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一门课,为何如此受欢迎?
导
语
是什么课一放出就立刻选满?
是什么课吸引大四宝宝长期旁听?
是什么课,如此年轻又如此备受瞩目?
答案:《沟通与写作》核心通识课。
课程背景
孙其信校长在2021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大会上讲,我们的学生很能干、肯吃苦,但需要加强表达、沟通、写作能力培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一号文件《深化知农爱农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专项行动方案》中的一项改革举措,它是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中通识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承载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在学校统筹建设下,在校内外专家指导下孕育而生。
关于主题
经历了冬的酝酿,春的筹划,夏的准备,在这个崭新的秋,《沟通与写作》顺利开课。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时辰,我们有十二个美好的主题。
十二个主题凝聚了十二位来自不同学科老师们的智慧:从汉字与农耕文明的历史渊源,到转基因的现代故事;从孕育璀璨文化的大江大河,到《理想国》中窥见的自我价值;破解乡土中国饱含的乡村振兴密码,冲破信息茧房的勇气;透过“基因”,读懂“情书”,“文学与影视”需要慢阅读,正视我们身边的“微生物”,感恩“农耕食韵”,共同畅想“未来农业”。
课堂反馈
学生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吸引我们的是主题,让我们惊喜的是互动,最宝贵的还是沟通与表达能力在悄悄生长。对选课幸运儿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学生更喜欢这种小班主题式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课堂活动满意度均超过95%。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配音、演讲、故事会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集体备课
开课满月之际,10月12日上午召开的《沟通与写作》集体备课会议上,英郑欣、梁志宏、张俊争等老师就短文选题及教学过程中专业与通识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程楠老师分享了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经验;牛俊老师强调了面对基础差异要注意保障好同学们的积极性,把握课程的进阶节奏;李学贤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让学生点评范文、讲故事、互相点评等方式提高参与度的教学技巧。马雯秋、季方老师提供了组织课堂辩论的经验;安文军老师展现了通过每日交流互动让同学们进入所选主题情境当中的方法。
滑动查看更多
教学团队的交流探讨赢得了学校通识委员会代表的一致认可。罗云波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的用心和才能,赞扬了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情谊,相信老师们会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周志强老师表达对通识课的展望,他指出通识课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老师可以用自己的魅力和引导力与学生沟通,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何志巍老师代表本科生院对教学团队表达了鼓励和支持,强调了学校和本科生院对“沟通与写作”课程的定位和期望,表示本科生院将会继续创造和提供各项保障措施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学
生
说
《沟通与写作》是一门有意义的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质量过硬,被课程吸引,我主动旁听了5个课堂。张俊争老师幽默、李学贤老师深沉、刘子瑜老师健谈、程楠老师有激情、英郑欣老师比较细致,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现出积极回应老师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的意愿。作为大四老生,我建议学弟学妹把“满足探索事物和学习知识兴趣”作为学习重要动力,并养成对所学知识和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提升思辨能力。
——王 皓
在《沟通与写作:汉字、农业与文明》的课堂上,同学们围坐一起,讨论猜字,了解汉字背后的含义。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如今的现代化社会,我们通过文字留下我们的思考痕迹。我们从汉字入手,重新认识中华农耕文明一路走来丰富精彩的故事,让我感到收获颇丰。
——廖佳艺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已经大概了解了转基因技术具体的操作,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产品能给我们带来的益处等。除了收获丰富的知识,我还获得了与其他课不同的,丰厚的上课参与感。课上的交流研讨,头脑风暴,角色辩论,大咖授课,课下细致的面批面改,都让我有所触动有所收获。很喜欢程楠老师的沟通与写作课——《转基因的故事》!
—— 赵婉旭
也许因为从小喜欢关于汉字与文学方面的内容,也许是综合了时间安排各方面的考虑,我们宿舍有5人不约而同选择了《汉字、农业与文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汉字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了解到了平时许多常见汉字的古体写法与最初意义,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华农耕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内在缘由。小汉字,大农业,大文明!
—— 强基222班五位同学
老是
师
说
英郑欣老师:从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到徐志摩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描述中,我们想象着爱情的模样。然而“高考前恋爱打断腿、毕业后单身拼命催”现象的存在,让很多同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爱情。“沟通与写作”课程的开设,使我有机会能在课堂里和同学们一起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爱情。希望同学们在通过文字思考爱情的同时,也能在生活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牛俊老师:小时候,要沿着一条小河走着蜿蜒的山路,走到小河流入大河处的小渡口,乘上一位老爷爷用竹竿撑行的摆渡船,去上学。爸爸是小学语文老师,时常捡起路边能画出颜色的小石头,在沿途的石壁上教我认字,同我一起背古诗词。渐渐的,我从书中文字的江河里看到了大山之外的风景,知晓了社会与国家,读懂了人间与真情。《沟通与写作》是我想带领当代大学生一起去欣赏的江河,一起携手向前的同学们笔下的美丽中国!
许峰老师:“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先贤的哲学信条,也是当今大学生缺乏的认知能力,面对学业的压力,前途的不确定性,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意义,所以我很想开设一门通识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从经典名著中找到启迪,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雯秋老师:“笔乃心灵之舌”。从求学到做研究再到任教,一路走来,我深知良好的沟通和写作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沟通与写作》这门课,不仅让我邂逅一群如此优秀的老师们,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将这项能力结合各自专业所长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重新认识写作、学会写作。未来,我希望有机会邀请更多的写作达人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产生有趣的思想碰撞。
安文军老师:二十年前,初来农大的我上的第一门课就是写作课。那时候,面对动辄二三百人的大课堂,有初登大学讲台的兴奋,更有难以言说的无力。缺乏足够的沟通,没有批改互动的写作,一切美好的设想只能是水月镜花。二十年后,学校开启了沟通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本科生院投入如此多的资源与精力推动,有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家团队做指导,很难不让人心动。上这门课,于我既是“重操就业”,也是“全新体验”。12人的课程教学团队,充满活力,乐于奉献,可爱、可敬,一切超乎预料,一切想象都有实现的可能!
刘海英老师:我平时主要讲授英语文学课程,课堂讨论双语进行。在我设置的“文学与影视”主题课程中,学生自选题目,中外作品不限,入门没有门槛,交流和写作使用中文,沟通没有语言障碍。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缺乏说理文写作指导,急需一个交流平台。我既希望与来自不同院系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也特别期待与年轻学子一起讨论文学艺术与人生哲理等话题,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心声,共同思考。
季方老师:十几年的编审工作让我经常有机会和作者探讨学术论文写作,学生写作时的"习得性无助感"让人心酸,和同学们聊的越多越发现大家需要提升的不光是写作能力,更是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水平,但苦于没有一门课能系统的解决。本科生院集全校之力开设的《沟通与写作》不就是这门“梦中情课”吗,希望12人教师团队和同学们共同成长,愿我们的192名学生言之有理,文之有物。
李学贤老师:记得还在孩提时代的懵懂中,跟着姥爷学写春联,稚嫩地挥洒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很有仪式感地贴起来,兴奋地期待着节日的鞭炮、美食、新衣以及来年的风调雨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农大教师当传“中华文明”之道、授“农耕食韵”之业、解“沟通与写作”之惑,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激扬青春、学农有成、再攀高峰,努力奏响无愧自我、无愧家庭、无愧时代的新乐章。
“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 《沟通与写作》诞生于金秋时节,携着金色的希望,走向未来。
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
《沟通与写作》教学团队
图文编辑 丨 仇莹 李沐 朵蓝
往期精彩:
喜迎二十大|《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报告(2021-2022)》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