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览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含作者简介)

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术语 2023-03-01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内文96页,包含术语规范、术语翻译、术语学及术语学应用等共11篇论文,将于2023年1月初正式出版。《中国科技术语》从2021年第1期起全新改版。新刊采用全彩印,增加作者简介和宣传照片等内容,从封面设计、内文版式、装帧印制到稿件内容,都焕然一新。

01
01关于文章

原文标题 | 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建设中国术语学学科,对于指导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领域,着力打造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领和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术语学学科的建构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但总体来说,学科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社会实践的高水准概念化、理论化引领能力较弱,学科影响力亟须得到提升。为此,我们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着眼互通,系统推进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力争尽快推动中国术语学走向成熟。
03作者简介



裴亚军(1976—),男,博士,研究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事务中心主任,兼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翻译》副主编,中国翻译协会理事。2007—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以来主要从事术语管理和术语理论研究工作,同时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数据治理与开放共享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含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主持或参与其他类型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通信方式:peiyj@cnterm.cn
02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汉源术语的本质及其特征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科研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术语学话语体系核心术语研究”(20BYY00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中国术语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9YYD219)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

术语是折射人类思维进化的一面镜子。中国的科学思想发展呈阶段性特征——从古代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每个阶段的术语状况都有所不同。中国独特的科学技术思想通过古代汉源术语研究可以得到彰显,这对当代汉语术语创建以及汉语术语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从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与思维类型、汉语专业词汇、汉源术语的确定和汉源术语的特征这四个方面阐释汉源术语的本质及其特点,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对其展开研究。


03作者简介



孙寰(1971—),女,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术语学。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写、参编著作、教材10余部。通信方式:annasunhuan@163.com
03
01关于文章

原文标题 | 符号学视角下近代中国译名赋义实践新思考

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山东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碳达峰目标下滨海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L2022Z06170273);东营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以绿色能源术语为驱动的油城知识资本生产及融媒体传播研究”[DYSK(2021)第279号]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外来词汇从西方土壤中移植到中国异域土壤的过程中,经历了二次命名、传播、变异、在汉语中固化或消失的发展历程。术语命名的对象是直接的,而二次命名对象是间接的,跨语赋义受到语符、语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从本质上讲译名过程涉及两套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和意义实践。文章采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细读和思辨,具体分析西方外来名词/术语在符号跨语实践中的赋义过程,即符号生成、符指过程、在汉语中获得合法身份,在此基础上描绘术语的运动轨迹模型,以期为中国近代译名实践的当代阐释提供新视角,并为外来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提供新思路。
03作者简介



李晓丽(1983—),女,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术语翻译与翻译学。

通信方式:lixiaoli83@163.com



魏向清(1967—),女,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教育中心主任、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术语》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双语词典学和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担任国内外多种期刊审稿人和编委,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和译著多部,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曾荣获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奖。

通信方式:weixq@nju.edu.cn


04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元宇宙”的术语定义及相关问题研究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基金项目 |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科研项目“面向中文学习者的科技名词术语释义扩展生成研究”(YB135-155)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元宇宙的投资和创业热潮,同时元宇宙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元宇宙”概念的泛化和定义模糊给相关研究、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造成了障碍。文章以元宇宙的概念为出发点,梳理了“元宇宙”术语定义的发展过程,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的“元宇宙”定义(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其定义的主要分歧,并对其做出了进一步思考,为元宇宙领域其他相关术语的定义和研究提供了思路。
03作者简介



龚才春(1978—),男,博士,武汉元宇宙研究院院长,西藏元宇宙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教育中心元宇宙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宇宙、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主编《中国元宇宙白皮书》《中国数字藏品监管白皮书》《元宇宙:从技术到应用》《元宇宙:数字中国的新机遇》,撰写《元宇宙:大变革前夜》《模型思维: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模型》等专著。通信方式:gongcaichun@honestcareer.com


杜振雷(1985—),男,硕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宣传推广处副处长,《学习强国·每日科技名词》编辑部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术语管理与传播、自然语言处理等。主持“术语在线”平台运营,主持、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起草新闻出版行业标准1项,组织出版《学习强国·每日科技名词》系列图书。通信方式:duzl@cnterm.cn
05
01关于文章

原文标题 | 试析钱学森术语译名的“中国味

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英汉专科学习型词典语境化设计研究”(21FYYB004); 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于描写术语学的英汉专科学习型词典语境化设计研究”(CSZX-YB-202013)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中国术语学”建设的关键在于立足中国术语研究和实践,凸显其中国特色。“中国味”体现了钱学森对术语定名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其术语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中国术语学”建设具有重要启发。然而,钱氏术语译名的“中国味”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内涵。文章从形、音、义三方面出发,结合钱学森术语翻译实例,考察钱氏术语“中国味”在术语翻译中的体现及其适用限制,以期详明“中国味”的内涵,丰富术语翻译理论,为构建“中国术语学”理论提供借鉴。
03作者简介



李璇(1998—),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术语翻译。

通信方式:lexielixuan@163.com


卢华国(1979—),男,博士,副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术语翻译和专科词典学,2017年当选为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分会理事,多次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期刊匿名评审,发表SSCI论文5篇、CS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基金一般项目1项和其他翻译类、词典类项目6项,参与翻译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合作撰写专著1部,参与编纂辞书2部,合译书籍3部。

通信方式:louisluhuaguo@163.com


06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命名发展探究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基金项目 |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汉英习语变异的时空性差异研究”(ZGWYJYJJ11Z033)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新冠病毒疾病自发现以来,其术语名称不断发展完善,最终汉语名称确定为“2019冠状病毒病”,简称“新冠”,英语名称确定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文章通过阐述英语、汉语新冠疾病术语的命名发展过程,梳理出新疾病名称的命名大致经历范畴化、信息回避与综合三个发展阶段,这种动态的命名机制对新传染性疾病命名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
03作者简介



