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县何以见天地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1-0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县城,一头连通城市,一头接壤乡村。数以亿计的勤劳人民,在这里上演着最鲜活生动的基层故事。


昨晚(12月7日),浙产电视剧《县委大院》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并在浙江卫视等同步播出。


这部剧是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2022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由《山海情》原创班底创作,正午阳光出品,集结了老中青三代资深实力演员。早在开播之前,网友们就纷纷留言“下一个爆款预定”。


未播先火的背后,令人期待的是,《县委大院》如何将“县里那些事儿”讲到观众心坎里去?这部聚焦县域治理的影视作品,又能为当下的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带来哪些启迪与思考?





《县委大院》,顾名思义,讲的是县里的人和事。


光从名字上看,会觉得这是一部“又红又专”“工作报告式”的正剧。但从剧情而言,这部剧的情节设计不走“传统套路”,而是直面现实、直击问题,毫不避讳地把真实存在于基层一线、“针尖对麦芒”的激烈矛盾展现出来。


全剧围绕光明县的故事展开。县名光明,但一开局却不太“光明”。从过去到现在,光明县的发展基础一直比较差,在市里排名长期靠后。和作为“优等生”的隔壁县相比,是典型的“落后县”。


主人公梅晓歌作为代县长上任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从乡里赶来的上访工友。接下这块远近闻名的“烫手山芋”后,摆在他和他的班子、同事面前的,是一堆干群关系疏离、社会矛盾繁杂、政府债务沉重、财政捉襟见肘的“烂摊子”。


如何破釜沉舟、“打怪升级”,克服重重阻力谋发展,成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主线任务”。


随着剧情深入,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农业发展、教育改革……林林总总的麻烦接踵而至。这些发展困境不仅是剧中光明县干部们面临的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几座“大山”,也是剧外数千个县城在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共同经历的现实难题。


怎样破题成为关键。《县委大院》也许并不能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但光明县从一个“落后县”奋起直追、奔向“光明”的“逆袭”故事,带给人新的感动、振奋和思考。


《县委大院》剧照




事实上,《县委大院》不是第一部聚焦县域发展的电视剧。在此之前,已经有多部同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不少还被视为经典。


1990年上映的电影《焦裕禄》,构成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影片中,由李雪健主演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治理“三害”的故事,一度感动中国,有不少观众在电影院里哭湿了手帕。


2018年,一部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全景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右玉历任县委书记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建设家园的生动实践,风格写实、广受好评,入选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再往近看,今年上半年,浙产剧《春风又绿江南岸》,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一个名叫“江南县”的南方县城,探讨的话题是基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可以说,关于县的题材在文艺创作中并不鲜见。那么,小小县城为何值得特别关注?在县域治理发展过程中,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一书再书?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从历史上看,自秦始皇兼并六国以来,两千多年间,虽然历朝历代地方行政区划体系经历了繁复的变化,出现了“郡县制”“州郡县制”“州县制”等,但“县”自始至终都是不变的基层单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元。


县一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人将它比喻成是国家治理的“微缩版”,尽管不一定准确,但却不无道理。县域治理,不仅直接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对推动更高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担任过正定县委书记,对于县域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和深刻见解。早在1990年,他就曾在《从政杂谈》一文中指出:


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3000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正因如此,对一个县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治理逻辑的深入分析和艺术呈现,某种程度上就是以此为窗口,展现“中国之治”的基层探索和实践。


“光明县”不是一个特例,而是千千万万个基层行政单位的缩影。《县委大院》要讲的,也不仅是“光明县”的故事,而是以一域观天地,折射整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场景和时代叙事。


《县委大院》剧照




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创作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大江大河》《山海情》《人世间》等一批现实题材作品不断涌现,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大众话题度都与日俱增。


大家爱看这类剧,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在追剧过程中感受到了“真实”。我们会被剧中展现的真实生活场景、生活经历所带入,会为主人公拼搏奋斗的信念和命运的转机所牵挂,会因人物真实的情感表达而动容,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欢乐着他们的欢乐。


就像有网友在评价《山海情》时所说的那样,“既无限贴近残酷真实,又兼顾艺术的凝练升华,拍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浓烈调性,拍出了刻骨的穷,也拍出了动人的情。现实性是它的基础,诗性是在此上开出的花。”


真实,赋予了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生活厚度和戏剧张力,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的魅力所在,也是难点所在。要构筑起一部剧的“真实”底色,让人身临其境,和剧情同频共振,与人物感同身受,笔者认为,离不开真人、真事、真情“三要素”的支撑。


所谓“真人”,就是人物形象真实立体,一改“脸谱化”“单一化”的人物设定,让人真正回归现实,变得有血有肉。


就像在《县委大院》中,每个出场的人都被赋予了独立鲜明的个性,剧中有名有姓、有始有终的人物就达到上百个,呈现出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众生相”。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脾气温和、凡事亲力亲为的梅晓歌,真诚刚毅、处事果敢利落的艾鲜枝等基层干部,也能看到脾气倔强的老邱、朴实憨厚的宝根等性格各异的普通老百姓,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所谓“真事”,就是情节让人信服、故事令人共情。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县委大院》剧照


深入生活是积累第一手素材的不二渠道。为了追求真实,在正式开拍前,编剧和导演专门前往江西、湖南等地,蹲点挂职数月。为了将现实中的“县委大院”搬上荧幕,美术场布到50多个县采风。零距离观察,留下的是无数个生动的细节。反映到镜头中,是一个个“接地气”、让人会心一笑的画面。


所谓“真情”,就是以情动人,不刻意追求剧情的戏剧冲突和情感的剧烈起伏,而是用真实的内容肌理和情感流露,引发共鸣。


实践已经无数次证明,唯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关切的文艺创作,方能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荧屏上,“光明县”的故事已经开启;现实中,让“光明县”更加光明的追求一直在路上。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