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昨晚至今,一则短视频刷屏——《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作者“衣戈猜想”用11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他身患残疾的二舅在农村的前半生。视频发布后迅速走红,满屏的“致敬二舅”,潮水般的留言。网友表示看过“后劲儿很大”,称之为视频版的《活着》,纷纷留言称自己被二舅治愈了。便是作者所称的“精神内耗”。精神内耗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它又称为心理内耗,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心理资源不足时,个体就处于内耗状态。有媒体曾发表了一条“精神内耗有多累”的微博,概括了“精神内耗”的几种具体表现:明明啥也没干,心里却累得很,感觉自己压力巨大;过度在意他人看法,别人一句话想半天;总是纠结,浪费精力,选择摆烂;活在过去、困在当下;自我贬低,总是患得患失,等等。
现代生活,物质已极大充盈,欲望也不断迸发,我们习惯于将自己与社会中他人取得的成就进行比照,不断发现自己的局限,害怕经历失败。在强烈需求与不断挫败中,焦虑和“精神内耗”开始蔓延,侵入生活。许多人上下求索,探寻如何在物质充盈的当下填补精神空洞,勇敢面对生活,获得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或者说,这种被命运残酷打击后仍充实饱满生活的态度,唤醒了感动和希望。罗曼·罗兰曾称这种生活方式为“英雄主义”。是的,二舅活出了我们向往的饱满人生。回看整个视频,平静的语言叙述下,是二舅跌宕起伏的悲情人生。这个曾经山村里的天才少年,十几岁时因病落了残疾。他自学木工谋生,收养了一个女儿,悉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还成了村里的“维修多面手”。二舅的人生温暖又坚强,他离不开那个村子,村里人也离不开他。他没有怨恨却很努力地活着,自称从来不停留在遗憾里,因此也成为村子里“第二快乐的人”。特别是66岁老汉“随身携带”88岁老母的场景,最直击眼球的画面是二舅一瘸一拐依然向前走的背影,最戳中人心的是他朴素的坚韧与善良,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令人心生敬意。远方的二舅可能并不知道,随着B站这条视频的火热传播,他已经成为年轻人朋友圈里的知名长辈,并在不经意间治愈了无数挣扎在格子间和出租屋里的灵魂。正如up主自述的一样,“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从二舅这里,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所拥有的平凡与强悍,可以看到平凡人的朴实与纯粹。“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二舅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这段视频中说,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遗憾谁没有呢?在电影里,遗憾是主角崛起的前奏,在生活中,止步于遗憾是让人沉沦的毒药。没有人的人生是绝对如意的,“花未开全月未圆”也许是最常见的状态。遗憾常有,但生活不能止步,幸福仍然值得期待。就像有一段话这么说:
上天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将成为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这个故事关乎幸福,也关乎力量。它像视频版的《活着》,也像是现实版的《平凡的世界》。我们还会想到许三多,想到《阿甘正传》,想到《老人与海》,还有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人世间》……
二舅像是从故事里走出来的主人公,重叠了无数平凡人的身影。二舅的一生,不过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写照,底层、琐碎、平凡,苦难与幸福交织。这也是一部隐去悲伤内核的视频化文学,是一首意犹未尽、余韵悠长的散文诗。平凡的表达里字字不提伟大,却句句在言伟大。人只能活在当下,也只能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低谷有高潮,有绝望有美好,度过这样的一生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才是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精神充盈的人。正如作者所说,“人生关键并不在于如何做出一手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但总要靠一些确定性来对冲不确定性,总要用自身的确定性去改变环境,用血肉之躯去对抗命运、成就更好的自己。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能够往前走几步,那就是几步,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毕竟每条人生路最后通向的都是不同的胜利。
让我们一起致敬我们的父辈母辈,致敬倔强生活、不惧未来的每一个人。与生活干杯,不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里沉沦,而在排除万难的抗争里定义生活的意义。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