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农”大讲堂开课 | 首场聚焦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改革方向


7月21日下午,为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以下简称农林分会)成立一周年,农林分会启动了“新农”大讲堂。首场讲座邀请了农林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涛教授做“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改革方向”的报告。讲座由农林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教授主持。

王涛首先从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理论支持、改革方向论述了高等农林教育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他说到,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和一系列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加快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深悟透这些精神指示并付诸办学实践是当今农林院校的头等大事。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人才培养的系统论为理论支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王涛强调,人是由生活、生产、生态等分系统构成的巨复杂生命系统,教育要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四个关系”问题。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从系统结构来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规律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勤劳勇敢、创新能力……从培养方式来说,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建构系统模型、设计建设方案、监理方案、反馈优化方案等。我们的改革不能再走以往发展的延长线,修修补补无济于事,需要探索好高等农林教育规律。在改革方向上,要把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涵,建立和完善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教育体系,建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变革建设新农科一流专业。




王涛讲述的第二个主题是为什么推进教学改革以及怎么改革。他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是教师运用思想和工具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活动或过程,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在活动或过程中有新的增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适用于教学活动和过程。他详细比较了互联网时代前后教学生产力三要素和生产关系三要素的变化,并总结说,从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来看,由以往教师拥有先进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原动力;从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由以往教师所有,转变为教师有、学生也有,这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两个根本因素的转变,决定了为什么要推进教学改革。

关于教学如何改革,王涛认为,要根据课程特点,正确处理好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设计教学,导演教学活动和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包括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等。同时,要努力使教师掌握先进教学生产力、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开展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数字化修养和技术水平。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还要努力促进教师职业进步和人生理想、价值的实现。从学生的角度说,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批判学习等都需要教育,学校要设置必要的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进步。

王涛最后呼吁,建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要形成中国范式、中国风格。希望高等农林教育同仁共同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道路。

本次讲座通过央视频直播,截止目前有近1400人在线收看了讲座。讲座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认为王涛理事长的报告厘清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很多模糊概念,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内在原因与动力,对于指导实践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据悉,“新农”大讲堂后续将定期举办,邀请业内顶尖专家学者、管理者、创业者来做讲座,将以科学的精神、深厚的情怀、专业的水平、详实的数据、生动有趣的案例,为公众呈现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里既有理论前沿的探讨、改革思想的碰撞、实践探索的交流,还有生动的科普、科学家和创业者们的感人故事、产业一线的最新进展、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敬请大家关注。


央视频直播二维码


来源:高等农林教育公众号


往期精彩
学校召开《沟通与写作》教学团队聘任会暨课程大纲审定会
本科生院召开院务会扩大会议  加快推进2022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学院在行动|教育部园艺专业虚拟教研室召开建设启动会
中国高等教育 | 孙其信 林万龙:胸怀“国之大者” 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
江西于都县来校对接 “县中托管”帮扶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