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了”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3-03-15

不知道大家在面对许久没见的朋友,对你说出那句

“我觉得你已经变了”的话时,大概是什么样的反应。

今天有一位前辈邀请我去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聊到中途,突然感慨了一句

“我觉得你已经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了”。

变化很大,或者说,和原本的印象很是不同。


(一)


前辈的感慨是因为,他感觉我对于外界的态度,已经变成了理解这个世界,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

而他印象中的我,是对外界有着强烈的热情的一个人。

前辈对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当初聚会时,我对其他人身体健康的关怀和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健康服务时的热情。

当年参加活动,大家都会排好队,我挨个去给大家进行推拿按摩的服务,边推拿边讲一些生活作息上的事情,即便自己当时并不是什么优秀中医学生,但是在他们看来,已经非常够了:很多东西可能在医生甚至医学生看来是常识,但是很多非医学专业人士依然是不知道的。

前辈也会感慨于上一次相聚时,我们之间的无话不谈。

可以聊彼此经历过的坎坷与艰难,可以聊恋爱时的浪漫与遗憾,甚至聊聊彼此梦想中那个理想自己的模样。

几个月过去再见面,其实对前辈依然是放松心情畅所欲言的,但是可能思想一转变,就还是会整个人的风格为之大变。

可能现在的风格,就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少年感,少了一些浪漫的追求,多了一些现实的考量。

我跟前辈也感慨,可能这正是我们距离拉近之后更加认识对方的一个表现。

原先我们保持着比较远的距离,所以全程聊的都是各种有趣的事情。

之前聊的当然也都是真实的想法,但是展现的都是自己希望被其他人接受的一面。

而现在彼此更加熟悉了,把最轻松有趣的那一面过去了之后,认识到的,反而是更深入,更真实的一面。

就像如果看当年那个给人积极推拿,热心分享各种健康知识的我,就会很容易得出一个,这是一个热爱中医学,想要做好医生的人的印象;

而深入去了解,其实我倒是一个不怎么想做医生,整天想着转行的人。

确实感觉自己没有那种对医学的热爱,能让自己愿意投入去学习。

每次遇到那些和我讲医学专业多好多好的人,我说这个就像你去给女生介绍对象。

可能这个男人,未来可期,条件不错,个个都知道要是他熬出头了非同凡响。

但是你并不喜欢。

然后很多人都会劝你,哎呀,男人有钱加上不乱搞就好了,这个人又稳定又有升值空间,你现在不知道,等以后老了你就知道了。

甚至还有更搞笑的,整天对你说你还敢看不上这个男人,你知道有多少女人想嫁给他还嫁不了吗!

我每次都是,别人喜欢,那全都是别人的事情。

我觉得事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比较好。

有得选的时候,还是选自己喜欢的更好。

将就着过下去,就是将就的一生。

每个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就好了。

按照别人的标准去过,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


(二)


而上次和前辈聊天时,回顾自己大学的恋情,很是感激于自己遇到的都是很善良很优秀的人,每一段都让自己有所成长,也都觉得最终留下来的只有那些浪漫美好的回忆,感慨自己也是在谈过恋爱后才知道自己也算是很幸运的人。

给前辈留下了一个可能很浪漫感性,很长于把握亲密关系,很能处理这些感情问题的形象。

前辈可能原本还以为今天会听到新恋爱故事,结果发现我这个人的想法是

“其实我觉得一个人想的太多就很难把握住这些东西。”

“我现在看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就会去分析使自己心动的点是在哪里”

“后来发现大多数时候其实只是被人家的美色所打动,见色起意罢了。”

“而好看的人是很多的。这样的起心动念绝对算不得什么。”

“感觉基本不会再有那种很热烈的喜欢一个人,或者想和一个人谈恋爱的情况,可能都是比较淡漠的那种状态。”

“就是,如果能有机会交流一下,当然是很好的。

如果没有机会,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啥的。”

“可能保持那种远远的欣赏,感觉距离产生美好一些。”

让前辈大跌眼镜,这,怎么感觉一点都不像当初那个剧本的样子?

而且还不是像有些人受过伤之后的摆烂或者累觉不爱啥的,就是那种看得比较淡,搞得就没啥可以再说的,就只好换个话题。

就让我想起当初有一个学弟调侃的,学长你写了这么多篇文章,有没有人找你表白啊?

