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化浙江篇的开局方案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3-2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又到了一年中的“全国两会”时间。昨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正式召开。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也将拉开帷幕。


今年的全国两会不一般,有人形容为“开局之年逢换届”,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又是政府换届之年,引得各方竞相关注。至于目光的焦点,有媒体做了“两会热点话题调查”,经过投票,“中国式现代化”力压“烟火气回归”“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等关键词位于榜首,成了网友最关心的话题。


“现代化”,对应英文里的modernization,原本是个外来词。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语境的“现代化”,不是把“舶来品”简单加工,而是基于中国实践的创新提炼。它源自中国人民百年来在求富求强之路上的艰辛探索,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面对这道新考题,大家都想借“两会”的窗口,仔细瞧瞧中国式现代化到底如何布势、如何落子。考场上,有的人带着问题去,有的人领着考卷回。在这场新的赶考中,浙江已经起笔破题,“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12个字,列出了现代化浙江篇的“作答提纲”。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人民大会堂前红旗迎风飘扬 图源:视觉中国




李大钊先生曾在《新纪元》一文里写道:


“今日是一九一九年的新纪元,现在的时代又是人类生活中的新纪元,所以我们要欢欣庆祝。”


在他看来,如果年年“灯光照旧明,爆竹照旧响,鱼肉照旧吃,春联照旧贴,恭喜的套话照旧说,新衣新裳照旧穿戴”,那么便“毫无意义,毫无趣味,毫无祝贺的价值”,“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转无穷……别开一种新局面”。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二字都贯穿其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如此,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迭代新打法、开辟新局面。


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而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为了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这道题,浙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省份,核心抓手就是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工程名称里面的每一个词都切中了关键处、落在了刀刃上。


先说“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无疑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是撬动现代产业能级跃升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浙江确定下来的主攻方向。沿着2003年习近平同志擘画的“数字浙江”建设蓝图,浙江正持续向着数字“蓝海”纵深挺进。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1.6%,预计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6万亿元,数字经济越来越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中国(杭州)算力小镇 图源:视觉中国


再说“创新提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学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都不可取。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面向未来,也唯有依靠大胆探索、守正创新,才能拨开迷雾、杀出血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锚定“创新提质”,彰显的是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的态度,就是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打开现代化建设的新空间。


最后说说“一号”和“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前,全球进入现代化国家的总人口约为10亿,而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比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解决14亿多人的吃穿住行、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所需资源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没有高质量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要想把美好理想变成现实,说到底还得靠发展。实施“一号发展工程”,就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篇章夯基赋能。




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


如果把中国式现代化比作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那么每一次改革,就是为它松动固化的硬土、剪去冗余的枝桠、扯掉束缚的藤条、打破禁锢的藩篱。中国人民追寻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克难攻坚的改革史。


很多时候,考场作答,答案就藏在题目中。回望走过的路,我们党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以巨大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敢啃硬骨头、不惧涉险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


浙江是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对改革制胜有着更深切的认识,改革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步。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浙江提出要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加快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省,与之相配的抓手就是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为什么从营商环境处入手?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肥沃之壤、是市场主体蓬勃生长的生命之氧。


浙江作为一个资源小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家里没有多少“矿”。但却能够在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经济大省,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前后,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专业市场、全国第一个合法个体工商户、全国第一份明确专业市场合法的政府文件、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


近年来,“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等实招频出,浙江在以深化政府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道路上不断发力。可以说,“浙”里虽然没有与生俱来的金枝银枝,却用对市场主体的尊重、包容与支持,种下了筑巢引凤的“梧桐树”“凤凰枝”。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市场主体就活跃。截至2022年,浙江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超900万户,10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就是要对标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打造最优政务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最优市场环境、最优经济生态环境和最优人文环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把改革列入“一号工程”,就是要通过改革手段,破除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探索更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2月8日,湖州,企业负责人在中小微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领取营业执照 图源:新华社




曾经的旧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而自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那一刻起,现代化的“闸门”就被拉开了。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需要激发内生动力,又需要和平利用外部资源。一方面,当今时代,内外两方面资源如同“鸟之双翼”,闭门造车不可能通往现代化。另一方面,开放是自信的表现,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水平开放的底气。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开放要求,浙江提出要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主要抓手就是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巨石成都智能制造基地检装车间,一排排玻纤纱团被机械手臂快速有序地放在流水线上


什么是“地瓜经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形象地比喻: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可以说“地瓜经济”就是浙江高水平开放的缩影。


壮大“块茎”是固本之策。当前,总部经济已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比如,今年杭州就提出了个目标:到2025年,总部企业数量新增100家以上,百亿级总部企业突破60家,千亿级总部企业突破10家。通过总部的“块茎”,把全球的资源集聚起来,进行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地瓜经济升级版”已经呼之欲出。


延伸“藤蔓”是制胜之道。春节假期刚过,浙江投资促进团又出发了,他们向外资企业宣传投资浙江的优势,也收集对外投资的信息和线索。不论前方等着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浙江人向来敢于勇闯天涯。


培植“土壤”是长远之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还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比如,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7年设立以来,持续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新路”,2022年,浙江自贸试验区新增制度创新成果143项,全国首创36项。在制度型开放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勇探新路、勇开新局。


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一开局就打出了“组合拳”,让人信心满满。


同时也要看到,前路漫漫,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唯有保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斗姿态,秉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巩固优势、放大优势,让明日之浙江更美好。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