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术语科普 | “太医”“御医”称谓辨析

魏亮 中国科技术语 2023-03-01

“太医”和“御医”这两个称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至今大家仍很熟悉,这要归功于普及率极高的大众文化产品——电视剧。而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两个称谓往往是混同的,不仅大众如此,甚至有的相关的学者也不知二者的区别,例如著名的红学家刘心武就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将“太医”和“御医”混为一谈。

那么,“太医”和“御医”的联系与区别究竟是怎样的呢?

“御医”,《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宫廷医师。又称太医。”[1]《辞海》的解释为:“又称‘太医’。宫廷医生。”[2]显然,在宫廷服务的医生应当是很早就有了的,但在可考的文献中,“御医”一词出现得相当晚,最早可见于唐贞观年间撰成的《晋书》中司马懿之孙齐王司马攸的传记:“帝遣御医诊视”[3]。这说的是司马攸生病,晋武帝司马炎派遣御医为他诊察。“御医”在《晋书》中也仅此一见。有人将《晋书》中的“御医”理解为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4],这是错误的,因为早期的“御医”都是御用医生的泛指,而作为医官的一个品级的“御医”,是迟至明代才有的,其后清代沿置。也就是说,在正式的医官称谓这个意义上的“御医”,只存在于明、清两代,而在此之前所谓的“御医”,都是泛称,其时并没有哪个医官的品级称作“御医”。这也正是“御医”一词在较早的文献中很少见到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医官的设置与名称代有因革。在甲骨文中有“小疾臣”,是商代的医官[5-6]。《周礼》中记载的医官叫作“医师”[7]。而后,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8]扁鹊生卒年不详,《史记》中也并未说明李醯任太医令的时期,尽管《战国策》记载“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9],但是,史籍中扁鹊的事迹时间跨度远远超出了一个人的寿命长度,“扁鹊”实际上是指向多人的一个代称[10],因此,并不能确定秦武王在位时(前310—前307)秦国已经有了“太医令”一职。当然,明确的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太医令都是国家最高医官的称谓。

“太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皇家的医生”[11]。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则为:“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 秦汉有太医令丞, 魏、晋、南北朝沿置。隋置太医署令。宋有医官院,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史。亦以泛称皇家医生。”[12]这段释义指出了“太医”的两个含义:一是指宫廷医药官员,二是泛指皇家医生。

《汉语大词典》给出的“太医”最早的词例出自《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永平元年, 彊病, 顯宗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12]这里的“显宗”,指的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刘庄,而东海恭王刘彊是刘庄的弟弟。据唐代李贤等注解的《后汉书》:“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诸医。《汉官》曰:‘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十九人。’药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13]由此可知,东汉时太医令的部属,员额已经较为庞大。据《隋书》:太医署设主药二人、医师二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按摩博士二人、祝禁博士二人等[14]。可见在隋代,太医署中并没有叫作“太医”的具体的官职,“太医”可以视作宫廷医生的泛指。

到了明代,“御医”的所指发生了变化。据《明史》:太祖初,置医学提举司,设提举(从五品),同提举(从六品),副提举(从七品),医学教授(正九品),学正、官医、提领(从九品)。寻改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丞(正六品)。吴元年(1367),改监为院,设院使(秩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典簿(正七品)。洪武六年(1373),“置御药局于内府,始设御医” [15]

也就是说,明初,“御医”成为一个特定等级的医官的专门称谓。在明代,御医的品秩和数额都有过调整[15]。洪武十四年(1381),太医院院使改为正五品,应当与此同时,御医也由正六品降为正八品。御医的人数,初为四人,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1571)定设十人。

据《清史稿》,清代太医院官职的设置为:“管理院事王大臣一人。特简。院使,初制正五品。宣统元年升正四品。左、右院判,初制正六品。宣统元年升正五品。俱汉一人。其属:御医十有三人,内兼首领厅事二人。初制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七品,给六品冠带。宣统元年升正六品。吏目二十有六人,内兼首领厅事一人。初制八、九品各十有三人。宣统元年,改八品为七品,九品为八品。医士二十人,内兼首领厅事一人,给从九品冠带。医生三十人。”[16]由此可知,在明、清两代,在太医院供职的医官中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才是御医,御医是专称,而太医是泛称。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后期,“太医”更是演化为全社会对于普通医生的泛称。《汉语大词典》:“宋元以后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12]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会对《红楼梦》等古代作品中的“太医”发生误解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因贾母欠安,众人都过来请安,出去传请大夫。”“一时只见贾珍、贾琏、贾蓉三个人将王太医领来。”“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是御医了”[17]562-563。御医着六品服色,与史籍所记载的曹雪芹在世之际的清朝御医的官服品秩是正相符合的。

至于第十回给秦可卿诊病的被称作“张太医”的张友士,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先生”,“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17]144-145,可见张太医既非专职行医,也不住在京城,显然不可能是御医的。先后给晴雯和尤二姐看过病的胡君荣、相继给袭人和晴雯开过药的王济仁等太医,也都不是御医。

若说《红楼梦》中因贾府地位高贵而与其往来的太医容易被误当作御医,在其他非描写贵族生活的作品中并不鲜见的太医,其身份就不容易同御医混淆了。如《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那妇人道:‘太医分付:教我与你发些汗,便好得快。’”[18]这是潘金莲毒杀武大的情节,此处的“太医”,指的显然只能是执业于市井的普通医生。

“太医”和“御医”的含义及其关系可以总结为:

(1)“太医”在早期仅指隶属于太医令及类似长官或供职于太医署、太医院及类似官署的主要服务于宫廷的医生。宋、元之后则泛化为对所有行医者的尊称。这属于词义变迁中的专称泛化的现象。其实此类情况与其说是出于尊敬,莫如说是出于恭维。而当这种“伪称”泛滥之后,也就失去了原来的语义色彩,沦为一种习用的代称。但是,“太医”本来的用法仍然存在,因而有时需要甄别。

(2)“御医”作为泛称,相当于本来意义上的“太医”,而作为专称,仅指明、清两代才有的太医院职官的一种。其实,泛称的“御医”,跟“太医”在所指上也并非完全一致的。曾官至礼部尚书的吴宽(1435—1504)称:“太醫院之設其下有醫士常數百人而得入御藥房供事者纔數人而已”[19-20],在明代之前,虽然太医署、太医院中没有特别设置“御医”,但真正侍奉皇帝的御医的人数应该也是相当少的,而某些时候“御医”的所指即类同于明、清的御医。也就是说,“御医”比“太医”更体现出御用的色彩。当然,在明、清两代,也并不是只有具备了“御医”官职的人才可以为皇帝诊察,而相应地,没有“御医”官职的人因为给皇帝视诊,也可能临时被称作“御医”。

参考文献


来源 | 《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1期
作者 | 魏亮(《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
排版丨乔子
校对 | 韩美玲
审核 | 魏星

END

RECOMMEND
推荐阅读推荐阅读术语科普 | 新医科,为我们带来什么? 术语科普 | 新文科,新在哪,何处去 术语科普 | 新工科,何以为新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