我当时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怕是很难。

想要让一个人“上头”,还是需要各种浪漫的想象,以及一些冲动的激情的。

而我个人文章里面的风格,想来就是四个字,“保持清醒”。

也基本没有营造什么热血和浪漫,全都是在讲现实的冰冷和艰难。

这就导致了读者一路读下来,可能能感动于我的真诚,但是很难产生崇拜或者喜欢等各方面的情感。

崇拜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给那个人加上了很多光环,投射了很多自己内心的需要在那个人身上;

而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那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满足了自己的某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和想法。

我之前和一些优秀的女生聊天,出于好奇问了一下她们最欣赏,或者最看重的男方身上的点。

其实抛开各种千篇一律的“长得帅”“有事业”之类的刻板印象,那些女生说到最后其实都还是落在了安心和开心上面。

有些女生最重视的是那种安全感,所以看重的是一个男人靠不靠谱,能不能成为坚定的依靠;

而有些女生最重视是有趣,够开心,所以看重的是那个人“有没有意思”,跟他在一起开不开心。

何况这些女生基本都是,自己欣赏的,看得上的男生,一定会给人家足够的暗示,主动降低追求的难度。

而如果是看不上的,或者不喜欢的类型,那真的就是“十动然拒”,不用想的,影视剧里那些非官配的苦恋无果的经典结局才是最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就经常反思自己,又不是很能当个坚定依靠的人,又不是很擅长哄别人开心的人,遇到优秀的人,就觉得自己配不上;

进而再想想,自己最是喜欢和别人讲主动成就一切的道理,然而自己就是不怎么能做到主动的人。

甚至有时遇到恋爱脑发作的老哥,还经常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真的能谈了,你和人家谈什么呢?”

我让老哥们想想自己和对象去哪里约会,约会时该说什么,对象闹脾气要怎么哄等具体问题,那些老哥想着想着,恋爱脑就自动治好了。

“哎呀,算了算了,还是打游戏吧”

同时个人也是一直觉得亲密关系这项人生的重大课题,自己实在是研究得太少。

前辈自己也感慨,是得经过很多年,才知道如何真正的对一个人好,做到正确的爱一个人。

我自己是觉得,如果是那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的人,那么人家去组建家庭,就是很幸福的事情,哪怕很年轻就结婚,被周围人都调侃英年早婚之类的;

而那些很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的人,就算再晚结婚,也照样是不见得是做了正确的事。

如果以爱的能力作为衡量标准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是早恋。

然后往往又会陷入经典追问:那你不去试着爱一个人,你怎么知道如何正确的爱一个人呢?

emmm

这就真的看缘分了。


结尾


其实前辈倒是很好的榜样,虽然前辈比我大了挺多的年龄,但是心态相当年轻,我和前辈在交流的时候,真的是在和朋友交流,而不是在进行晚辈向前辈的思想汇报。

前辈分享的自己的故事让我觉得还是相当治愈

前辈说自己中学阶段一直相当叛逆,大学期间才开始探索自己的追求。

而在感情方面,虽然很早就有谈恋爱,但是真的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样子,也处理不好亲密关系,都是谈了又很快就分。

直到他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他的车子坏了,当时他家住在洛杉矶(前辈在美国留学),而车子坏了,只能停在凤凰城。

两座城市之间,差着10个小时的车程。

当时他其实挺绝望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他遇到了一位住在凤凰城的中国朋友,比他大上几岁。

他们并不熟,但那位朋友热情的邀请他直接去自己的家里住就好。

前辈说,自己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位朋友家里是两个可爱的女儿,当时就是那主人家五岁的孩子拉着自己的手,你的房间是这儿,毛巾在这里,牙刷在这里,带着他把所有东西都安置好了。

晚上前辈和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他们非常融洽,“当时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我当时被主人家照顾得完全没有自己是陌生人的那种感觉,仿佛我们是多年的老友相聚在一起”

第二天那位朋友带前辈去教堂,又给他介绍很多的朋友,大家又是相处得相当愉快。

那位朋友也帮着前辈修好了车。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前辈回忆着那一家人温馨的家庭氛围,心里就默默的祈祷

“请让我也拥有一个那样的家庭吧”

而也确实非常奇妙,前辈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里,遇到了自己的爱人,然后现在可以很欣慰的说道

“我也真的拥有了一个这样的家庭。”

“爱和温暖真的可以治愈很多的人。”

我也听得十分有感触,很多的幸福确实是见过了才知道真的会存在的,而那些美好的幸福,也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得遇所爱,收获自己的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