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这两天,社交媒体上响起的一段旋律拨动人心,你可能也在听:“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网友留言:“这首歌从小学时老师教给我起,每一次唱,每一次听,都会被打动。”“歌声再次响起,依旧激荡满怀。”《东方之珠》走红,始于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从那年起,它一次次响起,亲切又震撼人心的旋律在内地和香港都“声”入人心。一个问题引人深思:被传唱了25年的它,为何依然令人破防?文艺创作能从中学习到什么?人们喜欢一幢建筑,除了设计造型,更多是被它背后的设计文化、所经历的风雨所吸引。同理,《东方之珠》能激起人们心底波澜,不仅得益于优美旋律、诗意歌词,更因为它是植根于时代的精品。
香港。图源:视觉中国
旋律一响起,25年前的7月1日,那个历史性时刻,宛如就在眼前。有人回忆:“当时我抱着录音机,想要记录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正在读高一,看着黑白电视,被震撼住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总能勾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比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我的祖国》至今还深入人心,因为它契合了人们对家国的热爱之情。
香港回归,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东方之珠》表达着我们对祖国由弱到强、日渐复兴的由衷自豪。其三,听到歌声,人们想到香港的改变,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金融风暴、“修例风波”、疫情侵袭……香港经历的每一次波折,都牵动着国人的心。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人们欣然看到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各项事业取得全新进展。我们更深知,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嘴上传唱的是一首老歌,内心洋溢的是对“东方之珠”的一份期待。最近读《习近平浙江足迹》,书中不少细节和提法令人印象很深。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章节,习近平同志曾说,“文化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东方之珠》,可以说是一个“拳头产品”——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转折的反映,内涵丰富,让人百唱不厌。前段时间,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放送的话剧《茶馆》《雷雨》《白鹿原》等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演了数百场的话剧是一个个时代的缩影,也是耐人寻味的“拳头产品”。这样的作品,在今天,还需要有更多。
这个时代,物质生活相对充裕,互联网飞速发展,文艺作品在数量上并不缺乏,听一首音乐、看一部电影,是随时随地的小事。但能“走心”到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特别是近些年,很多年轻人在杭州的酒吧唱着《成都》,很多北漂被《北京北京》深深吸引。其实,在浙江历史上,上世纪有一首歌叫《采茶舞曲》曾广为传唱,然而步入新时代,浙江还没能有一首有代表性的好歌,令人感到遗憾。
好歌是神奇的语言。只要旋律响起,就能跨越地域、种族等差异打动人心。一首广为传唱的好歌,能在旅途中抚慰无数人的心灵,对一个地方形象的提升绝对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现实情况是,除了歌曲,还有影视剧或是文学作品等,不少都是为了简单迎合评奖需要或者是市场需求而生产,值得反思。
这样的作品,脱离真实生活,远离烟火气,千篇一律、内涵苍白,动不动就是“辉煌”“梦想”“燃烧”;创作者不走心,老百姓不想听,听了也记不住。
还有的作品,花了重金打造,光是冲着评大奖去,可是没有民间传唱度。
以上种种,都不是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的精品。
精品力作,要从时代中汲取养分,字字句句、分分秒秒接地气、通人心。它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打磨,多体验、多积累。光躲在书斋里,光坐在吹着空调的办公室里,是写不出来的。《我的祖国》为什么是经典?词作者乔羽从小受到父亲的文艺熏陶,在战乱中长大,年轻时读了很多书,接到创作任务后把自己关在房间半个多月,最终用最朴素的歌词书写了人们心底最美好的情感。它需要创作者能够踩准时代节拍,多思考、多研究。脱离实际,浮在表面上,不深入社会肌理,是写不出来的。也许有人会说,《东方之珠》的火,胜在题材,踩准了节点而已,实际上还有多少个1997年香港回归?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街景。图源:新华社
实则不然。现在的我们也在经历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个体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经历着喜怒哀乐,国家正经历着伟大变迁,很多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这些都是源源不断的鲜活题材。关键看你怎么去挖掘、怎么去表达。
它还需要创作者能够做时间的朋友,多尝试、多创作。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总想着一鸣惊人,大抵也写不出佳作。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在创作《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时,60多岁的词作者王健在45天内改了6次、写了3稿,在多年后还没有走出“三国”。这首歌让人们深深记住了王健这个名字。
歌声的声声不息,是时代的生生不息,是创作者的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在明天也将成为大家引以为傲的集体记忆、宝贵财富。
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淀,期待有更多“拳头产品”冒出来,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经得起检验,让人们在经历岁月洗礼后还能传唱。
也期待浙江,能早日有一首代表浙江并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好歌。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