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调研”变“调演”
《习近平浙江足迹》记载了这样一些场景,深深印刻在当地人的记忆里。在衢州,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走进老人家中嘘寒问暖,他还专门看了老人家里的米袋子,打开菜柜看中午吃剩下的菜;在景宁,2005年8月10日,为了勘察一处地质灾害点,他顶着37℃的高温,从杂草丛生的黄泥小路爬坡而上......
调研之细之实,可见一斑。浙江很多干部说:“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对习书记的情意,是习书记一趟一趟跑出来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客观而言,绝大多数干部是明白调查研究之重要性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想调研、愿调研的干部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些调查研究与预期有差距,没能取得相应成效,“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现象也多多少少存在,这或许是我们再度如此强化调查研究的现实原因所在。
要想在田间地头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想调研、愿调研,更要能调研、会调研、善调研。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调查研究。
图源:视觉中国
一
一些调查研究之所以没有取得实效,概括起来讲,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作秀式”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名为下基层调研,却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有的放不下架子,以调研之名,实为换个地方“发表高见”,未调研先签到,入户后再合影;有的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群众没接触几个、情况没了解多少,脚不沾泥,身不染土,就着急作结论、下指示。
二是“盆景式”调研,浅尝辄止、以偏概全。事先对调查研究的线路进行精心设计,什么让看、什么不让看,什么让说、什么不让说,都写在“脚本”里,排在“预演”中。有的走经典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变成“精品游”“盆景展”;有的停留在了解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
三是“脱节式”调研,调而不研、回避矛盾。只注重调研形式,忽视了为谁调研、为何调研。有的看不到真正问题所在,从现象到现象,从电脑到电脑,只做材料的统计师、收集员,不做材料的分析师、研究员,不出对策净出新概念、新名词。有的一发现问题就当鸵鸟,怕揭短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对问题轻描淡写,就算了解搜集了问题,就是不处理、不反馈,只把脉、不开方,调查前调查后一个样。
四是“框框式”调研,先入为主、刻舟求剑。有的带着框子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把调查研究变成结论的预设。有的对当前身处“两个大局”认识不清,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经验、新创造挖掘不够、视而不见,还停留在原先的思维方式中,束缚在原先的话语体系里,局限于原先的方法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以上种种,都直接影响了调研的实效,把调研变成了“调演”。从工作层面看,这样的所谓“调查研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带偏决策。从政治角度来看,这样的调研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折射,损害了干部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
二
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习近平同志始终身体力行,践行着以调研抓工作落实、以调研抓工作开局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的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笔者阅读《习近平正定足迹》时注意到,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他调研一般不打招呼,不让人家事先准备,而是直接下乡、下厂、入户。在正定工作期间,他转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这一时期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系。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他说:“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
如何做好调研,提高调研实效?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系列答案。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比如,在调研要求上,《之江新语》开篇之作给出了“深、实、细、准、效”五字。对此,浙江宣传在《总书记为何老惦记这个事》一文中曾详细解读。比如,在调研方法上,《之江新语》给出了“交换、比较、反复”的要求。再如,在调研材料运用上,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说一千道一万,实效是检验调查研究的根本标准。一切不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目的的调研都是“耍花招”。
今年新年伊始,浙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省委主要领导明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来、解决困难去,真心实意为企业、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强调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是高度一致的。
三
笔者以为,要推动调查研究取得更好实效,真正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关键要看是否做到“五个有没有”:
一看有没有真正揣着问题去。调查研究首先是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群众反响怎么样?有什么意见?等等。每一次开展调查研究前,都应该悉心梳理想要通过调研解决的问题。
只有揣着问题去,调研才会有方向、有重点。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谈谈调查研究》中指出,“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二看有没有带着真实情况回。基层的真实情况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下基层调研,除了要看,更要问、要听、要交流,通过集体座谈、个别问询、随机走访等各种形式,听真话、察实情,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获取群众的真实意见,虚心向群众请教问题。只有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迈,走进群众的“后院”与“角落”,用真心实意换得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毛主席当年做社会调查时,曾与佃农细算一年收入,不仅列出4项收入和11项支出,还细心地算出了15种农具的折旧,最终得出“收支相抵,不足一十九元六角四分五厘五”的结论。
三看有没有把具体问题解。调查研究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直奔问题,往矛盾大、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与意见大的群众聊一聊,搞清楚问题所在、症结所在,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一些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也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并要定期回访,督查督办,跟踪问效。
新华社《民生小事大情怀——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进“厕所革命”》中写到,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一直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厕所问题,推动解决当地群众的如厕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持续关注并倡导推动下,“厕所革命”取得重大成效。
嘉兴公厕蝶变“城市驿站” 图源:新华社
四看有没有真知灼见出。三分调查,七分研究。开展调查研究,特别要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好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精心梳理分析,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由表及里,以点及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东西,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只有既迈开步子察实情、又静下心来谋对策,才能真正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正如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五看有没有赢得民心民意归。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要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获得群众信任,增进群众感情,赢得民心民意。
史官提笔当观六朝风雨,医者开方需经望闻问切。
《之江新语》中写道,“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它连着真知与行动,串着信息与决策,系着党心与民心,是反映干部工作水平的“温度计”,检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提高工作实效的“加速器”。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调研,更要能调研、会调研、善调研,用调查研究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