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规模专项债下发,中国财政赤字严重,为何金融市场勃勃生机?

牲产队长 队长手记 2022-08-24

 
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政收支出炉。
 
中国面临了历史以来最惨淡的一季度财政赤字,当然这种赤字主要是因为隔离政策所致。
 
数据来自于财政部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
 
中国是从2017年第一季度,首次出现财政赤字,并且一直以来,有赤字严重的趋势。
 
另外从第一季度公布的GDP做观察,我国面临了最为严峻的经济数据。
 
 
可是,赤字严重,经济发展倒退,在这种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
 
丝毫不影响A股一直非常强势的表现。
 
大A股并没有出现美股多次熔断的情况。
 
今天我们从政府的执行措施入手,观察这种背离情况出现的原因。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在执行层面所要注意的问题。
 
...
 
我国政府采取了用超大规模地方债,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状况出炉之后,我们看到,各个省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

图片来自21财经整理的财政部数据
 
以湖北省为例,第1季的财政收入滑坡了47%,海南、黑龙江、重庆等省市,都出现了百分比两位数的下滑。
 
为应对各个省市财政的滑坡与赤字问题,我国采取专项债的策略去对冲赤字。
 
政府层面的考量是:
 
通过专项债的发放,搞地方基础建设,完成资本的融通、进一步就业民生等问题。
 
举个例子,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的发放,有了钱。
 
然后建铁路、建公路,建发电厂、医院。
 
这么一来,就业率就上来了,而建设的工程,又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回本。
 
我们再回到现实中来。
 
第一季度,中国已经发了两批累计1.29万亿元的专项债。
 
另外,第三批1万亿元专项债将在5月底前发完,
 
另外一个关键数据是:
 
4月份已发行的地方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到期的地方债,占比84.37%。(先列基本面,后文再解读这个数据的意义)
 
其余的基本才投入在基础建设中。
 
在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国新办发布会中的发言,我们了解到:
 
专项债的支持方向:
 
一、新基建、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二、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行业细分来看:
 
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医疗卫生教育占比高,对于基建民生领域明显。
 
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些板块,股票的态势非常好。
 
截止5月1日
 
财政部前两批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债额度中,一般债和专项债已经完成发行规模已经达到9成。
 
从发行速度与程度来看:
 
第一,我国对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的意愿迫切。
 
第二,地方政府已经非常穷了,甚至不知道如何发工资了,着急用钱。
 
在队长我与体制内的好友聊天的时候,很多朋友抱怨薪资待遇要砍,甚至准备直接发债不发工资。
 
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不管是体制内外,都不能置身事外。
 
...
 
说完了措施,我们再探讨可行性。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2.0%,回升16.3%。
 
生产指数为54.1%,回升26.3%。
 
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回升22.7%。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比上月回升15.1%
 
这些数据表明:
 
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
 
第二:我国现在市场环境,仍然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环境中。
 
大家要注意,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政府敢于下发这么大的专项债刺激方案,就是基于中国市场,正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环境。
 
举个例子让大家理解。
 
美国一度拥有全世界8成的黄金。
 
起初,他骄傲的说,美元和黄金挂钩。
 
所以大家拿着手里的美元非常踏实。
 
美国也敢继续印美元。
 
因为美国的黄金太多了,印再多的美元,这些美元都可以兑换成等量的黄金。
 
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黄金不够的问题。
 
在中国市场,目前同样处于这个阶段。
 
政府敢于大量发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生产资料、原材料、中间材、制成品,可以说是物产丰富。
 
我们不需要担心生产物资被现金挤兑的问题。
 
所以我们举债发展经济,并不会出问题。
 
所以大规模专项债刺激经济,此事在中国可行。
 
什么情况下,这样举债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可取呢?
 
我们拿当年的国民举例。
 
当年国民政府为了与我党打内战,疯狂印钞采购劳动人民的生产资料。
 
但是,当时的中国生产资料远远不足。
 
国民政府印的钱很快变成了没用的纸。
 
所有人都会这种纸币失去了信任,经济的崩溃,成为国民党败退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发债支持下,在开篇提到的:
 
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但股市等金融市场却欣欣向荣的根本原因。
 
市场上的钱多,产品也多,这是一个平衡。
 
只不过这个平衡,需要每个人大肆的消费才能维持。
 
所以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或者越发增多的政府抖音直播带货。
 
 
其实都是,让大家多多消费,另一方面防止热钱进入房地产。
 
那么我们现在这样的模式,会不会有威胁?
 
肯定是有的。
 
举个例子,
 
空调生产商,生产的空调可以用三年。
 
现阶段大家趁着钱多都买空调,去消费维持经济繁荣。
 
但是空调的使用时间太长了。
 
不管再发消费券,新的订单也难以增长。
 
因为你家每一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
 
所以这个行业就爆掉了。
 
当然这是讲的非常简单的一个逻辑分享。
 
但这种模式,的确是有风险的,富贵险中求。
 
关于这个话题,队长我在《世界格局破而后立:人民币篇》一文中,讲的很详细。
 
...
 
专项债刺激经济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专项债支持的项目,是否出现还不上债的问题。
 
就比如现在国家下发的专项债,8成都被用来还之前欠下的地方债。
 
只有2成拿来发展。
 
这样的模式,是否会演变成拆东墙补西墙?这是需要注意的。
 
再加上,地方政府精算能力,是否真正能带动经济发展。
 
如此规模的经济刺激,历史上只有过一次,就是温总牵头的4万亿计划。
 
温总牵头的时候,中国主要以技术性官员为主。
 
现阶段中国官员,扶贫能力较强,经济方面有所担忧。
 
这会不会成为基础建设的一个隐患?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接下来重点讲第二个问题。
 
疫情的影响,政府机构面临了巨大的财政困难。
 
消费方面的赤字如何解决?
 
尤其是,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公干的机票、住宿费如何报销?
 
专项债是为了发展基础建设下发的。
 
大头用来拆东墙补西墙,8成用来偿还遗留下来的地方债了,小头还要先去承担这种消费型支出。
 
到底能留下几成去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为没有钱,就没有人干,没有人干,任何基础设施都是无米之炊。
 
举债之后的第一步操作、一定是发薪水。
 
如何解决这种消费型支出与基础建设投入的平衡问题。
 
是摆在地方政府头上的一道难题。
 
回想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那几年,也是中国贪腐问题出现的开端,
 
本次的经济刺激,可能会比上一次规模更大,所以这一定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监管、以及高度注意的。
 
后疫情时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痛的要死,中国也在面临挑战。
 
美国有故事、中国也有故事。
 
中国能否在世界经济破而后立后崛起,能否讲出好故事。
 
在于我们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精英的通力合作。
 
当你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现在的大环境不好。
 
你要明白,你正处于这场世界重建的旋涡中。
 
你正是中美角力的直接参与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