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的医馆和好的医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3-04-27

今天去参观了行知堂的望京馆。

环境非常漂亮。

整体布局非常合理,诊室之间的距离控制得比较好,同时把过道和候诊区都留出来比较大的区域,所以看起来宽敞亮堂,观感比较舒适。

同时在走廊里面有不少合作代销的健康产品展览,品种是非常丰富的。

同时自己注意到,在行知堂出诊的医生很多都是青年中医,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之前也听过一位行业前辈讲过,中医行业是情怀过分泛滥的行业,几乎每个医馆都会大谈自己的中医情怀。

但是他看一个医馆品牌是不是真的有情怀,就看三点

一个是在患者的医疗满意度上,是否达到了足够的满意率;

一个是看它对于中医疗法的产业化是不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还有一个就是看它培养了多少青年中医。

如果一个医馆只是签几个名老中医,然后装修一波,把单价拉得很高,实际上只是榨取那些老中医的患者价值的话,这样的中医馆把情怀喊得再响,也是让人看不上的。


(一)好医馆


今天自己在参观完医馆之后,也在心里对什么是好医馆有了一定的想法。

好的医馆应该是医馆投资方,医生,患者三者的共赢。

投资方角度,投资医馆是要讲求回报率的。

一家医馆如果开得盈利能力很弱,那也是相当失败的。

截至2021年末,中国有四百多万家美容院,二十多万家民营西医诊所,每年还有无数家新机构等着入局;

而中医馆却只有七万多家,同时大多还经营不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疫情期间更是出现过倒闭潮,大量的中医馆关闭线下门店。

一方面是无数的中医药大学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工作,西化的中医院没法吸收那么多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是经营不善的中医馆成为“投资雷区”,搞得很多投资人对于中医馆都有点过于不看好,对于新开中医馆就比较缺乏投资热情。

很多中医馆的问题就表现在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常规诊疗费用覆盖完相关的成本之后收益相当有限。

甚至看某位前辈分享过,自己家附近的社区,前前后后开了24家大健康相关的店,理疗的,按摩的,美容的,还有药店啥的。

这些店全都活得好好的。

其中没有一家中医馆。

而隔壁社区倒是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中医馆,患者量也还行,但就是一直半死不活的状态,到了疫情期间,直接倒闭了。

老板最后一合计,几年下来居然是亏的。

我当时就在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啥那些美容店,理疗店,甚至按摩店都能活下来,中医馆却活不下来?

自己想了一下,可能还是因为,前面的那些店,都是有日常消费场景的。

你说去个美容店按摩店啥的,店员都会极力推荐你办卡,可能几千甚至几万的也就都给出去了。

然后日常也可以约着三五好友去放松一下,也就当娱乐了。

而中医馆不一样,真的就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有病才去”,甚至有病了,也考虑是不是先去药店买点药自己扛一下。

只有那种药店搞不定的,去大医院又嫌麻烦的,或者西医院屡治无效的,才会考虑去中医馆看看。

所以中医馆就是被定位在了“解决病痛”的层面,这就要求了这个中医馆一定要覆盖足够的范围才行——就靠自己辐射的几条街区的患者量,是不足以支撑自己活下去的。

今天参观行知堂,看到里面有不少线上的课程,以及一些中医文化沙龙的活动,感觉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要让医馆逐渐成为一个“健康中心”,更加注重对顾客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善。

大家都知道行医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这离不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对于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因素的及时处理。

例如大城市的压力使得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情绪,高强度的工作和陌生人社会的形态导致很多人长期处于孤独抑郁的状态等。

如果能通过中医文化沙龙的形式,让大家能够在一个比较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运用相关的中医疗法进行及时的疏导,这样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把日常养生保健的相关需求也落实在医馆的项目上面,对于中医馆来说,就是增强用户黏性,延长产业链,也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之前听说一些中医馆推出膏方门诊,非常火爆。

而有些中医团队会组织一些中医功法课,让都市的白领们有一个放空自己,重新找回身心平静状态的机会,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而自己也一直在想,作为医馆,应该做到比体制内医院更具有针对性,也离普通人的实际健康需求更近一些。

