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层阵地不能是“挂牌阵地”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11-1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除了“文山”变种、“会海”翻新、“数字”走样等突出问题,阵地“挂牌”也是问题之一,看似是荣誉、是示范,但有的一面墙上挂着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牌子,XX工作室、XX中心、XX服务站……让人眼花缭乱,有时也让群众无所适从。

有基层干部感受很深刻:“各条线常常是你挂一块、我挂一块,一个办公室门口挂着四五块各色各样的牌子成了常态,不但杂乱无章,也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带来困扰。”

尽管很多地方下大气力整治,但牌子还是挂了又摘、摘了又挂。为什么这么爱“挂牌”?“摘牌”减负之路该怎么走?

图源:视觉中国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很多部门和单位都在探索建设自己的基层阵地,并挂上具有辨识度的标识牌子,努力把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

然而,牌子挂多了,有时就产生了乱象。

比如有的行政村村委会就有各种“专室”“专牌”“专栏”竞相上墙的情况。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幸福村志愿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民调侃,“牌牌都想挂,一墙挂不下”。

然而,众多牌子挂上墙,看似有不同的用途,但有些其实是同一个功能室的N种名称转化。不同单位来命名,叫阅览室、叫图书室、叫书吧,说到底就是看书的房间。

比如,“挂牌”都只想挂在群众多、位置好的阵地,导致有的地方挂满了牌子,却不见有什么服务送来,影响了群众的观感和口碑。

再如,有些地方是“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今天挂上,过几天再摘下来,群众早上来是“服务站”,过几天就成“工作室”了。有的还专门制作“双面牌”,正面是“XX会议室”,背面便是“XX讲堂”。

可见,在一些地方,追求“挂牌”,非但不能给部门单位增色、给基层工作添彩,反而给阵地品牌抹了黑、给基层加重了负担。



我们不禁想问,到底为什么这么爱“挂牌子”?

笔者认为,问题可能还是出在思想认识和考核评价机制上。

比如,个别上级部门习惯性地以建阵地、签协议作为开展基层工作的方式,想开展一项工作,就先挂个牌子,甚至误认为挂了牌,业务工作在基层和百姓眼中就有了呈现度。

再如,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把自己管辖的区域有多少个阵地、挂了多少牌子,和基层荣誉、个人业绩画等号。其实这也是没有工作实招的“懒政行为

又如,有的单位、部门简单将阵地数量作为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评价重要指标,导致基层阵地建设重“数”,不重“质”,看起来遍地开花,其实只是一个个“面子工程”。

有媒体曾发表文章指出“牌子多是表象,不干事是实质”。并不是说挂牌的部门单位都不做实事,也不是说挂牌多的阵地都不是好阵地。其实,基层干部并不是拒绝牌子,只是拒绝没服务、没内容、考核多的牌子。

某地村社区摘下来的牌子,堆起来有半米多高 图源:人民网


像有的村有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妇女儿童驿站等多个阵地,各部门也不定期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智能手机运用培训、医疗健康服务、民俗礼仪讲座、科技种植课程等。阵地多,牌子可能也不少,但是不影响群众的口碑,不引起干部反感。

内在服务充盈、活动丰富,即便多挂几块牌子,影响也不大;没有内容的空壳阵地,挂再多牌子,可能只是做“无用功”,徒增基层干部的压力。



给基层减负、为基层松绑,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基层阵地不该是“挂牌阵地”,挂牌多少更不能成为基层阵地建设的评判标准。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指出“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规定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党政群机构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对口挂牌”“坚决杜绝简单以设机制挂牌子安排村级组织任务”。


据笔者了解,全国各地都越来越重视乱挂牌问题,比如安徽省歙县曾利用1个月时间集中整治乡镇村居挂牌乱象,清理不规范挂牌数千块;山东省也曾集中整治基层“牌子之乱”,摘掉了全省190余万块牌子;浙江也在不断加大力度,进一步明确了“不得将挂牌、制度上墙情况纳入工作考核”。


把牌子减下来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对基层干部有更多理解,给繁杂的基层工作更多支持。


把思想认识提上去。工作业绩不是只有靠挂牌子才可以体现,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基层干部有没有得到切实的支持才是重点。从实际出发,需要一套更完整科学的“准挂机制”。对于没有必要挂的牌子坚决不挂。对于有必要挂上的牌子,需要打破壁垒,协调规划挂牌形式、位置等,或采用数字化呈现的方式。


把考核水平提上去。需要统筹的不仅是牌子,更是对基层的考核和服务。比如类似的考核项目如何整合?就像同样是对农村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考核,需要研究形成一套考核体系,避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活动报多家部门”的窘境,解决基层干部的“挂牌”之苦。


把群众口碑提上去。牌子减下来,不代表基层阵地的服务也减下来。从源头统筹牌子、统筹“考核”,更要统筹协调服务资源。无论牌子上墙与否,对开展服务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送,山区26县更要送;农村社区人口多的地方要送,只有老人小孩的地方也要想办法送,真正将群众喜欢的需要的服务有步骤有计划地送到基层阵地去。


总之,不要让基层阵地充斥着牌子,更不要让群众看得见牌子,却看不见服务。把基层阵地还给基层,让基层干部少点应付工作、多点实事项目,也许才是给基层减负松绑的真正意义。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