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 (四) | 涵养品性 塑造价值 中农通识引领全面发展
编者按
2022年,本科生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大国三农”情怀,围绕学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一流本科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引领全国新农科的建设和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旨在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涵养品性、塑造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科生院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核心思想,对标对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凝聚共识,形成“通古今,以成格局;识世变,赓续稼穑”的中农通识育人理念。深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通识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拓展通识教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农通识”育人体系,积极回应“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之呼。
一、优化机制,打造协同育人模式
(一)组织机构建设
组建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顶层规划、方案设计与课程质量评估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落实各项工作。组建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下设美育教学中心,统筹协调校内优势资源,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全方位推进美育工作。
(二)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校内+校外”共建模式,吸引优质师资,培育高质量课程和教学团队,保障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出台《中国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本生〔2022〕007号)文件,规范课程的申报流程级质量监控机制;出台《中国农业大学美育改革方案》(中农大教字〔2021〕12号),规划设计美育治理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二、大师引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
(一)核心通识课程模块化设计
自2016年启动通识教育改革,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核心通识课70门,普通通识课200余门,校际共享课100余门。其中核心通识课由学校的院士、名师领衔开课,按照自然探索、社会认知、传统文化、哲学智慧、乡村振兴等五大模块课归类,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前沿性、学科交叉性,涵盖耕读文明、生态文明、文化艺术、人文社科等领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二)特色通识课程通盘筹划
由校长、院士和知名教授解读绵延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优质在线课《大国三农》第一季于2020年上线,被国内百余所高校选为学分课,“学习强国”等网络点击量超过700万次。2022年再接再厉,邀请院士名家聚焦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统筹开发《大国三农II》,已于年底上线。为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沟通表达能力,2022年全校招募组建了《沟通与写作》课程首批团队,研发出四大板块12个主题课,涉及汉字文明、乡土中国、广阔江河、文学影视等,促进学生形成对科学与人文多学科领域的认知与深度思考。
(三)校际通识合作共享
广泛开展校际交流,与延河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成员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形成优势资源共享。“沟通与写作”团队作为首批成员加入清华大学组建的中文通识写作课程虚拟教研室(筹),得到同行认可。
三、成果培育,拓展通识教育文化
(一)通识在线课与教材成果显著
积极培育通识教育成果,《大国三农》第一季获评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耕读教育十讲》通识课程教材获评北京市优质教材,同时入选“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以通识体系为题,申报的课题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立项。
(二)美育浸润计划成效显著
构建“理论+鉴赏+实践”美育课程体系,涵盖曲艺、美学、建筑、书法、国画、创意制作等领域,特色案例在教育部网站报道。联合央美、国音、上戏等专业院校,打造“禾美大讲堂”“禾下沙龙”等特色品牌。邀请艺术家进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获评北京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三)中农通识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创立多元文化品牌,联合学校 “二十四节气工作室”“乡土乡亲协会”“美育教学中心”等,组织开展“博闻堂”“公开课”“大家谈”等讲座沙龙活动40余场。举办“通识教育征文比赛”“二十四节气创意大赛”“发现学科之美创意大赛”等多项赛事,营造了浓郁的通识教育文化氛围。
往期精彩
回顾·2022(一) | 风雨兼程 阳光招生 生源质量稳中向好
回顾·2022(二) | 准确识变 积极应变 全力保障本科教学运行
回顾·2022(三) | 价值引领 知行合一 本科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