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级医院与京城三甲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3-03-15

今天去东直门医院转科,遇到一个西北某省中医院安排来东直门医院进修一年的中医师。

交流一番,也有所感触。


(一)


进修:你知道哪位医生负责教学吗?我来进修,不知道找哪位老师报到。

实习:我只是在这里实习的,负责教学那位老师现在出去了。你说的进修是啥意思啊?

进修:就是我那的医院派我来学习。

实习:是你那医院直接联系东直门的,还是上面安排的?

进修:医院直接联系东直门的。

实习:你那医院是中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啊?

进修:西医院。

虽然名字还是叫中医院,其实里面全是西医。

实习:哈哈哈哈,尤其是心内这种科室对吧?(本来也寻思着估计只有中医院会派来这里进修了,没想到这位老哥这么实诚。)

进修:对,基本都是西医那一套了。

实习:你们那个中医院有几个中医?

进修:我在心内科,心内科就两个中医。主任是西医的。

那两个中医,一个去陕西进修了,一个是我,来这里进修了。

实习:来这里进修中医么?

进修:对,看看中医疗法啥的。

实习:我挺好奇的,你会摸脉吗?

进修:不会。

悟性比较一般,又没有老师带。

临床上也是看检查。

病人要吃中药,那就给他开一点。

主要还是靠西药。

实习:那你们那个中医院里面,有靠纯中医中药的么?

进修:基本没有。

(二)


实习:我听说不少县医院的医生生活舒适度其实比大三甲医院的要舒服多了。你看了这个北京的三甲,感觉是不是比你那县医院还要小?

进修:这边地价高啊,地皮值钱啊

我那边的地不值钱,一盖一大片的。

实习:你看这个医生休息室,这么小一个屋子,里面经常塞几十个规培生。

你那边一个科室三四个人,会有医生休息室吗?

进修:有。

总还是比这宽敞点。

你们这教学医院嘛,没办法。

实习:其实我真的觉得要是追求舒服的话,去县级医院比卷三甲舒服多了。

进修:这,其实吧,如果待遇好,那还是去三甲奋斗几年。

不过医生都是没什么钱赚的,要是不想那么辛苦,县医院确实也挺好。

随后再问了问,进修来北京进修,自己去外面租房子,住宿费可以报销,每个月拿基本工资+基本绩效。

这恐怕是规培生里面最潇洒的人了。

这位老哥确实是全程大实话,毕竟都是医学同道。

相当多中医院的科室是靠着西医撑着,或者是由西医出身的主任管理着。

县级医院如此,其实京城三甲也差不多。

这位老哥来进修一年,我虽然非常祝愿他能学有所成,但是心里还是没有抱太大希望。

我曾经和另外一位规培老哥聊过在医院学到的中医。

我当时讲,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不是也是一堆的协定方,医生只需要负责加加减减就好了?

规培说,那当然啦,比如说,病人说,我糖尿病。

于是医生在系统里面,就调出来糖尿病一号方。

接着询问,你有没有失眠,没有。

哦,那把酸枣仁那几味药去掉。

你有没有腹胀之类的,有。

哦,那加上几个健脾行气的药。

你上次吃了有没有好?好了一点

那原方的剂量就不需要改动了。

说真的,看得我都有信心了

只要我把大二那本中药书和方剂书多翻几遍,搞不好我也能当那个医生了。

下次干脆登录老师的帐号,把所有协定方都复制一遍,可能就再也不用跟诊了。

我当时哈哈大笑,之前看新闻,有一个中医诈骗团伙,靠着话术本冒充中医专家,一年居然赚了几百万。

现在老哥你把那些协定方全部复制粘贴出来,搞不好你也能写出一个北京三甲医院级别的话术本,直接张张方子都是名家风范,到时一出道就是大佬了。

其实我觉得协定方都还是好的。

不少协定方好歹还是有些效果的。

有些神仙中医倒是不开协定方

开的全都是“逗逗方”,都是一味一味药凑起来的,有药无方。

说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就是没效。

君臣佐使全部没有,反倒是“中体西用”,这个中药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xx,那个中药可以治疗西医所说的xx,大水漫灌,偶尔见效,就翻倍使用。

很多自拟方啊,根本是看不下去的。


(三)


西医有名医院,而后有名医。

中医则是先有名医,而后有名医院。

直到2019,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才在深圳宝安区建成开业,同时也只是一所区属公立医院。

至于全国各地的中医院,则大多呈现“能西不中,先西后中,以中辅西”的局面。

因为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落在一个钱上面。

但凡一个医院不用自负盈亏,不用逼着中医科室去创收,或者框死中医的收费项目,也绝不至于让中医院如果只靠中医都活不下去,只能借助西医的大检查大手术来维持运行。

相当多医院的中医科是赔钱科室,非常不受重视,甚至给医生发绩效还得找其他科室化缘。

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赚钱的中医科室,则基本都是各出奇招,推出各种产品,或者提供多样化服务创收的。

这也成为我对很多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文件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抱有太大热情的原因所在。

虽然上面总是不想和你谈钱和投入的事情,而是喜欢和你谈奉献,谈责任,谈情怀。

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没有足够的投入,空谈各种理想,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下面拼命鼓掌,但是在饿死和被骂里面,依然选择了先活着的情况。

公办医院基本都在亏损。

有的县级医院,是真的可以发不出工资的。

上面给钱少,下面没病人,真的会让人感受到现金流断裂的恐怖的。

西医院尚且如此,中医院更不用提了。

没有钱,就只能各种限制,各种斤斤计较。

也吸引不了人才的加入。

许多人为了更自在的行医,更合理的收入,选择了逃离体制,去体制外真正凭本事赢得自己应得的收入。

看西医要有足够的钱,看中医要有足够的缘。

好的西医院一位难求,好的中医一号难求的局面,以后只会越来越明显。

单纯指责医院或者医生,都没法解决问题。

整个体系便是如此,要调整绝不是单调整一处就可以的。

而对于个体而言

只能祝愿诸位中医学子,不要自甘平庸,多一些真才实学,日后凭医术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获得更加体面的收入。

正如陶生一公众号所言,愿后世心诚医者,人人能效若桴鼓;愿后世惊艳才学,人人会覆杯而愈。

中医之路在超级个体,不在超级医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