邢露露(1998—),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英汉翻译。

通信方式:1936817505@qq.com



通讯作者:邬菊艳(1975—),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英汉翻译和词汇语义学。

通信方式:wujysharon@163.com


07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多模态语境下的文化术语英译策略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神经机器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2021SJA0068);南京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技术赋能的翻译人才培养与实践研究”(2021Y047);南京农业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文化外宣中的视听翻译策略研究”(2021121xx18)阶段性成果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

文化术语是体现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因其历史性、抽象性及语境性等特点成为翻译的难点。数字媒介的发展为文化术语的传播提供了多元渠道,但模态的复杂性也为文化术语翻译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基于多模态翻译理论,聚焦数字媒介传播中的文化术语英译策略,通过收集整理权威数字媒介中的文化术语译文,归纳总结多模态语境下的文化术语英译策略,旨在为数字媒体时代的中华思想文化的英译及其传播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03作者简介



杨艳霞(1983—),女,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在站博士后,南京翻译家协会理事,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翻译技术教学与翻译认知。在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Computers & Education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外语界》《上海翻译》《外语学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通信方式:yanxiayang@njau.edu.cn



潘星瑶(2001—),女,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

通信方式:21119115@njau.edu.cn


08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论术语语义的“不可译性”——以描述性香氛术语的法汉翻译为例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山东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术语学理论与实践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Y2021044)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描述性术语在所有香氛术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描述性香氛术语的语义翻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对比单一语境下的同义术语和双语语境下的对等术语,总结了法汉描述性香氛术语的翻译中存在的三类语义对应情况,论证了在翻译过程中术语语义存在“不可译性”的事实,并从文化语言学语言观的角度、客体概念化的角度和术语标准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语义差异存在的原因。了解术语语义的不可译之处以及不可译的原因,能够帮助译者有针对性地解决语义翻译的难题,从而保障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03作者简介



张莉莉(1989—),女,硕士,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讲师,法国奥尔良大学语言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中法香氛术语及其翻译研究。主持山东大学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加省级、校级课题2项,发表研究论文3篇。

通信方式:lilizhang_chine@hotmail.com


09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语料库驱动的《海洋考古术语汉英辞典》编纂刍议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学话语体系对比研究”(21BYY046);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海事特色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000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海洋考古术语汉英辞典编纂与数据库建设研究” (313202261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数字人文’视阈下外语新文科建设创新研究”(JG21DB059)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海洋考古术语研究是汇集海洋考古、语言研究的交叉领域,其术语体系的建构对推动海洋考古学科发展、促进“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在国际学界话语权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章采用语料库驱动法探讨《海洋考古术语汉英辞典》编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述其原理与框架,以及所需的术语挖掘与管理技术,意在依据海洋考古领域数字化语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海洋考古本体范畴的概念进行描摹、比较、汇总、归类、分析、解释。研究表明,该辞典突破了研究领域桎梏与学科壁垒,利于发现共同的学术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群”与学术共同体,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考古术语体系。
03作者简介



冯浩达(1978—),男,博士,2014年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现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学术英语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含重点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及地市级课题多项。在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38篇期刊论文分别被SCI、SSCI、A&HCI和CSSCI等数据库检索。

通信方式:haoda.feng@dlmu.edu.cn



曾罡(1971—),男,博士,现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曾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20余篇期刊论文分别被SCI、SSCI、CSSCI等数据库检索。

通信方式:zenggang@dlmu.edu.cn



王麒凯(1998—),男,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英语笔译,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应用翻译学。自2020年11月起参与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海事特色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100027)。

通信方式:tsikay798@163.com


10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民航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象、内容与方法——基于90篇CNKI相关文献的可视化计量与研究综述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翻译协会2020年度翻译研究课题“民航翻译的基本概念研究”(YX2020009);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科研项目“SR20飞机维修手册英汉对照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与研究”(J2020-068)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术语翻译是民航翻译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梳理民航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总结相关研究的得与失,对于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梳理学界和业界对民航术语这一概念的使用情况,并尝试明确其定义;然后,通过可视化分析与文献综述,分析国内民航术语翻译研究领域的现状与不足;最后,借鉴国际相关研究成果,从界定研究对象、拓展研究内容与规范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景。03作者简介



白秀敏(1979—),女,硕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航翻译、民航英语教学、文学翻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无人机:天空之眼的当下与未来》《南方邮件·夜航》《战时札记:1939—1944》《超级思维:用理工科思维推算世界》《吉金列美》《希拉里传》等译著10余部。

通信方式:691589478@qq.com


11
01关于文章原文标题 |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前沿与热点研究——基于2015—2021年VOSviewer相关文献的高频术语可视化分析原文刊登 | 《中国科技术语》2023年第1期

基金项目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项目“术语视角下我国科技领域前沿成果分析”(WT2021004) 

文章版权 |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可关注本号,在后台留言

02内容摘要文章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基础,以2015—2021年大数据领域高被引论文为样本,运用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对样本中的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对关键词数据进行手动预处理后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然后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演进路径对大数据技术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前沿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数据开发与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技术、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是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前沿,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理论体系和大数据治理体系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人类将进入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万物互联新时代。03作者简介



孙晨霞(1998—),女,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与出版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

通信方式:2314223909@qq.com



施羽暇(1984—),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部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要素、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参与起草《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参与编写《数字经济通论》《中国“互联网+”行动百佳实践》等书籍。

通信方式:shiyuxia@caict.ac.cn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征稿 | 致术语(学)研究者与爱好者的一封信 样稿 | 高频术语视角下对眼动追踪技术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样稿 | 近年来光合作用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基于WOS高被引论文的科技术语分析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