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之江轩|进攻为何是最好的防守?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8-3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足球比赛中有个现象:能够保持进攻势头,把对手压在对方半场,自己的球门会是最安全最不容易被攻破的。我们打舆论战,何尝不是如此?

攻和守是矛盾统一体,攻守转换乃是兵家常事。二战前,法国采取“以防御代替进攻”的战略,精心打造了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结果德军非但绕了过去,还发动猛烈的闪电战,法军的防御立即全线崩溃。

如果机械、僵硬地执行防御战略,认为只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能“稳坐钓鱼台”,手中的剑迟迟不砍下去,那么再坚硬的盾牌也挡不住万箭齐发,再牢固的城堡也经不起狂轰滥炸。

做宣传工作,还是要相信那句老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图源:视觉中国




《孙子兵法》中提到: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意思是,采取防御,是因为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因为力量有余。

换个角度想,如果拥有足够的实力而不去进攻,岂不是暴露了自己的软弱,助长了对手的嚣张?在这个实力尊重实力的时代,掌握话语权不靠善良慈悲,坚决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龟缩”一隅之内永远无法夺得人心,必须向舆论的腹地深入挺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面对谣言和谬论,进攻就是抢抓舆论“真空期”“窗口期”,采取雷霆手段,主动发声亮剑,而不是在舆情发酵之后简单发个辟谣通报,更不能在有人混淆是非、造成不良影响时,主流媒体都“躲进小楼成一统”,让歪理邪说肆意狂欢。

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攻就是以真诚获得认同,敢于承认不足、直面矛盾,站在公众利益的一边,用好舆论监督的利剑,协调和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解决问题。

面对美西方对中国的种种打压、遏制,进攻就是主动出击,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表达我们的立场和主张,揭露美西方的险恶用心和丑恶本质,捍卫道路自信、争夺人心走向。

我们的战斗力决定了人心向背。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我们处于相对守势时,为何还要坚决发起进攻?

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不在少数,载入史册的就有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事实证明,对手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先破“心中贼”,才能破“山中贼”。

形成非对称优势的战术打法,蕴藏在一道经典的博弈论问题中:如果给你2个师,通往一座城市的道路有两条,怎样攻破这座由敌方3个师守卫的城市?

答案是:集中兵力去攻一条路。因为防守一方需要两面下注,进攻一方有着更明确的目标和更清晰的路径,攻方的胜算反而更大。

同样道理,当我们“深挖一口井”“打穿一个点”,把有限资源投到最紧要的事情上,解决那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好那些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研究那些长期没有人去破题的环节,就能用小成本获取大价值,以小投入赢得大回报。

图源:视觉中国


昨天我们提到,时代的变化很快,宣传工作要下好变化时代中的每一步棋。

怎样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打造主流媒体“航空母舰”,打赢收复失地战?怎样在新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破除对外传播瓶颈,打赢突围反击战?怎样在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呼唤中,实现思想价值引领,打赢文化高地建设冲锋战?

解决这些痛点、堵点、难点,必须集中火力,各个击破!



对于一个人,进攻是一种性格、一种态度;对于一群人,进攻则是一种打法、一种文化。进攻型文化并不是所谓的内卷内耗内斗,不是不切实际、盲目行动,而是敢于“虎口夺食”,从外部增量中找到自身确定性。

如果人的精神境界止于一座池塘,注定无法拥有开拓者、进攻者那样的大海之阔,最终池塘也会干涸殆尽。止于防守,是固守已有资源的消耗;进攻,才是释放生命力的过程,才能把基业守得更牢并不断发展壮大。

比如,现在有些新闻单位经营下滑、生存困难,这是主阵地萎缩的客观体现。面临种种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联起手来伸向最重要的领域,做大做强主业,而不是分走队友同行的“一杯羹”。无需犹豫,与其“守摊子”不如“蹚新路”,与其“保家底”不如“闯蓝海”。

唯有在攻城略地中拔寨前进,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干成更多无中生有、以小博大的事情,用我们的成果换取时间和空间,以我们的事业赢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