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三四”是怎样的实战秘籍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8-2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到夏天,东南沿海的台风就会蠢蠢欲动、不期而至。特别是在这个“七下八上”的阶段,主汛期近期碰上“杜苏芮”,让全国人民揪心。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抢险救灾还在持续。同时,随着降雨的明显减弱,灾后重建的“下半篇文章”已经提上日程。

“浙江宣传”曾在《“轩岚诺”来了,牢记“一三四”》一文中,总结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的一部实用管用的“一三四”防台宝典。而对于如何推进灾后重建这个“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也同样留下了一部“一三四”实战秘籍。

8月3日,受台风“卡努”影响,温岭石塘镇金沙滩海域掀起巨浪 图源:视觉中国


一就是“一种精神”。《之江新语》中《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一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狂风暴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抗台救灾精神”进行了系统阐发。这篇文章诞生的背景,是2005年入夏后,台风一次又一次侵袭浙江,面对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连续作战,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习近平在浙江》记载,每当台风生成、来临、登陆及救灾时,习近平同志始终密切关注,靠前指挥,亲临一线,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灾区干部群众送上亲切关怀,鼓舞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事实上,无论救灾还是重建,我们离不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少不了及时研判灾情尊重事实、应撤尽撤的科学态度,不能没有里驰援受灾地结意识和万千民众守望相助的坚定信念,更不能缺少一个个军礼定格下的人民子弟兵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英雄气概。

“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不要表扬我,要表扬落坡岭所有的老百姓!”凡人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伴随着一句句铿锵的话语,刻进了人们的心里。

三就是“三个原则”。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灾后重建工作是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务必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好。

在笔者看来,“抓紧”就是要争分夺秒,把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面对“杜苏芮”台风肆虐过后造成的“满目狼藉”,不少地区用“一键还原”的速度打通了公路、桥梁、电力等抢险救援的“生命线”,为灾后恢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抓实”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帮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房子成危房怎么解决、庄稼被淹无法补种怎么办、工厂何时恢复生产……问题千头万绪,件件牵动民心。千方百计把情况想周全些,把沟通做得更细致些,把预案做得更充足些,才能切实让老百姓放下顾虑一起行动。

“抓好”就是着眼于灾民生活的长远保障。灾民从安置点撤回了,不代表救灾工作就结束了,要充分考虑如何修复灾情对群众生活生计的长期影响。据《习近平在浙江》,2006年8月,台风“桑美”重创温州市苍南县。在“桑美”灾后重建的大半年时间里,习近平同志前后3次到灾区指导救灾重建工作。他反复嘱咐“一定要让灾区所有的群众都有温暖安全的过冬场所,尽快让灾民搬进新房”。2007年小年,温州灾区2万多重建户在新家吃上了团圆饭。

四就是“四条要求”习近平同志在部署温州救灾时就对当地干部提出要求:每个受灾乡镇都有领导干部蹲点,每个受灾村都有乡干部下去,每户重灾家庭都有党员干部挂钩,每家受灾企业都有相关部门联系。

这四个“有”,是对基层组织动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系统性考验。点位包干、责任到人,才能确保灾情排摸不漏一户;靠前指挥、蹲点一线,才能掌握群众和企业实际需求;阵地前移、主动挺进,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坚强依靠。

在百年不遇的洪灾面前,困难是现实的,但困难并不是无解的。经过无数次救灾以及抗疫等考验形成的“平战结合、下沉一线”的组织动员力,已经形成肌肉记忆,再加上我们脑中绷紧“一三四”这根弦,就能真正拿起灾后重建的有力武器。

洪水虽然正在退去,工作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