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近代史》2024年第2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点击图片订购《中国近代史》






摘 要




美国在近代中国行使治外法权的司法与外交手段——以“华尔遗款案(1862-1904)为中心屈文生【摘   要】1862年,“常胜军”副将华尔在宁波去世前留下遗嘱,称上海道台吴煦与记名道杨坊分别欠其银若干。华尔遗产管理人遂在美国驻沪领事法庭对吴、杨二道台分别提起诉讼。美国驻沪领事法庭组织中人对本案进行“会断”,但发现该索欠案并无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持。当美方自觉在用尽司法救济手段而无法基于国内法索得利益后,逐步依靠外交“交涉”等法外手段,终在1904年借“庚子赔款”成功索得所谓“华尔遗款”。“华尔遗款案”先后经过“会断”与“交涉”两个阶段,而“会断”与“交涉”恰是美国在半殖民地中国行使治外法权的常见方式。“会断”是司法霸凌手段,而“交涉”为外交霸凌手段,二者都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侵犯。在司法与外交的复合语境下讨论该案可以发现,美国早期对华行使治外法权时,一旦在常规、确定性的司法程序中无法获得救济时,往往会利用非常规、不确定性的外交霸凌手段来支配华洋交涉案件之审理,从而实现攫取治外法权之目的。【关 键 词】华尔遗款案;会断;交涉;治外法权【作者简介】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外语学院。

【原文出处】《法学》(沪),2023.9.16~32


率由旧章:从华人相关命案再探清朝在朝鲜领事裁判权的实相(1882~1894)周国瑞【摘   要】清光绪年间,对于在朝鲜华人与朝鲜人之间的命案,清朝积极主动,力求公正结案;朝鲜在华人为嫌犯的案件中表现主动,却在华人为受害者的案件中消极应对。朝鲜的司法行为限制了清朝在朝鲜的领事裁判权,而清朝没有因为享有领事裁判权干涉朝鲜的司法主权。清朝将涉案华商引渡回国受审、派人监督朝鲜行刑的举措,不能看作是因享受领事裁判权而对朝鲜主权的干涉。由于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存在,所以清朝的司法措置不过是两国司法传统在现世的率由旧章而已,这同帝国主义列强凭借领事裁判权肆意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为有质的区别。【关 键 词】命案;袁世凯;领事裁判权;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作者简介】周国瑞,历史学博士,齐鲁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当代韩国》(京),2023.3.63~7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在朝‘领事裁判权’研究(1882~1894)”(项目编号:21FSSB012)的阶段性成果。


袁甲三、胜保之争与咸同年间皖省军务赵广军  李心毅【摘   要】袁甲三与胜保是咸丰、同治年间清廷督师安徽的两名主要大员,对安徽政局的影响举足轻重。袁、胜两人先后入皖,在共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矛盾重重,并未形成清廷所寄望的“和衷共济”局面。在袁、胜之争中,袁甲三处于下风,时常遭受胜保有意无意地打压。然而,随着两人矛盾的扩大,形势逐渐逆转。袁甲三凭借地方士绅与湘军势力的支持在安徽立足,并击败胜保,最终被塑造为“中兴名臣”。胜保则在离开经营多年的安徽后,逐渐失势,乃至被杀。同时,湘军势力在袁氏配合下,顺势接手安徽,将其纳入控制之下。袁、胜之争是理解咸同年间安徽政局人事关系变化的关键线索。二人围绕皖省军事最高指挥权的明争暗斗,可以折射出这一时期满汉力量的消长与央地关系的变化。【关 键 词】袁甲三;胜保;曾国藩;督办皖省军务【作者简介】赵广军,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心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23.11.80~9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教会土地研究”(19BZJ034)。


清末官制改革与丞参兴废林浩彬【摘   要】丞参设置起源于总理衙门改设为外务部,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官员升途、促进职官专门化以及沿用总理衙门总办章京旧制。光绪三十一年,清朝出现关于六部设置丞参问题的讨论。各种意见分歧的实质,是设置丞参增加职官层级实现上下贯通以保证专门化,还是沿用并改良堂司直接、大小相制、差遣与实职分离以及内升外转的旧制以保证专门化。丙午官制改革,清廷决议在各部普遍设置丞参。相比于日本基于政务官、事务官分类的扁平化职官设计,清朝的丞参由于其提供升阶的作用,更多是基于分层的垂直化职官设计。清季仿照日本实行新内阁官制,基于分层的垂直化职官设计被认为缺乏效率,被基于政务官、事务官分类的扁平化职官设计取代。清朝试图裁撤各部丞参,只是因丞参的出路问题以及部分部院的抵制而未能彻底实现。丞参兴废对于清末部院官制与内官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关 键 词】丞参;部院官制;内官制;改革【作者简介】林浩彬,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南京210023)。

【原文出处】《学术研究》(广州),2023.11.14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举制度与近代中国的铨选转型研究”(CZS033)的阶段性成果。


文明标准与文化冲突:传统中医验孕法的近代境遇与转型探索崔军锋【摘   要】受西医东渐的冲击,近代中国传统医学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以其颇具特色的验孕法为例,可以很好地揭示中国传统医学、尤其是其诊断技术面对时代困境所做的转型探索,其对西医理论与技术的借鉴与吸收;对于认识和发展现代“中医”,可提供一项历史的镜鉴;对于其中蕴含的近代文明标准争议与文化冲突,亦可有一番深切细致的体认。传统中医通过脉诊、问诊和药物诊断等方法判断妇女妊娠与否,并预测胎儿性别;其验孕技艺受阴阳学说的影响深远,体现了以气血为主的身体观。近代西医东渐后,西医验孕术对传统中医产生强烈冲击,传统中医验孕法逐渐衰微,不得不进行转型探索,对西医验孕术加以吸收与利用。在西医实验医学、各种先进医疗器械为辅助的诊断技术持续输入下,中医在包括验孕在内的病证诊断方面渐失优势,很大程度上让位于西医技术。但在某些方面,传统中医及其诊断术或许能为未来医学发展提供一定灵感与要素。【关 键 词】传统中医;验孕法;西医东渐;文明标准;文化冲突【作者简介】崔军锋(1978-),河南浚县人,历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疗社会文化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晚清史(金华 321004)。

