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大熊猫的“爱”不能失了分寸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9-0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近日,一则“两位游客被终生禁入成都大熊猫基地”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一时引起各方关注。

根据官方通报,有两位成年游客无视园区禁令,私自向大熊猫投喂竹笋和花生。所幸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进行制止,将杂物清理出了大熊猫的室外活动场所。而两位游客,被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终生禁止入园。

暑期是传统的旅游旺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直是备受大家喜爱的打卡地。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都渴望能在这里一睹“国宝”的真容。然而,在游览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

两名游客被终生禁入成都大熊猫基地 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大熊猫的“曝光率”不断增加,“花花”“萌兰”等成为新晋顶流,旅居海外的大熊猫也时常牵动着国人的心。不久前,大熊猫宝宝“谊谊”和“升谊”从马来西亚启程返回中国成都,就受到了外界高度关注。

喜欢归喜欢,想亲近归想亲近,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不能让自己的行为走偏了、变味了,甚至不顾园方提醒警示,由着自己的性子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或者是危险举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过官方公众号通报的被限期禁入及终生禁入的游客就有14人,通报中涉及的不文明行为包括私自投喂食物、向大熊猫泼矿泉水、用自拍杆逗弄幼年大熊猫、向熊猫活动场所扔烟头、违规在园内进行网络直播等。

特别是一些游客喜欢私下给大熊猫投喂,殊不知这一行为有很高的危险性。一方面,人类的食物并不一定适合大熊猫。成年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竹子占据它们进食量的九成以上。长年进食竹子使得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相对脆弱,如果吃下人类的食物,很有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有些竹笋由于含有较多的氰苷化合物,如果被大熊猫食用,也会在其体内分解出毒素,一样威胁其生命安全。

另一方面,游客投喂的食物可能含有过多的油脂、糖分,甚至不干净,如果大熊猫误食了,可能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更不要说,有些游客投喂的食物往往还带有外包装,很可能被大熊猫误食,造成大熊猫消化系统阻塞乃至死亡。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生的这些不文明现象,在各地动物园也屡见不鲜。就拿私自投喂来说,有各式各样的原因和表现,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问题。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私自投喂这件事有4种典型表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第一类是爱心泛滥型。相信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绝不是多数人的本意。但在现实中,总有少数人缺乏游园常识,不区分动物特性,爱心“扎堆”,随意“加餐”。特别是节假日游客增多,一波接一波地投喂,造成野生动物丧失觅食天性,暴饮暴食,轻则消化不良,重则患上慢性疾病,甚至死于非命。

上海动物园的红猩猩“森泰”,就因游客的任意投喂而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困扰。杭州西湖里的野鸭、鸳鸯也频频遭遇游客们的“爱心”投喂,投喂的食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一些鸳鸯甚至活活被撑死。

第二类是无视规则型。一些游客明明看到动物园里的提醒和警示,也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动物造成伤害,但依然我行我素,夹带食物,私自投喂,有些甚至不听从工作人员或他人劝阻,“见缝插针”地去体验投喂“乐趣”。

这种行为,主观上可以算是“明知故犯”,实则是缺乏规则意识、文明意识的表现,需要坚决纠治、全面杜绝,让“某地游客向熊违规投喂导致熊呕吐”“某地游客通过网眼给动物塞面条”等事件不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第三类是放任纵容型。投喂动物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触动物,但对于一些孩子的违规投喂行为,不少家长持默许态度,不予制止。有的时候,即便孩子并没有主动要求投喂动物,一些家长仍会主动准备食物,引导孩子投喂,如果孩子犹豫或胆怯,还会亲自“上阵示范”。

前段时间,某地一对父母带娃游览猴山,弄破围网,向猴子投喂香蕉皮,并对孩子说“猴子就是要吃香蕉的,扔进去你才看得到”,其行为立即引起其他游客的不满和劝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不良示范,势必会影响孩子错误效仿。

第四类是心怀恶意型。一些游客不仅缺乏规则意识,而且毫无底线,为满足个人观赏目的,有意将塑料袋、饮料瓶、硬币、竹签等无法食用的东西进行投喂,导致动物贪吃“中招”。前几年,上海动物园一只长颈鹿就因误食游客乱投的塑料袋而死亡。

这些行为类型,有的是主观故意,有的是意识淡薄,有的是好心办了坏事,但不管怎样,都客观上伤害了动物,破坏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关系,必须坚决加以纠治和引导。

大熊猫“芝麻”在吃竹子 图源:新华社




无数国人心中,都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动物园里牢牢占据“C位”的总是大熊猫,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里也总有一个位置是留给大熊猫的。

很多大熊猫的治愈视频曾给许多人带去心灵的抚慰,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去伤害它们。可以说,保护好这一国宝,是全社会和每个人应当尽到的一份责任。

动物园具有繁衍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的职责。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动物园是一个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所谓对话,不仅仅是饲养员去照顾野生动物和它们对话,更是不同生命群体的对话——动物园管理者、野生动物、社会公众,几方之间的相互对话。

实际上,各地动物园设置的提醒标语、日常巡视等都是全面的,关键要增强文明准则的刚性。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和惩戒,该拉黑的拉黑,该曝光的曝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在惩戒之余,向社会公众做了一次生动的科学和文明普及,倒逼大家一起去反思和自省。

对大熊猫的这种保护,很多时候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尤其是在面对不同物种时,更不能施加以自我为中心的、居高临下的“关爱”。

当人们学会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保护动物,也就更能产生社会同理心,而非居高临下地关心周遭弱者;当人们认识到人与动物相处的边界,也就更能明晰人与人交往的界限。

大熊猫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更多的手段和措施,让伤害动物的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

唯有这样,我们给予的才是平等且有效的爱,而不是假“爱”之名的伤害。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