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润阁的宋韵,韵在何处?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7-27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从杭州地铁良渚站出发,沿104国道一直往西约5公里,会路过一处特别的建筑。曲面屋顶下,青瓷屏扇门一字排开,几棵松树巍然挺立。

往里细看,山壁上还写着三个字:文润阁。这手笔出自“中国古代文人天花板”苏东坡。


准确说,这只是个入园南大门。如果再往前绕半圈,来到山体另一侧,就能看见大半个建筑群掩映在山石之间,参差错落,颇有宋代韵致。

没错,这就是日前刚刚新落成、即将向公众开放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座浙江新时代文化地标。

对于一整个国家版本馆体系,可以用这么几个字形容:一总三分,四地四馆,各有风格。

北京总馆,定位明清风,讲求大气;西安馆,定位大唐风,体现霸气;广州馆,则为现代风,凸显洋气。

杭州馆呢?

今天来具体说说杭州馆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杭州馆,又名“文润阁”,先有馆名而后有建筑。“文润”和“宋”,是党中央在全盘部署中赋予杭州馆的独特定位。

虽然是个“命题作文”,可要说容易绝不可能。

众所周知,两宋文化把中国古代文明推向巅峰。要建一座新时代国家级藏书楼,与“巅峰”气质相般配,谈何容易?

还有一个词,分量也很重:“传世工程”。“传世”,既是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更是对深远文化意义的要求。这难度,不言而喻。

难题抛出来,这怎么接?

千思万想中,浙江给出破题思路:从“民族文化+宋韵+浙江特色+现代元素”四个点着手谋划,构建一座以江南园林风格为特色的宋韵建筑群,体现宋的韵致,体现浙江的包容、开放、进取,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

不肖说其他,先来感受文润阁落成之后的卓然风姿——

园林最讲格局,杭州馆采用南园北馆的布局。南侧的南门、南书房、南阁、绕山廊、长桥等围绕水景布置,塑造江南园林意境,北侧的主馆区域设置库房、北阁等,建筑之间以展廊相连。


环境营造上,杭州馆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整个建筑群随山就势、疏密有致,运用中国园林的层次美学,使建筑与周边山体环境相称。



值得一提的是,很难想象,眼前这浑然天成的景致,原址竟是一处废弃矿坑。设计团队化腐朽为神奇,通过综合修复,将残山剩水中的山岩石壁利用起来,与整个园林建筑融为一体。

依山立阁、绕山为廊,就势凿池、引水入园。可以说,杭州馆,从结构布局、环境营造到生态修复等,都堪称独树一帜。

有人形象地说:“文润阁,本身是一座存放版本文物的建筑,却愣要奔着把自己打造成传世文物的方向努力。”

诚意满满的背后,是一套极致标准、极致要求。

对于这一传世项目,中央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始终亲力亲为、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将“以传世追求打造传世精品”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置身文润阁,还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明明馆中有不少现代建筑,可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宋代山水意境。

此处不得不提到文润阁“现代宋韵”的设计主张。项目主创建筑师是王澍,中国首个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以擅长“造房子”尤其中国本土建筑而树立“江湖地位”。凭借对传统中国画十余年的研究,他提出:

参照宋代山水画理,以现代理念和建造手法,将杭州馆营造出有山有水的意境。

这如何理解?又或者说,文润阁的宋韵,韵在何处?

首先,在这里,你会不经意间与宋画“撞个满怀”,甚至会产生“人在阁中走,宛若画中游”的体验。这是一大亮点。

往南看,场地主峰的一面崖壁,就与北宋范宽之作《溪山行旅图》有神似之处。如今矿山的山体,如画中峻峭的山石,画卷内外,茂林丛密也是如出一辙。


此外,游遍全馆,还能在亭台楼阁、一片苍翠之中,隐然找到宋代画师李唐名作《万壑松风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等的意境。

其次,在这里,宋韵,温润而灵动。全馆数座单体建筑,有个共同之处很吸睛:都设有一排高大的青瓷屏扇。这些屏扇可开合、可转动,层叠之中制造出深邃多变的效果,这是亮点之二。

艺术青瓷屏扇设计灵感来自宋代屏风,颜色饱和度不一的青瓷片均来自龙泉窑,由纯手工烧制。屏风,是宋人生活中常见的陈设;屏扇门,也是宋代建筑显著特征。


比如,站在水中央的长桥上,面对主体建筑,屋檐下整排的梅子青青瓷屏扇直接撞进眼帘。山麓水畔,步移景换,看着“只此青绿”,好似《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

此外,营造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建筑材料和手法也是一大突破点。宋代建筑讲求天然去装饰,这一点在文润阁也很容易感受到。

杭州馆建筑材料本身的质感,无论是清水混凝土,还是夯土墙、青铜屋面,都不做二次修饰。比如说夯土墙,只由土、砂、水三种物质组成,纯天然无添加,且由人工夯筑。

道法自然。以上种种,都体现了宋人本真、雅致的审美观。

可以说,文润阁之韵,与两宋文化之韵,用网络流行语说,“不能说一模一样”,却一脉相通。



对于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曾立下这么一个目标:要把宋韵建筑的标杆立在这里,成为全国、全世界的标杆。

可见,它对浙江、对杭州,很重要。

我们进一步想:为什么浙江这么执着,要在杭州打造一座新时代的宋韵建筑?


在前两天发出的《刚刚亮相的版本馆是个啥馆?》中,笔者从政治意义、文明传承等角度对此进行过解读。在此,我们讲讲现实意义。

大家都知道,杭州作为南宋都城所在地,集中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精髓。但事实上,放眼整个杭州地区,除了一个保俶塔的塔心,已经没有宋代建筑的地上建筑遗存。

这样的现实情况,与杭州作为宋文化集大成之地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浙江,非常有必要答好这道“命题作文”。

此外,去年,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缘由。因为要落实这一点,绝不能空对空。建筑是承载文化的空间,必须要有这么一座堪称绝世的文化地标,立在杭州,立在浙江,实实在在地带给群众一方感受宋韵文化、对话宋韵文化的空间。


如今,从规划到落成,不足三年时间,傲然出世的文润阁悄然而至,带给大众巨大惊喜。“宋韵建筑的标杆”是否立起来,答案不言而喻。

但未来,“标杆”能否用起来、用得好,是否真的让文明的种子在这个基因库中存得好、用得好,是下一个任务。

对于这道题,期待杭州馆及其他三馆共同出彩作答。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