【原文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京),2023.9.104~113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冷门绝学课题“西医书编译与晚清医学知识转向”(23LMJX03YB)。


西鸣东应:国际禁毒运动与清末民初民间禁毒组织的发展黄  运【摘   要】清末民初,民间禁毒组织陆续出现,影响日益扩大。除毒品日益泛滥和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等国内因素外,民间禁毒组织的发展和彼时国际禁毒运动也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期,以上海万国禁烟会、海牙国际鸦片会议和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的召开为主要标志的国际禁毒运动,不仅促使清末民初政府采取更多禁毒举措,而且推动了中国民间禁毒组织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中国国民禁烟会、万国拒土会和中华国民拒毒会等民间禁毒组织的陆续成立和开展活动。由清末至民初,民间禁毒组织呈现由区域性组织发展到全国性组织、民族主义化和去殖民化等趋势。国际禁毒运动对中国民间禁毒组织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复杂曲折和多维的,因为双方之间存在民族国家这一实体。这三方之间的互动形塑了国际禁毒运动对中国民间禁毒组织的影响。大体而论,国际禁毒运动和中国民间禁毒组织呈现一种西鸣东应、互相促进的态势。【关 键 词】民间禁毒组织;万国禁烟会;海牙国际鸦片会议;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作者简介】黄运,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医疗社会史中心博士。

【原文出处】《医疗社会史研究》(京),2023.15.116~137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鸦片之外:晚清民国时期精制毒品的消费、供应和管制”(21PJC060)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禁毒史(多卷本)”(18ZDA215)阶段性成果。


从“劝忠之典”到“千秋论定”:关于甲午战争阵亡将领官修传稿的制度脉络及其转型孙  青【摘   要】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叙述与战事的发展相伴而生,并绕织于中国修史形式萌发重大转折之际,逐渐汇入到近代知识生发机制转型的历史脉络中。通过考察清季民初甲午阵亡将领官修史传的诸多稿本,厘清这些战事的官方历史叙事在与政治过程密切绾结的制度机制中形成的具体过程,并讨论这些生成于国家军政事务过程的史传文本随着晚清民初的政经变动而发生的各种变化。可以发现,官修史与帝国文书行政之间绾结、解纽及逐渐向下开放的历史过程,构成了中国近代史学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关 键 词】中日甲午战争;历史叙事;官修史制度;史馆传稿;文书行政【作者简介】孙青,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原文出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23.6.31~42,8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日甲午战争早期历史叙事在全球的形成与流传研究(1894-1927)”(项目批准号:17BZS137)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经世文编”的知识分类:一种理解西方科学的方式朱昱坤  聂馥玲【摘   要】作为近代经世思潮发展的产物,自贺长龄的《皇朝经世文编》行世以后,晚清社会出现了一股赓续“经世文编”的热潮。“经世文编”成为审视晚清接引西学知识的重要维度,尤其是“文编”学术纲目之衍变,从中学传统的六目过渡到近代科学之门径,显现出中西学术相互纠葛的历史轨迹及西力东侵对传统经世学术造成的巨大冲击。此外,“文编”接引西方科学所形成的对“算学”的看法以及学用分途“重通轻专”等知识分类方式,也展现了“本土”因素对西方知识的接纳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可以管窥这一时期士人关于西方科学分类的逻辑,以及对西方科学的理解。【关 键 词】晚清;经世文编;自然科学;知识分类【作者简介】朱昱坤,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聂馥玲(通讯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呼和浩特 010022)。

【原文出处】《浙江学刊》(杭州),2023.6.217~2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晚清物理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JZD039)阶段性成果。


梁启超与中国工业文化严  鹏【摘   要】梁启超的经济著述有着从政治出发的着眼点,体现了在“灭国新法”时代里弱国被强国以经济手段控制的忧思,故其经济言说与其政治思考密不可分,这与工业文化以“国家理由”为内核相契合,也使梁启超成为中国工业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梁启超早年服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学说,但在日本接触了西方经济学的更多派别后,发展出了一种类似于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主张中国应先实施由国家培育工业的重商主义政策。梁启超与德国历史学派产生思想关系的方式是间接的,但对于历史与国家的共同兴趣使他较容易形成与该学派相近的观点。梁启超对德国历史学派式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在中国铺陈工业文化的作用。梁启超对中国工业发展模式的具体设想,融合了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则和重商主义的国家指导策略,着眼于培育和改良出口导向型的传统手工制造业。这种设想具有某种东亚发展型国家的色彩,但并未看到重工业在东亚发展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与中国工业化的实际展开路径也相违背。【关 键 词】梁启超;经济学;工业文化;德国历史学派【作者简介】严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工业文化研究》主编,主要从事工业史、工业文化研究(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工业文化与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研究(1860-1949)”(22JJD770032)的研究成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4年第5期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进两名教师
“这本书真没有想到能在大陆买到”(无删版)
被驱逐出大库伦的蒙古人
新书速递 | 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