比如可以推出失眠门诊,焦虑门诊,减肥门诊等。

这些都是很多都市人群的健康需求,也都是大医院相对不那么重视的方面。

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打开局面,应该对于摆脱中医馆长期以来的单一形象会有很大帮助。


(二)好医生


自己在看医馆运营专家蒋小富先生的一些内容时,对蒋先生的一个观点非常认同。

蒋先生讲,其实在AI进步那么快的时代,对于青年中医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在医术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与患者的共情能力上。

其中有一个片段,好像是国外做过一个大众认知度里面的关于各个职业的情商指数的调查,其中艺术家群体,是很多人认为的情商比较低的一个群体,情商得分是50分左右。

而医生群体呢?居然是40分左右。

虽然这个是国外的西医,但是国内的中医群体在大众认知度里面的情商如何,服务态度如何,恐怕也是各有各的看法了。

蒋先生也在感慨,很多医馆的青年中医,依然是保持着一种专业知识带来的优越感,在患者面前还是端着架子,在服务态度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

作为医学生的时候,肯定也是整天吐槽那些神仙患者,调侃各种各样的奇葩案例。

但真到了工作岗位上,尤其是去医馆工作的时候,对于患者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这一点还是要保持有足够深刻的认识。

从心理上来说,是医生帮助了患者。

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是患者成就了医生。

因为其实患者的很多问题,不见得只有你能够解决;

但是你没有了那些患者,恐怕你就要面临没饭吃的风险。

好医生肯定是首先要求医术的。

但是从患者的角度,一个医生对自己的态度如何,愿不愿意耐心的听自己讲述完相关病情,愿不愿意切身替自己考虑(药费的考量,就诊时间的安排,医疗操作的便利性等等),恐怕都是比医术更为直观,也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之前听一个学姐说,自己刚出诊的时候,因为经验不太够,加上患者也少,时间比较充裕,所以每次问患者都问很久。

很多其他人感觉没必要问的东西,她也都问全;

患者讲一大堆和病情无关的事情时,她也会听,而且态度非常好,全程温声细语,从来不打断患者。

她自己其实也很惭愧,有不少患者的病她也不是很有把握,因为确实太复杂。

(像今天那位医馆负责人说的那样,六七十岁老太太来看感冒,又是高血压又是糖尿病,又是冠后心肌炎还没好,六七个病夹杂在一起,各种病史手术史多到超出想象)

但是她很惊讶于,自己基本没有流失过患者。

就是挂了自己号的患者,基本都会成为老患者。

而且也往往会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来。

医馆考核中医师时很看重这个复诊率和拉新客户的次数,于是她得到的分数还挺高的,甚至比一些老专家表现得还要好。

最后是一个大妈一语道破天机

“我找你也是要看个心里踏实,方方面面都问明白咯。”

“我看别的大夫只能看几分钟,看你能看小半个小时。”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增强自己的共情能力,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同时也不要因为医术的精进而失去了那颗热诚之心才是一个好医生的表现。

很多时候随着医术的精进,医生对于患者的耐心反而是下降的。

因为认为自己经验足够丰富,往往就不再愿意听患者讲各种“细枝末节”

听某位同学说,自己看某位名医,给一个病人看病+完成处方,不超过三分钟。

因为看得多了,所以基本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从医院和医生的角度看,无可厚非,因为患者多,真看不过来。

但是从患者的角度看,还是会存在不满的。

而在就诊体验这一块,本也就应该是医馆的优势所在。


三:展望


自己在《中医个体如何赚到更多的钱》里面,也提到了中医学生们日常可以多去参观一些医馆,看看医馆的环境以及医生的水平,并且和医馆的负责人交流一下,在自己遇到对三甲医院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患者时,可以推荐给自己更有信心的医馆。

还是很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优质中医馆能出现在全国的各个角落。

如果有资本追求大而强,就冲击国际顶级医疗品牌,争取在高端医疗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资本,那就做到小而美,服务好当地的老百姓,给更多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更加个性化,生活化,也更简便可行的中医方案

让中医切切实实的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而不是成为西医疗法的补充。

也相信中医馆的前景会随着中医药的复兴而变得越来越好。

毕竟振兴中医药事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是要实业为本,产业立根。

只有更多有情怀的中医人通过一个个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中医项目,一间间各具特色的中医馆把更多的想法落地生根,才能让中医界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