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新黄色新闻”消解了新闻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5-2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母羊被放出去吃草 小羊就来抢狗妈妈的奶喝 网友:小羊羔喝奶都这么猛吗”;“女子滑雪失控与男子撞满怀 网友:缘来如此简单”;“男子忘记摘衣服吊牌 晚上被自己吓得嗷嗷叫”......


如果你经常刷短视频,大概会对以上这类标题感到眼熟。它们制作粗糙、形式醒目、内容空洞,传播量、点赞量却动辄十万、百万。这类讯息引发业界和网友警觉,被称为“新黄色新闻”。


不禁要问,所谓的“新黄色新闻”为何会兴起?面对其愈演愈烈的态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图源:网络




“黄色新闻”的说法源自美国。一百多年前的大洋彼岸,一场以漫画专栏“黄孩子”为标识的报业竞争激烈进行着。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报道和编辑手法席卷传媒业。这类报道特点很鲜明:聚焦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等问题,常常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色彩缤纷的插图,而且擅长煽情


如今,梳理网上形形色色的“新黄色新闻”,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特点。


一是要素不全,缺乏营养。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不同,这类新闻大多要素不全,内容营养价值不高,有的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几年前的旧闻,基本不具备新闻价值。比如,前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热传的“男子蹲下系鞋带被大门偷袭,一旁的狗子笑了”,讲的就是一个男子蹲下系鞋带被移动铁门撞了一下,视频的一旁出现了两只狗。很难想象,这样的一条短视频却引得很多媒体和自媒体号竞相转发。


二是制作粗糙,质量低劣。“新黄色新闻”一般不是一手素材,大都是从网上“扒”下来后进行简单再加工,画面分辨率较低。为了更具视觉冲击,它们常以黄底黑字或者黑底黄字作为标题,字体加大加粗,充斥着屏幕,被网友类比为“牛皮藓”广告。比起制作粗糙和程式化,更严重的是,有的自媒体账号还会进行自编自导自演,通过摆拍等,发布虚假新闻。比如,阜阳敏姐摆拍“家暴”视频等。


三是传播较广,点击量高。“新黄色新闻”常常是先由某家自媒体或网友个人发布,获得一定流量后,更多的自媒体甚至主流媒体社交账号趋之若鹜地跟进发布。在算法推荐下,这类短视频往往点击量较高。比如,一则时长8秒的短视频《女生过安检时脱掉长靴,很社死》,在某主流媒体账号上点赞量竟达60多万次。


那么,质量低下、缺乏营养的“新黄色新闻”,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呢?笔者总结了几大原因。


原因一:制作门槛低。传统新闻生产需要机构具备一定资质,并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但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与传媒相关的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让“新黄色新闻”生产门槛变得极低。可以说,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连上互联网,注册账号,会一点拍摄剪辑的技术,便能发布类似内容。


原因二:流量驱动。很多“新黄色新闻”追求的是大流量及其背后的利益。一部分自媒体为了迅速抢夺流量,迎合部分用户的趣味,大量生产“新黄色新闻”。少数主流媒体在巨大流量诱惑下,也半推半就地加入“新黄色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中,虽然有的会补充跟进一些不痛不痒的采访,但本质上仍没有走出“新黄色新闻”的范畴。


原因三:算法推动。众所周知,社交媒体平台主流的算法逻辑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来决定提供哪些内容。初始点击量越高的作品越容易进入更大的流量池,进而呈现叠加式上升。这一逻辑,进一步推动了“新黄色新闻”的传播,导致一部分用户打开手机,就会被牵引到此类内容上来,而一旦停留一段时间,就会被平台锁定为重点目标受众,进而逐渐被同质内容包围。


原因四:现实需求。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许多人在面对现实工作、生活的压力时,会转而希望从社交平台上得到消遣。“新黄色新闻”仅需几秒或十几秒,便能带来一次感官刺激,令人暂时忘却烦恼。加上部分“新黄色新闻”的内容的确就是身边发生的事,网友有时多少会有几分“感同身受”。比如,过安检脱掉长靴的短视频下面,就有许多网友分享自己遇到的比较“奇葩”的过安检经历。




“新黄色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背景和主客观原因,但当它充斥网络空间、特别是主流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时,我们更要意识到其危害。


比如,消解了权威。铺天盖地的“新黄色新闻”,极易造成人们对宏大主题和真实世界的忽视,公共注意力被无情消耗,也挤占了原本有用讯息的空间,大众知情权被变相剥夺。一味追逐流量,只会导致形成“媒体追着事件跑”的不良生态格局,而其话题设置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将日渐式微。有学者表示,流量至上的生产逻辑严重违背新闻价值规律,最终必然导致媒体功能失灵。


比如,破坏了生态。在算法加持下,“新黄色新闻”获得了大流量,带来的却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如果越来越多媒体加入其中,就难免导致自身深度报道和深度思考能力缺失;而当越来越多媒体人尤其是年轻媒体人加入到制作过程中,他们的新闻专业能力也会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经济发展、民生工作特别是群众生活面临的痛点、堵点以及群众心声,才是主流媒体该密切关注的领域,也是群众对主流媒体的期待。“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永远是媒体人要练就的基本功。


比如,禁锢了思考。“新黄色新闻”满足了人们简单的娱乐需求,不需深入思考,只要跟着哈哈大笑即可。偶尔看一看,跟着乐一乐可以,但时间长了也让人觉得空虚。此类“精神鸦片”带来的后果就是,大众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会被侵蚀,进而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奔涌而至,泥沙俱下。无数带着“新闻”名头的短视频,在算法推荐下,瓜分了网友有限的注意力,形成了新的“信息茧房”。当公众的社会知情权被算法操控,让人苦恼的不再是如何接触信息,而是如何避开垃圾信息。


图源:视觉中国




“新黄色新闻”让很多媒体和自媒体深陷其中,在社交平台上无限蔓延着。如何加以引导,是一道重要课题。


对管理部门来说,鼓励支持各类媒体生产意义深刻又能深受网友喜欢的新媒体产品,进而去争取流量和眼球,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加强管理也是必要手段,对刻意炮制虚假新闻、翻炒旧闻等现象尤其应予以依法管理打击。当然,也应引导网友分享更多正能量小故事,合理分配上网时间,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过多浪费在“新黄色新闻”上。


主流媒体也应认识到,制作发布“新黄色新闻”或许可以带来一时流量,但长此以往,伤害的是自身的口碑。正如有网友在某“新黄色新闻”下留言,“真的没有新闻,可以不发”“如果一定要发还不如发天气预报,如果担心发不准就发昨天的”,表达的就是对少数主流媒体“不务正业”的不满。


诚然,主流媒体要在“流量至上”的环境里坚持“内容为王”,在“流量经济”的氛围里追求“社会价值”,必然是一条极为艰辛的路,既要忍受一时落寞,又要保持长久定力,这并不容易,但必须坚守。


对社交平台而言,不要忘记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公共领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任由“新黄色新闻”泛滥,尽管赚到了流量和利益,但并不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也无益于推动社会发展。平台既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把关,更要优化算法推荐,将更多流量放在意义重大的内容上。


最后,对普通网友来说,将日常生活的细碎美好上传到社交平台进行分享,或者刷刷短视频消遣,无可厚非。但也要坚持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切勿因沉迷于无厘头的内容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过,乐观地来看,现在业界和网友对“新黄色新闻”的讨论和反思,其实也代表了理性思维和专业主义并不曾远离。批判的背后,正是对变革的渴望和期待。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