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对浙江来说,“八八战略”就是一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战略资产”。在地方发展的跑道上,浙江为什么能持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答案就在“八八战略”中。从哲学视角看,“八八战略”闪耀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光芒,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不仅为我们打开高质量发展大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也为浙江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找到了过河的“船”和“桥”。“浙江宣传”将推出系列文章解读“八八战略”当中蕴含的重要方法论。今天,我们首先来聊一聊“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
舟山 图源:视觉中国
很多人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正是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准自己的优势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每个省份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如何对待自身的优势和短板不是小事,因为这可能带来不同的发展“剧情”。“八八战略”的内容就是发挥“八个优势”、提出“八项举措”,其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充分认识和把握浙江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把长板做得更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一方面,“八八战略”就像一面放大镜,条分缕析地阐明了浙江长期积淀的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生态优势、山海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等,提供了一份非常有针对性的发展“优势指南”。以体制机制优势为例,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习近平同志就曾总结,正因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形成了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知道了优势在哪、优势从何而来,就能更明确“做长长板”的方向。这些年来,浙江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基本方向,探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这“两只手”更好地配合,不断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浙江凭着这份“优势指南”埋头赶路,2022年,浙江10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目前省内各类市场主体超900万户,有人说,浙江每7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老板,每20个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另一方面,“八八战略”就像一台显微镜,毫不回避“先天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补齐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比如,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山多、岸长,一条“清大线”将“山海”分割,也划分出了省内欠发达的区块。针对这块短板,浙江创新出“山海协作工程”这本专为浙江撰写的“山海经”,让山与海优势互补。在二十年如一日的深入推进下,山区26县放大特色、转换优势,走出一条山区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2022年山区26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4.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9.5%,比上年增长4.1%,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八八战略”就是以辩证的眼光,为浙江对症下药开出了一剂“扬长补短”的“药方”,用足了优势论。
杭州滨江海创园 图源:视觉中国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无论“优势”还是“劣势”,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现在的浙江不乏优势,比如,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集群配套的产业优势、内联外通的市场优势、活力迸发的主体优势、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协调发展的布局优势、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等等,这些优势既源于自身付出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自我满足。要清醒看到,优势不会自己变成胜势,过去有优势不意味着今天有优势,今天有优势也不意味着永远有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既有优势如果不顺应时势进行强化,则可能会慢慢减弱甚至消失。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浙江“三箭齐发”,一口气亮出了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三个大招,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塑造优势,依托优势持续争先。比如,在数字经济这条赛道上,浙江被称作“领跑者”。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9.5%提高到11.7%。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目标很“丰满”,但如果不解决有高原无高峰、新技术不突出、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浙江能否抢占数字经济发展C位就要打上一个问号。比如,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浙江的营商环境是有口皆碑,去年11月,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年度排名,浙江位居第一。然而,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所在就是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藩篱,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更加协同高效。再如,面对日益复杂的开放环境,要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让“地瓜”越生越大、越来越甜,浙江就必须构建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双循环,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实现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制度型开放再提升。事实证明,只有将“既往”与“开来”统一起来,把既有优势与新兴优势融会贯通、相互加持、叠加放大,不断蓄积优势、放大优势,推进优势集成,才能形成胜势、巩固胜势。
在位于绍兴诸暨的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工人操作自动化数控机床生产零部件 图源:新华社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何坚持和运用好优势论?笔者以为,至少有四点值得考虑:首先,保持头脑清醒。在优势面前切不可自我陶醉,而要始终对现状和趋势有清醒认知。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始终要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真正弄清楚现有优势在哪、潜在优势在哪、哪些优势在削弱、哪些优势能再造、哪些优势能培育,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明白、搞透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像习近平同志当年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所强调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其次,贴着大地思考。对优势劣势的科学判断不是靠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省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他说:“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回浙江考察时强调,他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再者,善于化劣为优。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在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就的同时勇于“自我揭短”,鲜明指出了浙江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短板:科创、人才支撑还不够强,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任重道远,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等等。每一项问题和短板,都需要我们运用优势论的方程式予以解答。最后,因地制宜用好优势论。《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写道,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根据各地特色和优势,量体裁衣式进行支招指路,提出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嘉兴是浙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地区;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舟山要把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做大做深;丽水的发展一定要围绕生态做文章,等等。时至今日,这些“强筋壮骨方”依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引性,需要各地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做好优上加优的文章。其实说到底,发展就是一场充满辩证法的赛跑。谁能用足优势、转化劣势,谁就能在这场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领跑未来。做好工作是如此,过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