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悖论,为何在浙江失灵?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6-2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美国政治学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因两个理论在政治学界“出圈”,一是“文明冲突论”,二是“亨廷顿悖论”。


今天来聊聊后者。


简单来说,“亨廷顿悖论”认为,经济快速发展与政治社会稳定很难两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所有的好事情都会一起到来”。


放眼世界,许多国家都曾掉入到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现代化陷阱”中,有些至今深陷泥淖。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理论却在中国失灵。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一直很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能这么说,中国底气何在?我们不妨透过“浙江之窗”,具体来剖析。


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说“亨廷顿悖论”在浙江失灵了?


我们直接上数据,以事实说话。


从1978年至2021年,浙江全省GDP从124亿元增至73500亿元,人均GDP由331元提升至113000元。


放在世界坐标中看,2020年,浙江GDP以64613亿元的体量超过当年全球排名第17位的荷兰;2021年,浙江GDP已接近韩国的70%,并将其作为下个五年的赶超对象。


浙江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数字经济发达,城乡差距小,等等,是远近闻名的。


而另一边,拿社会治理、社会和谐稳定摊开说,浙江也不逊色。


在浙江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很足是公认的。2021年,浙江群众安全感达99.19%;法治浙江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2.26%。

早有“枫桥经验”、今有新时代“枫桥经验”,都在全国有分量。





浙江何以能?


其实,对于发展和治理的关系,浙江早就有科学认知。


这里有个故事。


2003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奉化、鄞州考察。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我们处于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这样一个“门槛”,很多别的地方没有遇到的问题,浙江往往最早遇到。我们既面临“成长的烦恼”,同时也要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良好的和谐社会运行机制”。


也是这一年,习近平同志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八八战略”。


“八八战略”提出,浙江既要发挥体制机制、区位、块状特色产业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又要加强法治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


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观照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浙江省域治理的总方略。


以此为遵循,浙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统筹城乡发展,念好“山海经”,还以“平安浙江”护航发展稳定,以“法治浙江”探索经济先发地区法治先行的发展道路……


就如何平衡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两者关系,浙江一直在探索、深挖。


比如,浙江讲求的发展,是持续促进均衡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瞄准缩小区域、城乡、收入这“三大差距”,出台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等,破解发展不平衡可能带来的问题。


过去五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过98%。


再比如,浙江讲求的治理,是努力提升温度的治理。


立足社会需求,浙江推进数字化改革,尤其瞄准基层难点和痛点,精细化治理中彰显人文关怀。


像数字化改革成果之一的“志愿浙江”,一个应用归集1800多万志愿者数据。想要帮助别人一键可查、“触手可及”,助力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图源:视觉中国




“亨廷顿悖论”的内在逻辑是,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变化,这对政府而言,就带来更大的治理难度。这些挑战往往是政府难以适应的。


纵观拉美、北非等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确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社会动荡;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英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曾充满矛盾与不稳定。


秩序为何失范?就在于执政党和政府的失效失能。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的进程。不过,问题不在于现代化,而在于这个过程中选择了什么样的政党、走了什么样的道路。


中国打破“亨廷顿悖论”,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共同富裕,成果属于全体人民。中国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为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而对浙江而言,肩上扛着“红色根脉”“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担当,破解“亨氏悖论”也有了更深厚的定力和底气。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