合作交流。责编:李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金课解密XV | 立体教学,教科结合-走近《植物生物技术导论》

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专门为中国农大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拍摄了“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累计有超过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光明日报 | 林万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深刻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全球来看,凡是实现了现代化、同时又有较大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的国家,无一不是农业强国。这是由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所决定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建设农业强国对我国的发展与安全都有更为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时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因此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显著不同于其他国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极端重要。这既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目标,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与考量农业强国建设成就的“一票否决”性指标。必须构建大食物观下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决防止以建强农业为名,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之实的行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方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同步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农业强国建设不仅意味着强农业,还意味着强农民、强乡村。发展道路上,需要我们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模式上,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使广大农民和广袤乡村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同时,必须坚决防止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而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同步提高的情况出现,以促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促进农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进步。农业强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是关键。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逾61%,而荷兰的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达97%,德国、美国均超过了90%。促进农业物质文明,必须将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科技充分运用于农业领域,加强新农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与此同时,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一定要充分关注并挖掘、利用好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农业中所蕴含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优秀农业文明,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智慧农业。这需要我们把农药、化肥施用强度降下来,强化土壤修复,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保护好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将农业建设成绿色产业,乡村建设成宜居之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还必须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农业强国建设要求我们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既要立足自我、防止受制于人,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提高发展效率。应加大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教育理念和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农业走出去力度,尤其要把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助力这些国家的农村减贫和农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11月7日作者:林万龙,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往期精彩喜庆党的二十大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喜庆党的二十大 | 2022年10月本科教育教学大事记

本科教育教学10月大事记喜庆党的二十大10月16日本科生院全体教职员工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10月23日本科生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在线辅导报告会。10月24日学校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党委书记姜沛民向干部师生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本科生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学习。相关阅读学校要闻10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校长孙其信文章《加快布局新农科专业
202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