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晓洋 | 斗“当权派”旧忆

本编委 鄂东文史哲 2022-12-28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什么叫“当权派”?


所谓当权派,是指隐藏在党内各级组织中“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这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提出来的。

1966年5月16号报刊上正式发表《关于在全国开始文化大革命的通知》,俗称5. 16《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明确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就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口气很硬,也很凶,有点杀气腾腾不依不饶的味道…。


不久,黄梅开始揪走资派,城关大街到处是白纸黑字的大标语,比如:

xxⅹ必须向红卫兵低头认罪!

把黑县委xxⅹ揪出来示众!

xxx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当时小学四年级的我,吓了一跳!运动火药味也太浓了吧?这么搞是文化大革命还是武化大革命…?



很快,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当然还有部、办、委和科局长们都被一中年轻红卫兵(学生)揪到大街上,胸前挂着厚纸壳牌子游行。对了,头上还戴着硬纸皮高帽子,上书:走资派xxⅹ。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种运动显然不是法制社会所倡导的理性行为,未必很正常?…

当然,也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口号,但接下来,武斗也开始了…

比如,把当权派两只手揪至背后,称之“坐喷气式飞机”。那是很难受的,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干部搞不好会弄丟半条命的…


运动充满了戾气。


县城这么闹,自然各区、乡镇甚至各公社所在地也没有闲着……,区委书记乡镇长和公社党委书记也都被揪斗出来,连大队一把手也灰头土脸地被挂上黑牌子游斗。


“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而是一天比一天好”。群众组织头头们念着最高指示,上窜下跳,兴高采烈了一把…。

后来红卫兵组织又波及到社会上,最大的群众组织记得有“新黄梅”,“鄂梅三司”,“钢农总”…,彼此互不相让,文斗武斗一齐上。


到1967年发生派性,不久,群众组织有枪了,一旦有枪,就会枪战。这是毫无疑问的。于是两派都死人…。

这是一段疯狂的岁月。


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机毁人亡。文革的“热情”才开始慢慢减退…。

北京一位叫路茫的知青作家曾这样评价文化大革命:


我们,曾经狂热

那是因为我们

血气方刚

一一还有 无知的单纯

骨子里的 天真

参加 这场

史无前例的大革命

终于

红卫兵 完成了“义务”

成为奔向四面八方

知青

青春无悔

还是无悔的青春?

看看天上的星星

我们苦涩地一笑

一一一这个世界

有许多的故事

你无法说清…

也许 这就是

一代人的

宿命…?

作者简介

汪晓洋,笔名舰泊阳光。黄梅县黄梅镇人。公卫专业药品高级技师,学校卫生防疫医师。有小说、散文、诗歌和素描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辽宁日报》、《浙江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青春》月刊、《芳草》月刊、《花地》杂志、《当代青年》杂志、《北京晚报》增刊发表。也结合专业工作发表过卫生科普文章60余篇。喜交善友。性格爽朗淡定,有点人生阅历。爱好旅游、书法、垂钓、烹饪和游泳、爬山运动。对堪舆学、骨相学、风水地理、区域文化和中草药也比较感兴趣。下过乡,修过铁路,当过工人,做过煤炭采购员,读过中专学校,跑过不少地方。在本地卫生系统退休。

【链接】市民致黄梅交管局和城管局一封紧急信施根吉 | 回忆三年农中,悼念余抗生、王肇襈二位老师阮耀华 | 安养乎?安养也!何国彩 | 手残志坚爱心红李滨 | 捍卫“两个确立”, 做到“两个维护”热烈祝贺黄梅文史哲2021年年会召开这个会在黄梅召开,本平台应邀参加王唤柳 | 他是县人大代表

珍惜磷矿同事情 年年重阳来相会

缅怀抗美援朝老兵 堂兄王洪良

黄梅柳林的板栗·往事

李滨 | 黄梅好女婿李滨│悼李文亮大夫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
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澜、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点“阅读原文”可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